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25个样地、375个样方和150条样线的调查资料,采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D、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GI)、Cassie指标(GA)和Moristia指数(Ⅰδ)等8个指标以及方差比率(VR)法,对甘肃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优势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强度和种间总体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8种优势种群均为聚集分布(p<0.01).其中,多枝柽柳群落、多枝柽柳沙包群落和胡杨群落均具有较高聚集程度,而疏叶骆驼刺群落和芦苇群落均具有较低聚集程度.②研究区优势种群中灌(乔)木层均为聚集分布(p<0.05).③研究区优势种群在各海拔梯度上均为聚集分布(p<0.05).随海拔梯度的增加,种群聚集强度增加,且种群聚集程度变化较为平缓.④研究区植物群落中,灌(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乔灌草和草本层的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表现为显著的负关联.应用2×2联列表x2统计量、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敦煌西湖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多数种群种间关联程度不显著(p>0.05),不关联的种对数明显要多于显著关联种对数,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正关,说明种群对生境和资源要求不一样,与总体种间相关性检验的方差比率VR值的结果一致,群落中优势物种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2.
天山西部果子沟地区拟南芥生存群落种间联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Dice和Jaccard联结指数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西部果子沟地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20个主要物种间的联结特征及拟南芥分布的主要依赖物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20个主要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552 3,表现为显著正联结。190个种对中,有108对表现出正关联,82对为负关联;χ2检验有18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16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有153个种对OI0.6,但主要优势种间的OI值基本都0.6。Dice和Jaccard指数也具有相同规律。DCA排序图较直观地表示了种间联结关系,与χ2检验和联结指数对应较好。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散布于周缘,联结性较弱。20个物种分成3个生态种组,组间区分较为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它们依赖性较强,它们是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拟南芥与次要物种之间联结性较弱,表明它们生境趋异。总体上,本地区拟南芥生存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陶冶  张元明 《中国沙漠》2012,32(5):1308-1314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联结指数(OI)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准噶尔荒漠地区15个准噶尔沙蒿(Artemisia songarica)群落21个主要物种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间总体为显著正关联(VR=2.726>1)。210个种对中,正关联种对数(125对)多于负关联种对(85),且前者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53)也多于后者(4)。准噶尔沙蒿与伴生种间虽为显著正关联,但OI联结指数稍小。群落内多数伴生种间的关联性较弱(OI<0.4),表明物种多趋于独立和随机分布。群落优势种琉苞菊、角果藜、囊果苔草、尖喙牻牛儿苗、齿稃草和条叶庭荠之间为显著正关联,且OI指数最大,表明这些物种具有相似的生态需求。DCA排序图中的种间距离和分布位置较好地表征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印证了上述结论。总之,准噶尔沙蒿群落虽生境不同,但群落内种间关系总体上较稳定,这对准噶尔沙蒿种群分布和群落发展较有利。  相似文献   

4.
以濒危植物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区和北区内分别设置50个样方,基于2×2列关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VR)、卡平方(χ~2)、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Ochiai指数(OI)、共同出现百分数(PC)的种间联结分析和M.Godron群落稳定法,分析了裸果木与23种主要伴生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群落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北区和南区裸果木与伴生种正联结均多于负联结,但南区VR1,检验统计量Wχ~2_(0.05,N),群落总体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而北区VR1,Wχ~2_(0.05,N),群落总体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北区与裸果木极显著正联结的有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等3种植物,显著负联结的只有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南区与裸果木极显著正联结的只有膜果麻黄,无显著负联结物种。南北二区种类倒数累计百分数和累计盖度的比值均远离20/80,群落不稳定,但北区的稳定性好于南区。上述结果表明,极旱荒漠地区只有极少的伴生种与裸果木存在显著种间联结关系,大多数表现为不显著的种间联结关系,因而裸果木趋于独立存活,其群落总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分为9个群丛.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野皂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方差分析研究了各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组成野皂荚群落的维管植物有58种,隶属于23科50属.(2)在立地平缓、土层较厚的生境中,野皂荚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在干扰强烈的生境中,野皂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偏低.(3)野皂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主要受草本层的影响,但不同层次的物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是不等价的.(4)由于野皂荚群落在太行山南端分布范嗣的局限性、生境的同质性和群落的相对稳定性,9个群丛各多样性指数间方差分析结果差异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太岳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根据 8个样地的调查资料 ,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山西太岳山 10个森林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同一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 ;不同群落间 ,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与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相关 ;当群落处于演替的顶级阶段时乔、灌、草 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多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演替先锋阶段和进展阶段多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或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 2 )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呈连续性波动的变化 ,表现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3)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差异不仅决定于物种丰富度指数 ,更与各物种间的均匀度指数密切相关 ;进而影响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对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谢春平 《热带地理》2014,34(3):359-365
为更好地保护南方红豆杉这一重要紫杉醇药用资源,文章利用相关的气候指数,结合国际常用的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对南方红豆杉地理分布区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红豆杉各项气候指数的变异系数值均较大,从10.55%到321.08%;2)单一气候指数表明,南方红豆杉分布区温暖湿润,若干气候指标的累计曲线表现出亚热带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特点为年均温大多在15℃以上,且不存在绝水期,雨量充沛;3)综合气候指数中的温暖指数(WI)的最适热量分布范围值(PWH)为[107.816,172.504];4)南方红豆杉分布区的干燥度指数(K)、年均生物温度(BT)和可能蒸发量率(PER)等与其他亚热带物种近似,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分布特征;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温度是影响南方红豆杉分布的第一主导因素,最适年均温约为16℃。最后,文章在如何有效保护南方红豆杉和扩大该种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和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和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联接强度,利用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检测种对(芦苇和蒙古蒿)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聚集分布尤为明显;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聚集分布尺度小于蒙古蒿种群;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蒙古蒿种群与芦苇种群的关联程度逐渐增加。χ~2检验表明,研究尺度的变化对向海侧区域和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与蒙古蒿种群的种间关联程度的影响不大,在6.25 cm及以下栅格尺度,两者的种间联结系数都为-1,达到显著水平(p0.05),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都为0,说明在此尺度以下蒙古蒿种群和芦苇种群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而在滩脊地带,在较小的尺度(2.5 cm)上,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即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的尺度转换效应随生境而呈不同趋势,在未来需要加深不同生境下两种植物种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植物保护和恢复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深圳湾是水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的重要滨海湿地之一,为数以万计的迁飞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通过比较深圳湾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前、后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以水鸟为指示物种,分析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项目的具体成效。研究结果表明,2号~4号鱼塘进行生态恢复后,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恢复前)相比,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恢复后),水鸟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28种和13 737只;鸻鹬类是生态恢复区域的主要栖息类群;水鸟群落的Margalef指数逐年增大;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恢复后),鱼塘生态恢复区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621)、Pielou均匀度指数(0.688)都最大,说明该时间段水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且群落中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分布相对均衡;鱼塘生态恢复后,春、秋迁徙季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北固山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北固山湿地位于镇江市东北,由长江携带泥沙长期沉积形成,植被属原生裸地演替,植物种类丰富。但近年由于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受到破坏,生态功能被削弱。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镇江北固山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有15科28属33种,但仅限于草本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物种出现频度上以D、C两个级别为主,表明群落内物种的分布较为均匀。从季相动态上看,季相明显,群落的优势种2~4月前是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单优种群,4~6月是虉草-芦苇(Phargnitescommunis)共优种群,6~11月是芦苇-酸模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共优种群。随着基底高程的变化,植物呈现明显的平行于堤岸的带状分布,并形成区别明显的三个区域。其中,物种的丰度、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均匀度以及生物量均随基底高程的增加而增加,而生态优势度却随基底高程的增加减小。物种多样性指数受立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虽降低物种丰度,但由于其对优势种芦苇破坏较为严重,降低了群落的生态优势度而相应提高了群落的均匀度,最终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增加效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禁止污染排放及围网捕鱼等措施,并在裸露或物种稀少区域人工栽培土著物种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草本植物层片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早春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为深入了解荒漠草本植物在群落水平上对荒漠环境的整体适应性,分析了沙漠中部1 hm2样地中草本植物层片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并验证了草本植物层片生物量与根冠比、物种丰富度以及植株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类短命植物囊果苔草(Carex physodes)是...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哀牢山西麓川河河谷残存有较大面积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其周围分布着思茅松林.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而思茅松成熟林以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为绝对优势.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的29株样树树干上共调查到附生植物共36种,但在思茅松林中几乎找不到附生植物.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成熟林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2和1.70;相对于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都更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由于该区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促进该区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3.
研究柽柳的分布格局对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的影响,对阐明柽柳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持种群的稳定性、种群的生态特征和更新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额济纳绿洲中荒漠河岸林的主要树种多枝柽柳进行连续样方调查,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对多枝柽柳的格局规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枝柽柳分布类型为集群分布,格局规模为8 m×8 m,格局强度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减小,多枝柽柳呈现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不高,集群强度依赖于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采集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上112个样点的102种植物叶片样品,分析了植物叶片氮浓度对植被功能型(PFTs)以及环境因素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叶片氮浓度均值为17.7mg.g^-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落叶阔叶植物和常绿针叶植物中。对乔木而言,叶片氮浓度表现为落叶植物〉常绿植物,阔叶植物〉针叶植物;乔木和灌木的叶片氮浓度显著高于草本植物,而乔木和灌木之间则无显著差异。(2)叶片氮浓度与年均温度(MAT)呈现凸型二次曲线关系,与年均降水量(MAP)则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氮素浓度(Nsoil)则线性正相关,并且这种关系并不随着植被功能型的改变而改变。(3)PFTs,气候和Nsoil共同解释植物叶片氮浓度空间格局变异的46.1%,其中PFTs,气候和Nsoil可分别独立解释植物叶片氮浓度空间格局变异的15.6%,2.3%,4.7%。该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氮素对植物叶片氮浓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而非直接作用实现的。这种基于较大区域尺度上的野外观测分析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植被功能型和环境因素对叶片氮浓度变异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沙地蒙古黄榆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 mongolica)疏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编制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和点格局分析图。结果表明:①蒙古黄榆疏林木本层的发育并不完善,种类单一,偶尔出现灌木层;②蒙古黄榆种群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呈明显的衰退型,并且幼树较少,更不存在0~10 a的幼树,天然更新严重不足,群落正处于严重的退化状态;③蒙古黄榆的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死亡率最高出现在40~50年龄段,幼年个体的死亡率最低,它的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④蒙古黄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6.
认识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维护沙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浑善达克沙地83个样地的群落数据及环境数据,通过数量生态学方法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浑善达克沙地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解释。结果表明:(1)主要群落有榆树(Ulmus pumila)群落、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群落、黄柳(Salixgordejevii)群落及长梗扁桃(Prunus pedunculata)群落等,其中榆树群落分布在降水和土壤养分都比较高的区域,小叶锦鸡儿群落适生生境为降水较少且土壤贫瘠的区域;影响该区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生长季降水量、生长季温度、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降水量的差异显著影响群落分布格局。(2)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经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加;Patrick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随纬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随纬度增加而增加;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生长季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均温、≥0 ℃积温、生长季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所有环境变量与Pielou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阐明了浑善达克沙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群落分布的规律以及与关键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沙地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强沙地植被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生物量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锐齿栎单一优势种混交群落生物量最大,其次为锐齿栎-鹅耳枥等小乔木混交群落,而锐齿栎单一优势种群落(纯林)生物量相对较小,杂木林群落生物量最小,其生物量比锐齿栎单一优势种混交群落低34.27%;2.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的生物量增长规律为在群落发育成熟(80林龄左右)之前生物量在一直增加,到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成熟林),生物量趋于稳定(200 t/hm2),随群落发育进入末期,生物量有可能稍有降低;3.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在阴、阳坡都随海拔梯度先升高,后降低,呈典型的“中间膨胀”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葆华  余世金 《地理研究》2008,27(2):257-265
应用样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分析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采用因子分析法、专家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环境功能及价值。结果表明: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较复杂,科属分散,共有52科105属,区系成分多样,覆盖了9个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点;物种多样,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9814、2.3175、2.1077,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乔木层黄山松的相对密度和优势度较大,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群落顺行演替,环境服务功能多样,保护价值较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