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GIS系统以其强大的存储空间、数据管理、分析能力而被广泛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领域。通过对勘察、岩土和测绘工程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以MapGIS 10作为基础开发平台,以SQL Sever数据库为依托,建立多源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本平台利用GIS的强大功能将勘察、岩土、测绘工程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地图上,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操作,并具有浏览、分析和查询等功能。该平台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为企业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对勘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GIS系统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初步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岩土工程领域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及重复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Info-Geotech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 ,结合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出采用 GIS技术和大型商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开发 Info-Geotech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 ,并对 Info-Geotech系统中的功能模块的开发进行了分析说明 ,设计了系统软件开发的功能模块结构图。通过应用 GIS技术和大型商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海量的工程勘察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评价 ,并实现这些信息资源共享 ,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岩土工程信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数据库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勘察外业数据依然采用的纸笔记录工作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深入分析勘察野外作业流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利用java语言设计开发了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C/S+B/S结构,在客户端实现了地层、原位测试、取样、水位等外业数据的实时编录和传输,在服务器端实现了勘察任务的创建及推送、生成记录单、土层划分和数据输出等操作,简化了数据编录过程,直接输出数字化的勘察数据,为勘察大数据库的搭建与应用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的初步探索与研究,希望可以为工程勘察钻探信息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C/S模式的工程勘察图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该系统以单位局域网为依托,按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实现图件的数据库组织与管理。其中服务器端在实现对图件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同时,通过建立远程数据组织,并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和与之对应的数据库连接组件,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使用DCOM通信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客户端的数据集提供者组件实现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的连接与访问。系统的实现为所在单位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图件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管理模式。并将单位的图件管理由分散的计算机管理变成有组织的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图件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适用范围:建筑、公路、煤炭、港口、石油、冶金、机械、水利等行业岩土工程勘察内业资料整理、岩土工程制图、岩土工程计算、岩土工程评价、岩土工程设计。特  点:1.采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将所有的钻孔信息以工程编号为单位进行管理,并能进行相关已知信息的查询,单孔信息的复制、增加、删除、将现有的信息与我公司的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处理系统KTGIS,MapGISMapInfo数据共享。2.图形处理:所有图件生成均可以在AutoCAD下自动生成,也可以在我公司的图形处理软件下生成,并有专用于处理各种复杂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工程勘察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获取、信息理解和信息应用”的过程。作为一项技术和服务,工程勘察的信息化应由工程勘察业务信息化和工程勘察管理信息化两方面组成。工程勘察信息化的作用包括信息化辅助业务和管理、信息化支撑业务和管理以及信息化提升业务和管理三个层次。当前,有必要对工程勘察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工程勘察业务信息化提升的方式和工程勘察信息化的标准化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推动工程勘察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处理系统KT2000软件是由上海澳泰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于2000年1月14日在京通过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与会专家评估,该软件采用数据库管理,较好的将计算机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结合起来,运行稳定,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它的推出,对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效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处理系统KT2000在京通过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上海澳泰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王可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对电力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到利用的电子档案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如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自动化、存储数字化、利用网络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有助于勘察设计单位加强设计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峰峰矿区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特征,以及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所遇到的诸如由地形地貌产生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特殊地质体等问题,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不仅要研究勘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而且要重视周围地质条件的宏观研究,同时建议建立岩土工程勘察档案数据库,为今后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使用、以及正确确定勘察手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序流程的质量管理要点,这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宏观管理到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君 《城市地质》2010,5(4):12-16
基于ArcGIS信息集成平台和Oracle数据库,构建了常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智能系统框架,对长期分散积累的工程地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利用,开发了工程地质数据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集工程地质数据管理与发布、工程地质数据处理、工程地质数据分析、地下空间规划分析、地下工程可视化与分析子系统于一体,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决策,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have been recently proposed for calibrating geotechnical models from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 In these methods,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by matching model predictions to experimental data, i.e. by minimiz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that measu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xpensive computational models, such as finite difference or finite element models are often required to simulate laboratory or field geotechnical tests. In such cases,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might prove demanding since every evaluation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requires a new model simulation until the optimum set of parameter values is achiev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simulation-based “hybrid moving bound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hmPSO) algorithm that enables calibration of geotechnical models from laboratory or field data. The hmPSO has proven effective in searching for model parameter values and, unlike other optimization methods, does not requi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radient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Serial and parallel implementations of hmPSO have been validated in this work against a number of benchmarks, including numerical tests, and a challenging geotechnic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the calibration of a water infiltration model for unsaturated soils. The latter application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hmPSO for interpreting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 as well as a tool for general back-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岩土工程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岩土工程信息系统(GEIS)的设想,同时对岩土工程信息系统的框架构成、系统功能和作用进行描述,建议以应用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作为岩土工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以促使岩土工程更好地为工程建设、城市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可归纳为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振密或挤密、加筋、冷热处理、托换、纠倾等。具体处理常用换土垫层、砂井堆载预压、强夯、振动挤密、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渗入性灌浆、加筋土、桩基础加固地基等方法。它们各自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The new technology of UAVs low-altitude photogrammetry is a new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echnology after radar remote sensing and 3D laser scanning. This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aspect of acquiring 3D point cloud data, such as large area operation, high-accuracy and capturing 3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quickly. With the algorithm improve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low-altitude photogrammetry, this new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new technology shows a tendency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but in the 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ield is at a tentative stage. Based on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new technology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3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n example about loess landslide investigation at Heifangtai tableland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regional landslide investigation and individual landslid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①We could greatly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ess landslide in the regional landslide investigation. ②We learn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saster process of the landslide by means of analyzing pre-sliding and post-sliding low-altitude photogrammetry datum in individual landslide investigation. Thus, UAVs low-altitud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has broad prospects and research value in the field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物探方法在城市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本文扼要介绍了有关城市地质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海如 《探矿工程》2020,47(12):72-78
滑坡是重大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是滑坡防治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针对福建省平和县西环路滑坡防治工程开展了滑坡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结合工程地质钻探成果,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滑坡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推测滑动面位置,确定岩土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对滑坡防治工程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浩  覃卫民  焦玉勇  何政 《岩土力学》2014,35(9):2634-264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数据,大数据现象已经出现,在科学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和银行业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大数据即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及思维。传统的数据存储方法、关系数据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逐渐不能满足大数据业务的需要。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特征、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带来的变革及简单的应用实例,回顾了岩土工程监测学科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大数据的概念与岩土工程监测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今后大规模、全方位、多维度及多场的岩土工程监测将得以实现。在大数据时代,以关联分析、成因分析及决策支持为核心的深入分析能力将成为监测工作的核心,现场监测将被提升到与试验、理论与数值模拟相同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岩土工程监测工作者应该重视大数据的研究,加强应用其他行业的大数据研究成果,抓住大数据对岩土工程监测带来的机遇,为未来岩土工程监测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hich manages geotechnical data obtained from detailed geotechnical surveys as well as from in situ observations in Athens, Greece. Thoroughly examined data from more than 2,000 exploratory boreholes and trial pits located in the wider area of Athen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using a 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results, thematic maps are compiled to illu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e.g. the depth of the “Athens schist” head). In addition, a methodology for an automated GIS-aided seismic microzonation study is outlined and is being employ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forementioned geo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existing seismological data to estimate the variability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for the southern part of Athens.  相似文献   

20.
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11,32(2):321-325
首先,介绍了笔者对我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然后,分析了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分析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并讨论分析了岩土本构理论发展现状,提出对岩土本构理论发展方向的思考,最后对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作了分析。分析表明,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结果是岩土工程师在岩土工程分析过程中进行综合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岩土的工程实用本构方程;建立多个工程实用本构方程结合积累大量工程经验才能促使数值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由用于定性分析转变到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