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湾北部浅海区底泥镉元素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华 《地质与资源》2010,19(2):123-126,104
依据辽东湾浅海区底泥的52件样品中镉元素全量和各形态的测试数据,研究了镉元素存在形态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并探讨了底泥镉形态的环境因素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底泥中的镉含量为较高水平,非残渣态含量极高,占总量的90%.非残渣态镉主要为离子交换态(44.38%)和碳酸盐结合态(21.38%).镉的全量与各种形态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分布特征一致,最高样点都分布在锦州湾.底泥镉的各种形态与底泥的有机质和海水环境中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底泥的离子交换态镉与脉红螺的镉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守麟  刘明 《岩矿测试》1997,16(4):245-249
设计了一种用于液-液萃取,可与各种检测器配合并适用地比重大于或小于水的有机溶剂的微型万用分相器及相应的流路系统。用于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计联用测定环境水中镉和铬,检出限分别为5.8mg/L和0.17μg/L,精密度分别为5.4%T 6.7%加标回收率为92%-108%,样品测定速度为30/h。  相似文献   

3.
采用ThermoFisher(热电)SOLAAR M6(Themo Electron Corporatio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磷酸氢二铵为基体改进剂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镉。方法检出限DL=0.011μg/g,精密度RSD在2.24%~6.45%,满足化探样品中痕量镉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导数-原子捕集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粉煤灰中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提出了将测定信号变化率的导数技术和浓缩待测原子的原子捕集技术与火焰原子吸收相联用于测定痕量镉的新技术。通过测定标准粉煤灰GBW08401和82201中痕量镉含量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常规法相比,新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可分别改善2~3个数量级和1~2个数量级(1~3分钟捕集条件下)。10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6.26%~7.23%,回收率可达95%~104%。研究表明.此技术可成功地测定粉煤灰中的痕量镉。  相似文献   

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莉  曹萍 《吉林地质》2005,24(2):115-117
采用磷酸氢二铵作基体改进剂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方法检出限DL=0.012μg/g,精密度RSD在3.55%~7.33%,满足了土壤样品中镉测定的镉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丽  沈谷苗 《江苏地质》2004,28(1):42-44
研究了土壤样品中痕量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最佳条件以及磷酸二氢铵与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对测定镉的基体改进效应,并比较了两种试样分解体系。方法检出限为0.01pg/L,精密度(RSD,n=8)为3.29%-7.69%,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符合。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源于基体Tb的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及基体Tb对稀土杂质测定信号的影响,研究了P507HCl萃取色谱体系分离高纯Tb4O7基体与痕量稀土杂质的条件,采用Re内标补偿直接测定与分离基体后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分析高纯Tb4O7中痕量稀土杂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出限为5~21ng/L,加标回收率为90%~109%,3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5%,分离周期近9h。方法可用于纯度(质量分数,w)为99.99%~99.9999%的Tb4O7中痕量稀土杂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永盛 《岩矿测试》1994,13(2):121-124
研究了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锆英石中31种元素的方法,样品碱熔后不经分离富集直接测定;对共存元素间的谱线干扰及其消除进行了试验;设置了4个测定程序,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1%-114%,样品测定的RSD(n=7)在0.7%-18%范围。  相似文献   

9.
黄慧萍  赵永旭 《地球科学》1993,18(6):810-814
本文对在线液-液萃取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相分离器-重力相分离器和提出了一个萃取镉的新体系:Cd-KI-抗坏血酸-联苯重氮撑氨基偶氮苯,并用所设计的流路对矿石中痕量镉进行了测定,在采样频率为20h^-1时,方法的灵敏度比直接测定提高100倍,检出限为0.5ug.1^-1,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10.
应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选取适宜的仪器工作条件,考察了煤煤飞灰中的主量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准确的等离子发射光测定煤飞灰中主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微量元素加标回收率85.7%-100.7%,国家标准物质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11.
尹明  符廷发 《岩矿测试》1993,12(4):246-250
文章报道了用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钪中15个痕量稀土杂质的研究,考察了测定中的各种干扰和影响因素,选择Cs为内标元素补颈体抑制效应和灵敏度漂移。各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在0.005-0.027ng/ml范围,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4.5%-103.7%,精密度为0.85%-1.95%,称取10mg样品,酸溶解后可直接测定高纯氧化钪中总量低于2μg/g的15个稀土杂质。  相似文献   

12.
贾利 《岩矿测试》1991,10(3):207-208
本文探讨了用ICP-AES法测定河流、湖泊底泥中的总磷。使用HNO_3-HClO_4分解试样,将底泥中的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全部转化为正磷酸盐,在P I255.3nm波长下测其发射强度,2%的HClO_4介质中测定范围为2—5000μg/ml的P。  相似文献   

13.
计了一种用于液_液萃取,可与各种检测器配合并适用于比重大于或小于水的有机溶剂的微型万用分相器及相应的流路系统。用于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计联用测定环境水中镉和铬,检出限分别为58ng/L和017μg/L,精密度(RSD,n=9)分别为54%和67%,加标回收率为92%~108%,样品测定速率为30/h。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铊的主要条件。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路控制系统及雾化器的改进,较大地改善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镉和铊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萃取酸度为1.2mol/L HCl、水相和有机相体积配比为3:1~4:1,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5%~9.6%、Cd1.5%~7.9%、T14.5%~5.4%,检出限(3s)为Ag0.004μg/g、Cd0.007μg/g、T10.011μg/g,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要求。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密码组合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阳极中的痕量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镁阳极中主次元素对测定镍的干扰,通过控制基体总量,塞曼效应扣除背景干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痕量镍。回收率95% ̄104%,相对标准偏差8.7%。  相似文献   

16.
曹心德  尹明 《岩矿测试》1998,17(2):88-94
考察了源于基体Tb的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及基体Tb对稀土杂质测定信号的影响,研究了P507-HCl萃取色谱体系分离高纯Tb4O7基体与痕量稀土杂质的条件,采用Re内标补偿直接测定与分离基体后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分析高纯Tb4O7中痕量稀土杂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出限为5 ̄21ng/L,加标加以经为90% ̄109%,3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 ̄6.5%,分离周期近9h。方  相似文献   

17.
双指示催化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永胜  洪军 《地质实验室》1996,12(4):214-216
研究表面活性剂在下双指示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考察了测定条件。方法灵敏度较高,ε=7.8×10^7L.mol^-1cm^-1.RSD=2.7%。已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范宁  年廷凯  赵维  鲁双  宋雷  印萍 《岩土力学》2018,39(9):3195-3202
海底泥流是海底斜坡发生失稳滑动后,经复杂的水土交换作用演变成的稀式海底滑坡体,表现出土体和流体的双重特征,而现有的测试方法难以获得低剪切应变率下连续变化的强度值,不能很好地揭示其综合强度特性。利用新型全流动贯入仪和RST流变仪,对模拟海底泥流在不同剪切应变率下的流变和强度特性进行了多组试验研究,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排水剪切强度、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与含水率的相关性。基于剪切稀化理论,提出分阶段拟合模式来描述海底泥流从低剪切应变率到中高剪切应变率的流变关系;通过多种常规流变模式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出新流变模式的适用性和优势。考虑强度软化的影响,建立了全剪切应变率范围内海底泥流的不排水剪切强度模型,为海底泥流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灾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主要成分析与紫外光谱法同时测定硝酸根与亚硝酸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主成分分析紫外光谱法同时谱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方法,相对误差-6.4-+7.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7%和1.62%,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合成与实际试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同时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非水比色法测定钢中微量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水滴定的基础上,用百里酚酞的工业酒精-乙醇胺溶液,试验了非水比色测定微量C的方法,可以测定钢铁中0.9mg-2.4mgC,RSD(n=7)为4.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