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对大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文仅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形成的变质环境、金矿分类、成矿模式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造山型金矿研究现状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型金矿系列组成了后生贵金属矿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增生构造有关,因而称之为造山型金矿床(Kerrich et al.,1990;Barley et al.,1992;Groves et al.,1998;Goldfarb et al.,2001)。造山带型金矿床分布于全球各大造山带,形成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一般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因而经济价值巨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脉状金矿床主要指石英脉型金矿床,它的形成与韧性剪切带和一定的含矿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可以产于从太古宙至第三系的各个时代地层岩石中,受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围岩等多因素的控制。近十几年来,对脉状金矿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阿尔唐加金矿田是石炭纪的后生脉型金矿床,它位于一个具有底冲断层的大型韧性剪切带上。本文主要对不同岩性单元和断裂系统与含金石英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矿化石英脉的侵位模式。  相似文献   

5.
沉积喷流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现代洋底多金属块状硫化物和陆上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含金性调查研究证实:海底沉积喷流作用不仅能形成十分重要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导致金的明显富集。通常形成于弧后或岛弧环境下的同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中的金含量较高。大量的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已识别出一些沉积喷流型金矿床,此外还发现即使是具有明显后生成矿特征的太古宙绿岩带中的脉状金矿床也显示出其同沉积喷流作用密切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造山作用形成的造山型金矿床分布于全球各大造山带,形成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一般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因而经济价值巨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造山型金矿(orogenic gold deposits)绝大多数超大型成矿省位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中(Kerrich等,2001),是由变质热液形成的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在分类上属于热液型金矿床的一种,因时空上与造山作用的相关性而得名。这类矿床与各时代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1 绿岩带金矿的概念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是产在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地质构造背景上,在花岗岩—绿岩带形成、发展和改造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一系列金矿床的总称。花岗岩一绿岩带演化主要可分三个阶段,都相应发生了金的成矿作用。生长阶段,即火山—沉积作用阶段形成原始含金建造,局部富集,奠定同生层控浸染型金矿的基础;成熟阶段,即区域变形阶段,特别是峰期之后,多形成后生石英脉型金矿。经区域变形变质作用之后,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阿尔唐加金矿田是石炭纪的后生脉型金矿床,它位于一个具有底冲断层的大型韧性剪切带上。本文主要对不同岩性单元和断裂系统与含金石英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矿化石英脉的侵位模式。  相似文献   

9.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成矿系统初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造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养分。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源于太古宙变质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入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宙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广泛分布太古宙绿岩带,同时也是我国中生代岩浆活动最发育的地区。中生代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强烈的活化改造,形成壳源深熔花岗岩和有关的再生型金矿床。文中详细论述了区内与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花岗岩和金矿床与太古宙绿岩带密切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并讨论了金矿的成矿模式。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是造山带的产物,岩石富碱质、属钙碱性系列,形成深度较浅,塑性流变弱,常具似斑状结构,岩体常为多期次侵入,岩性多样,分异好,岩脉发育。硫、铅同位素组成显示花岗岩、金矿床和绿岩带具有亲缘关系。成矿流体富氯和富硫,盐度变化较大。金矿床形成在燕山早、中期。  相似文献   

12.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选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亩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3.
西格马金矿床位于魁北克北西阿比提比绿岩带南东的瓦尔德奥(Vald'or),是典型的太古宙脉型金矿床,自1937年开采以来,生产黄金11×10~7克以上。Rokert和Bro-wn已详细描述了矿山地质和脉系,这里仅略述其特征。该区以太古宙超镁铁质到长英质火山岩为主,同时有大量长英质岩体侵入。由于区域变形作用,火山岩层现在呈东-西向延伸,向北陡倾斜,岩层顶面一般向南。二维区域构造是走向东-西的垂直构造。  相似文献   

14.
冀东金厂峪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冀东金厂峪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属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构造体制,在与国外太古宙绿岩带镁铁质岩石中石英脉型金矿进行地质对比后,认为该金矿属于活化绿岩带金矿。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特点和成矿时代等基础上,认为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并提出了金厂峪金矿床的两期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水晶屯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晶屯金矿床与区域上典型金矿床的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的对比研究,阐明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古宇崇礼杂岩,太古宙区域变质作用仅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促成石英脉主体形成,燕山期继承性构造岩浆活动对先成脉体的叠加改造作用是成矿的重要因素,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本矿床为具有层控性质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化学组成的研究,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深化和聚集趋势,提出了矿源层(岩)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1)在鲁西隆起区,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2)从太古宙至中生代,虽然成矿时代不同,成矿作用各异,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3)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7.
鲁西金矿成矿组分的聚集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 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 提出了矿源层(岩) 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1) 在鲁西隆起区, 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 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 (2) 从太古宙至中生代, 虽然成矿时代不同, 成矿作用各异, 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3) 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其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8.
1一般情况在前寒武纪金矿床中有部分,包括一些重要金矿床,是以铁建造为容矿岩的。美国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床、巴西莫罗韦洛金矿床和津巴布韦的武巴奇奎金矿床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金矿床实例。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太古宙斯拉夫省,条带状铁建造是金矿床特别重要的窑矿岩石。卢平金矿,便是该类的典型金矿床。该矿床在1982年和1988年间已生产黄金34吨以上。与太古宙绿岩带共生的阿尔戈马型铁建造不同,斯拉夭省的含金铁建造是产在缺乏夹层状火山岩的厚层油积岩层序中。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太古宙斯拉夫省形成的五个具经济意义的金富集区,全部…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黄金矿产极为丰富,1992年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太古宙金矿床集中产于西澳,矿床类型可分为二大类六种类型:1.绿岩类-(1)剪切带型;(2)富碲化物型;(3)纹层状石英脉型;(4)石英网脉型;(5)层控型;2.红土类-(6)红土型。元古宙金矿以奥林匹克坝超大型Cu-U-Au-REE^1)矿床为主。显生宙金矿床以浊积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安家岔金矿床是由砂金追根溯源而找到的矿床。矿床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安家岔组浅海相碎屑-碳酸盐沉积建造中。金矿化受层位、构造、蚀变控制明显。低品位的矿化呈微细浸染状产于蚀变的砂质板岩中,金矿体为似层状;高品位的矿化受断裂和脉体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经研究初步认为安家岔金矿床是同生沉积后生叠加再造的层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