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鞍山地区广泛分布着前震旦纪地层.多数人把这套变质岩系划分为鞍山群(太古代)和辽河群(元古代).鞍山群蕴藏着鞍山式铁矿,其研究程度较高.但前震旦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和复杂的地质作用,因此对若干地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分析鞍山群基底构造入手,对本区铁矿的赋存特点及找矿方向作初步讨论.一矿区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岩石组合为绿泥(绢云母)片岩(千枚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铁矿),元古界辽河群,岩石组合为变质火山岩、石英岩、绢云母千枚岩夹磁铁石英岩(灵山式铁矿).二者共同组成本区古老结晶基底,上覆震旦系、寒武系、第四系等.鞍山群、辽河群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者尤甚,致使原区域变质岩石多呈  相似文献   

2.
罗永国 《地质论评》1965,23(6):483-487
本文论及范围属辽宁省的本溪县和凤城县的一部分。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营口—宽甸隆起之内。区域构造线近东西向。区内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纪地层,其中尤以辽河群为主,鞍山群少见。辽河群包括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平组。此外尚有零星出露的震旦系及中生界。  相似文献   

3.
歪头山地区是辽东鞍山群出露较好的地区,歪头山铁矿就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中。对该地区鞍山群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查明鞍山式铁矿的层位、类型、空间分布;而且对解决南北鞍山群铁矿对比,鞍山群地层层序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本区变质杂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不同时期的地质事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影响的信息。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查明这些作用结果的主要关键之一是变质岩构造问题。 通过一九八○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整理,歪头山一带至少经历了三期变形作用,其中以第一期变形最为突出,表现最强烈,我们称为强期变形作用。这次变形是鞍山运动造成的结果,第二期变形可能是辽河群变形期迭加的表现,而第三期变形有可能属中生  相似文献   

4.
一、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阴山复杂构造带东部与北北东向新华夏构造带相交之联合孤西北部(图1) 。 矿区范围约六十余平方公里。地层以前震旦纪变质岩为主,出露宽度8~12公里。其次为侏罗系地层,分布于矿区东南,出露较少。前震旦系(Ar)地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Ar~(inx))自下而上岩性为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变质铁矿)岩层(Ar~(jnx1));角闪斜长片麻岩类磁铁石英岩扁豆体(Ar~(inx2));  相似文献   

5.
下峪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区岩浆活动较强,太古界鞍山群地层呈残留体形式分布在变质深成侵入体中,磁铁矿体赋存于鞍山群地层中,为斜长角闪岩中的夹层—磁铁石英岩。区内共圈出8条磁铁矿体,其中有7条出露地表。矿体普遍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文章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矿床位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和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交会处。在轴向北东的老岭背斜的东南翼。区域出露地层自老而新有:太古界鞍山群、中元古界老岭群、震旦系以及不整合在上述地层之上的中生界(图1)。  相似文献   

7.
王洪亮  徐学义  陈隽璐  闫臻  李婷  朱涛 《地质学报》2011,85(8):1284-1290
鱼洞子杂岩是秦岭造山带出露的重要太古宙基底,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复杂地质体.鱼洞子杂岩主要由变质地层(鱼洞子岩群)和规模不等的花岗质变质侵入体(花岗片麻岩)组成.各地质体间多以构造面理接触.鱼洞子岩群是重要的铁矿产出层位,铁矿及其赋矿围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可靠的依据.本次选择小沟山矿区磁铁石英岩分选出大量锆石.CL影像特...  相似文献   

8.
辽北鞍山、本溪、抚顺、新宾、清源等地太古宙花岗岩系岩石出露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左右,它侵入、包裹及混合交代了鞍山群地层,使其成为大小不等的包体;它又构成连续分布的下元古代辽河群地层的沉积基底。这个花岗岩基的形成是太古宙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发生于28—25亿年间。在19—20亿年时,它又遭受了下元古代变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基地,分布有众多大型、特大型BIFs型铁矿床(周世泰,1994;李厚民等,2010,2012;张连昌等,2012;Li et al.,2014)。在鞍本地区存在有两条重要的铁矿带,即樱桃园铁矿带和弓长岭铁矿带(图1)。但关于这两条铁矿带的关系,还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樱桃园铁矿带属上鞍山群,而弓长岭铁矿带地层为中鞍山群,二者为上、下层位关系(周世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板石沟铁矿矿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吉林省板石沟铁矿区为一太古宙绿岩带发育区;铁矿相当于G.A.Gross的阿尔戈马型;矿区鞍山群地层在太古宙末期经历了一次强塑性变形—D_1,它置换了矿区地层,产生了一套透入性的S+F+L构造;这期构造变形发生在低角闪岩相条件下,它控制着板石沟铁矿矿体的形态、厚度、展布及延伸。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关于辽南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的划分及对比问题尚未取得统一认识,主要是关于鞍山群、辽河群、辽东群之间的层位关系问题意见不一。这些分歧意见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认为鞍山群是区域中最古老的地层,相当于太古界,其上被辽河群所不整复,并  相似文献   

12.
姜春潮 《地球学报》1984,6(2):157-168
<正> 自1938年斋藤林次建立辽河群以来,人们对辽河群的概念始终是它代表着鞍山群和辽东震旦系之间的一套地层。它的层序是下部片岩系(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后来虽然有些变动,但大体上仍然保持着原来层序的概念。自1974年以来,实施了采用统一地层系统,将辽河群由下到上划分五个组:浪子山组、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于是就出现两个关键问题:辽吉地区的含硼岩系是在浪子山组之上,还是之下?在辽河群建群的标准剖面地区即大石桥区,大石桥组是在盖县组之下,还是之上?  相似文献   

13.
溧水县卧龙山锶矿床位于溧水县城北东约12公里处。矿区范围自爱景山南端至卧龙山。我队85年地质普查探明属中型天青石型锶矿床。其中,爱景山南端浅部矿体已由当地政府组织露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矿区北西500米,分布有爱景山大型锶矿床,两矿床位于同一成矿带上。矿区地质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沿江凹陷带之一的溧水中生代断陷火山岩盆地中。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侏罗系中统陡山组,侏罗系上统龙王山组、大王山组,自下而上简述如下(图1):陡山组(J2d~1):仅见该组下段,为内  相似文献   

14.
尕尔穷铜矿区位于狮泉河晚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拉萨—腾冲陆块的交汇部位(图1),区域构造线方向呈NWW-SEE向,在与造山带有关的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区内出露地层以白垩系为主。1矿区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15.
晋北前寒武系变质铁矿主要分布于五台山及吕粱山两山区,即山西台背斜的五台隆起及吕粱凸起中.其他地区,如恒山、云中山虽有零星分布,但不重要.前寒武系地层从中太古界至下元古界,比较齐全,同位素年龄在24~13亿年之间.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变质铁矿类型是鞍山式条带状磁(赤)铁矿石英岩.它们在区内呈纵向集中分布于五台群、吕梁山群地层中,而以五台群的文溪段、吕梁山群的袁家  相似文献   

16.
长沙麻田磷矿以其特殊的成因类型,引起了不少地质工作者的注重。先后有沉积—热液叠加、古风化淋滤、火山喷发等不同成因的认识。我们依据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及实地调查和现有分析测试成果,初步认为:麻田磷矿应属沉积破碎、淋滤再造矿床。一、矿区地质概况 (一)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板溪群五强溪组,震旦系,寒武系中、下统,泥盆系中、上统,石炭系下统及第四系(图1)。由于断层及火山活动的影响,出露地层多不完  相似文献   

17.
陕西汉中马元铅锌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是一类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铅锌矿床.马元铅锌矿床形成于扬子陆块北缘稳定陆表海环境中的汉南基底隆起边缘.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新元古界火地垭群、上震旦统灯影组和寒武系.中、新元古代火地垭群位于碑坝隆起中心部位,灯影组和郭家坝组出露于隆起的周缘.灯影组与火地垭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郭家坝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8.
石碌铁矿位于广东省海南岛昌江县.区内出露地层称为石碌群,是一套遭受中一浅区域变质作用的沉积变质岩系,通常划分为六层,铁矿和钴铜矿均分布于第6层中.矿区四围及底部为大片印支一燕山期岩浆岩体所环绕,与矿体及石碌群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区内构造为一轴向近东西的复式向斜,次级褶皱及断裂比较发育,但以成矿后的近南北向及北西向压性断裂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辽河群是出露于辽宁省东部的独具特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赋存丰富的矿产资源,研究历史悠久.但对有关辽河群变质作用的一些重要问题上看法诸多,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应用P-T-t轨迹理论重新认识这些问题,认为引起辽河群变质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碰撞造山带使辽河群俯冲到地下深处;辽河群变质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独特的演化特征;辽河群变质作用与不同规模的构造或不同层次的构造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辽东半岛是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单是采自该区辽河群和鞍山群样品的K-Ar法年龄数掘就有160多个,占全省现有各种年龄数据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和野外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这些古老地层的沉积和变质历史的认识愈来愈趋一致.然而,在辽东鞍山群和辽河群同化素年龄数据中,还存在许多难于解释的问题:1.旅大地区大片鞍山群的K-Ar法年龄数据(100~200百万年)与野外观察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