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地下水》2021,(4)
灌区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灌区的用水效率。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市灌区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指出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不足,针对现有测算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对DEM遥感影像采用改进霍夫变换的渠系提取方法,并将3m作为田间区域植株间距离的临界值,以此来优化进、出水口门的监测数量,在进、出水口门处用巴歇尔槽监测水量,一方面提高了进、出水量的监测精度,另一方面节约了人力、物力。采用此方法,对吐鲁番市柯柯亚灌区飞机场区域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方法可作为吐鲁番市测定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有效方法,此方法的应用,对于吐鲁番市水资源管理、灌区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其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田间灌溉水平和能力条件下的总体灌溉用水效率。本文结合辽阳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概况,对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思路进行探讨,认为在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设计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左右,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左右,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3)
龙潭中型灌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北票市境内。通过对灌区的可供水源龙潭水库的供水能力进行计算,进而进行灌溉水量平衡分析可知,该灌区灌溉作物为旱田,设计保证率为50%,渠系水利用系数按0.65计算,通过以上分析,上游来水量大于用水量,能满足灌区的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4.
张亚绒 《地下水》2013,(6):117-118
秦都区属宝鸡峡灌区,由于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灌溉面积逐步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节约用水,加强渠道和田间管理,改变旧的灌溉模式,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解决好渠道、田间等渠系渗漏问题。提出灌区推行渠水管道灌溉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之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漳河灌区为例,在对灌区渠系进行等效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不同工况下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总干及干渠环节和分、斗、农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大,而支干、分干和支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偏小,渠道断面大小、长度及防渗率是导致渠道水利用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达到相应阈值时的投资,以及净节水量和节水率,分析了投资与灌溉用水效率阈值及节水率的关系.表明随投资的增加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率均提高,但其过程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且节水率的报酬递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5)
为解决青龙河灌区渠首破损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防渗渠道漏水、损坏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输水干渠断路无法供水等问题,本文结合灌区工程实际合理设计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并以工程实践分析了方案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青龙河灌区的灌溉条件,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基本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叶尔羌河流域三个典型灌区1990-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经测算,近20 a以来叶尔羌河流域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总体呈现递增变化,相比于90年代,2010年代灌区水利用系数提高15.8%。由于灌区季节来水不均衡使得叶尔羌灌区属于缺水灌溉,需要对区域内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区域节水力度,有效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8.
王任飞 《地下水》2020,(1):274-276
运用机织模袋混凝土防渗护坡技术不仅有利于灌区渠道边坡的加固,而且可最大程度的降低输水渗漏损失显著提升渠道用水效率。本着不改变工程规模、位置的原则对灌区老化的渠系建筑物进行节水改造,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渠道水利用系数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以大洼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为例,系统分析了机织模袋混凝土技术在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探讨渠道防渗的施工工具、工艺方法和改进技术,可为其他类似灌区的渠道防渗和节水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朝宝 《地下水》2018,(5):86-91
以山西省172个样点灌区为研究区域,按照《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测算方法及要求,测算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此基础上,以全省灌区统计资料为权重,测算分析得出山西省2017年大、中、小和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484 6、0.501 0、0.475 8和0.639 8,全省系数为0.538。通过对测算成果分析,认为测算结果真实反映了当年山西省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相关成果对山西省灌区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和规划编制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5,(6)
灯塔灌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东北部,灌区现有的水利骨干工程大部分运行期超过30年,由于渠道渗漏、渠系建筑物破损等,造成供水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渠道及建筑物急需改造,以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渠系输水损失,缓解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文章阐述了灌区工程现状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项目配套及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灯塔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和完全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9,(6)
清原县是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迅速。北三家拦河闸作为清原县重要的引水工程,担负着闸址下游两岸2 400亩水田灌溉任务。本文就灌溉范围内水稻的灌溉方式、各时期的灌水定额、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水率进行计算,并对水平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三家拦河闸除险加固完成后,能够满足灌溉面积3 000亩灌溉用水量需求,可有效提高灌区粮食超量、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9,(6)
当前水利资源整合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有效的使水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水利资源的利用率直线下降。通过对数据信息化背景下的水利资源监管进行研究,再设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来完成数据信息化水利资源整合的方法设计,结合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计算出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灌溉模式和水利资源的管理水平两个因素对水利资源监管整合方法进行检测。并制定基于数据信息化的水利资源整合实验,以期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5)
红星水库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北部的富平县境内,是一个以水库灌溉为主,兼有引洪灌溉的中型灌区。经过四十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大,险工险段多,输水不畅,渠道衬砌率低,达不到设计引水流量,严重影响着灌区工程设施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在进行节水配套改造中,对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混凝土U型渠道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混凝土U型渠道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投资建设的效果效益,证明了混凝土U型渠道是节水灌溉中一项重要防渗工程,是提高现有水利工程效益,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时效较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会秋  朱立鹏  于存才 《地下水》2014,(1):150-150,152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属于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渠道衬砌改造和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为主,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加强量水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方案。缓解灌区供水不足的矛盾,使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很丰富,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要实现本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快伊犁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在加快灌区建设中首先要以改造老灌区为主,全面配套灌区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同时要加强灌区的管理,在开发中应该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主,把灌区建设和生态保护想结合。  相似文献   

16.
冷传仁 《地下水》1990,12(1):51-53
一、优点塑料软管外护三、七灰土浆地下防渗输水管道,灌溉农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防渗性能好,易于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我们建成后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效果良好,确有不少优点和独到之处。其优点是: 1、防渗效果显著。地上渠由于渠底渗漏和水面蒸发,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而地下低压管道采用改性聚乙烯软管作内衬,在外护上半管之前充水作内膜时,就已经受考验故不存在渗水问题,渠系水利用系数几乎达到100%。 2、工程经久耐用。据科学预测,地埋塑料软管由于不受气温变化影响(外护0.5m  相似文献   

17.
真实节水基本概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生 《地下水》2003,25(2):98-102
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以来,项目区通过工程、农业和管理节水措施,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一是不仅项目区,而且全县渠系水、田间水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大大提高,灌溉提取水量大幅度浅少,与此同时,农作物ET值不断下降,预计2010年ET值降到当地平均降雨量。二是灌区各部分耗水量发生显著变化,有项目以后,不仅灌溉提取水量,作物ET大幅度下降,而且深层渗漏也显著减少。三是真实节水效果显著:(1)净开采量大幅度浅少;(2)真实(资源)节水量不断增加;(3)作物ET值不断减少,尤其重要的是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无效蒸发相应减少。四是地下水超采状况显著好转,到2010年项目区可实现地下水的零超采,全县地下水下降幅度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8.
殷玉琴  张雷  常玉会 《地下水》2010,32(6):93-94
田山灌区位于济南市平阴县与泰安市肥城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3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灌区始建于1968年,自1971年建成运用以来,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运行,渠道破损、坍塌,渠系建筑物及其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本文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肥城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6,(3)
分析泾惠渠灌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骨干渠系工程的实施的效益,从管护费用、渠系水利用率、减少渗漏量、增引适时水量等方面分析工程效益,从农业增产、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等方面分析社会效益,从节水意识、农村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管理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6)
灯塔灌区由于渠道渗漏、渠系建筑物破损等,造成渠系供水不及时,已严重影响灌区的正常供水,即浪费水资源,又耽误农时,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急需对现有总干渠没进行改造的渠道及建筑物进行改造。通过对灌区可供水源与现状年实际用水量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认为水资源量有富余,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