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T》文所说的线计法存在忽略4.5ф以下的细颗粒,导致曲线形态畸变,提出用粗略筛折法“杂基处理”来修改线计法资料,使其与筛析资料形态符合等问题,本文分析了《T》文所示资料,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剖析,证明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其计量方法不当,与抽样方法本身无关,线计法资料是可信赖的。粗略筛析法“杂基处理”的提出是不必要的。而且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它是粒度计量错误基础上畸生出来的产物。因此,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薄片粒度分析和“杂基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地下第三系T层粒度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赵霞飞,1980,地质科学,第1期)(以下简称《T层》)一文提出:以往的薄片粒度分析所作出的概率累计曲线,形态畸变,必须进行“杂基的处理”。同时提出了“杂基的处理”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综合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栾绍堃 《沉积学报》1985,3(3):125-129
含煤沉积岩系中,陆源碎屑沉积岩占绝大多数。“杂基”或“基质”是否参加或如何参加陆源碎屑沉积岩的分类与命名,是沉积岩工作者十分关心,经常讨论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杂基在陆源碎屑沉积岩中影响分类与命名,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根据笔者在西北地区几个煤田沉积岩工作中的资料,以青海木里侏罗纪煤田河流环境含煤沉积岩系中,杂基混入特征为例,试谈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理论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系统解析。提出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进一步设计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制定为开展区域“发展质量”精确评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估法“杂基处理”的商榷和薄片粒度分析的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了《薄片粒度分析和“杂基处理”》一文(李保庆,《煤田地质与勘探》,1984年第4期),感到作者所提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当前,在粒度分析方法及资料的应用上,的确还存在某些混乱现象。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理论上的探讨和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才能加以澄清。笔者根据工作实践,仅谈谈对另一种“杂基处理”方法——目估法以及薄片粒度分析精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川西杂谷脑“冰碛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萍  邱维理  张斌 《第四纪研究》2009,29(3):484-493
对四川理县杂谷脑“冰碛物”的地层结构进行了观察,对河湖相地层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所谓杂谷脑晚更新世“冰碛物”是由泥石流、崩滑塌堆积物、堰塞湖沉积和河流相砂砾石层构成的多成因“混杂”堆积,湖相地层中发育的强烈褶皱和断裂是河岸陡壁岩石崩塌滑落导致古堰塞湖沉积物发生软沉积变形的结果。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卷曲构造、液化泥块、阶梯状微断裂、球枕构造、火焰构造、落石沉陷构造、环状构造、同生断层和大型褶曲等。一次崩滑塌事件的典型沉积层序由崩塌体、不规则接触面和下伏的河湖相变形地层所组成。沿杂谷脑河上游发现的一系列大型崩塌褶曲构造以及伴生的多种典型的液化变形构造,指示可能是地震活动触发了群发性的崩塌、滑坡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7.
地下岩石的压力模型是研究构造及其演化的基础。瑞士地质学家海姆提出地下岩石处于静水压力状态的假设,前苏联学者金尼克又指出地下某深处的垂直应力等于上覆岩石柱的总重量,而侧向压力通过泊松比系数可以求算。则迄今为止,地质作用的深度通常是用压力除以密度来计算的。然而,经过“应力矿物”、“构造变形和变质相关性研究”、“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等研究发现,上述地质学经典的认识和算法存在重大缺陷,没有考虑构造压力的作用。近几十年,发展了地下岩石处于“构造力和重力复合的压力”状态的认识,建立从总压力中先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然后计算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吕古贤,1982,刘瑞珣,1988)。 在1994年(大陆构造会议,北京),根据上述认识,对于大别超高压变质的“深俯冲折返模式”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学术会议(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00年和2002年,合肥和郑州)交流,论文在《科学通报》(1998年)得以发表。该刊物还组织了两种不同观点的辩论。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2000年)召开了“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国土资源部设立科技发展重点计划项目(“地壳深部压力与超高压岩石形成研究”,2002年),推动研究的发展。2004年,提交《超高压变质的构造附加压力与形成深度》专著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专辑,参加“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意大利)”的国际交流。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陆内造山带形成演化与动力学机制学术研讨会”(2015年11月22-24日,合肥)。常印佛院士在会上指出,在中国东部大约230万平方公里范围,李四光研究过新华夏构造体系问题,陈国达提出地台活化的“地洼”理论,朱夏强调陆内变形及其成岩成藏的意义和工作,奠定了我国东部陆内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汤家富用区域地质资料揭示,中生代陆内没有超高压“深俯冲折返”的地质条件。葛肖虹强调经过4亿年以来的多期次拼接离合碰撞过程而形成的中国大陆,是拼接复式大陆。池顺良依据潮汐力莫霍面资料,动态模拟了地台活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杨建军在山东仰口的古地震角砾岩之间发现粒状柯石英等现象,展示榴辉岩具有地壳浅部“震击高压变质作用”的成因。 会议组织了两期“地学前缘”专辑。本期专辑的论文,强调地下岩石处于固态,围压来自重力、构造力和其他力,建立地壳深部岩石“构造力和重力复合的压力模型”;用构造校正测算方法获得了大别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形成深度23~55 km的数据,结合其他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资料,建立超高压变质“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的模式;研究发现,即使处在同样的地壳深处,只要有差应力条件,从微观到岩石圈尺度都存在压力非均匀分布--被称为构造超压,它们并不唯一受埋藏深度控制;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构造偏应力作用叠加下的大陆碰撞造山带,其42 km深处的构造超压达到2.2 GPa,局部可到3.4 GPa,在40~50 km深处就能发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构造降压水相变耦合成矿成藏”研究认为,降压下水的相变导致地压梯度明显变化,改变相变线并且控制热液成矿和油气成藏作用;胶东金矿区具有“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成矿”特点;侏罗纪以来沂沭断裂带强烈左行平移,形成了泛裂陷型盆地系、狭窄型裂陷盆地系、菱形状裂陷盆地系和胶莱盆地系统四种类型,它们与隆升山体共同构成典型的陆内隆升伸展构造体制;胶东断裂蚀变岩年龄显示,其形成于(148.3±4.3)~(52.03±0.70) Ma且区域上自西向东逐渐变新,结合压力、温度和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的资料证实,郯庐构造带是胶东金矿直接的成矿动力来源;以构造岩相带为研究目标建立“成矿地质地球物理的分类”,地球物理方法取得良好的勘探、验证和找矿效果;焦家式金矿是一种“构造热液复合型矿床”,它们多阶段发育,其初始矿源岩--变质岩系以Au和S等元素富集正异常为地球化学标志,而直接矿化岩系--岩浆岩和断裂蚀变岩以Na2O等元素贫化和负异常为特点,这对使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区域成矿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感谢所有的作者,包括没有在本期刊登的论文提交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等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专业的一级学科归属的意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水文地质学”应当归属理科一级学科“地质学”的有关建议及其理由,阐述了其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地下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几年来所取得的资料.对R0<0.5%的未成熟生油岩中出现的相对高丰度的“地质型”甾烷,提出了新见解.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且可能是以游离状态分解于地质体中的甾类分子化石异构化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揭示了干酪根在通常所说的“成熟门槛”以上就已开始降解,释放烃类,从而为“未成熟原油”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期刊登了黄志诚和刘冠邦有关太湖“溅射物”的讨论文章。该文从沉积学观点,对太湖某些沉积物及结核开展了 研究工作,确定了沉积成因菱铁矿结核的存在, 并据此对我们在2009 年提出的太湖“溅射物”冲击成因观点提出质疑。这 些非溅射物结核的新资料,为进一步深入对比研究溅射物提供了某些参考。本文根据溅射物的外形、内部特征以及同位素 资料,与非溅射物结核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显示对太湖“溅射物”的不同结论可能与研究样品差异有关, 相关研究工作 还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1.
赵霞飞 《地质科学》1980,15(1):50-64
碎屑沉积的粒度研究,已有七十余年历史。近二十年来,无论分析方法及资料解释,都有长足进步,因而已经成为岩石定量研究和环境(相)推断方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民用燃煤烟尘特征及环境矿物材料固硫剂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北京某地区居民炊事用型煤和散装烟煤煤岩和元素分析 ,表明烟煤和型煤含碳量分别为 70 %和 5 9% ,烟煤中可燃性高变质活性组分为 87% ,而型煤有较高的粘土成分 ,约达 2 0 %。对它们燃烧产生的烟尘进行物相分析、组分定量、粒度测试、显微形貌和微观结构等矿物学研究 ,表明型煤和烟煤的烟尘均含有较高碳质组分 ,分别占 2 5 %和 2 8% ;烟煤烟尘只有型煤烟尘含更高的烧蚀残渣 ,两者的粘土 (包括石英等矿物 )类组分均相当多 ,约占 5 0 % ;烟尘平均粒径都很小 ,型煤烟尘只有烟煤烟尘的 1/ 4左右 ,约为 6 5 μm ,而比表面积大 2倍多 ;烟煤烟尘呈碎屑状 ,型煤烟尘为粉末状 ;烟尘中均含有较多的均质体 ,并有铁质侵染现象 ;石英小颗粒在烟尘中大量存在。为促使燃煤充分燃烧 ,达到固硫、助燃和降尘的目的 ,本实验室开发研制了效果良好的民用燃煤环境矿物材料固硫添加剂 ,并对山东肥城高硫烟煤进行了型煤固硫实验 ,在 85 0℃ ,95 0℃和 10 5 0℃燃烧条件下固硫率高于目前国内同类水平 ,固硫率达 70 % 80 %。  相似文献   

13.
波浪载荷导致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垂向运移现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7~8日,现代黄河三角洲刁口地区经历了一次由台风麦莎引起的风暴潮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风暴潮前后受保护潮坪滩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变化情况,发现了风暴潮期间在强烈的波浪载荷导致的渗流作用下,粉质土海床出现了极细粉粒由下向上运移并输出滩面的现象。结合现场试验期间采集到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本文基于海床动力响应的观点分析了其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在碎屑岩粒度及岩矿成分数据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如根  蔡忠 《地质论评》1993,39(4):329-335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和岩石矿物学特征是判别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动力条件、物源和母岩区性质的良好标志,因此,粒度分析和岩矿数据分析是碎屑岩沉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建立粒度和岩矿成分数据库的基础上,设计了编绘粒度分析直方图、累积曲线图、概率图和C-M图以及岩矿成分图解的程序,同时计算统计参数,给出了利用粒度参数建立判别函数,自动判别沉积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形态自然硒的首次发现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湖北省恩施市渔塘坝的富硒碳质硅质岩、碳质页岩及其废弃岩中堆中,作者首次发现了多种形态的自然硒。本文根据自然硒的产出环境和成因将其分为三种,一种产于近地表废弃“石煤”堆中;一种与构造作用有关;另一种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近地表废弃“石煤”堆中的自然硒是与岩层(或自燃)有关,见有晶形完好、颗粒粗大的晶体;与构造作用有关的自然硒多为毛发状、针状;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的自然硒颗粒细小,针状晶体少见。  相似文献   

16.
滇东北地区产出超大型石英砂岩矿床,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中泥盆世缩头山组一段。针对滇东北彝良地区缩头山组一段进行的剖面测量、钻探和槽探等一系列研究显示,研究区缩头山组一段厚度为62.8m^222.7m,主要由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组成,平行层理、冲洗层理、浪成交错层理和浪成波痕发育,波浪作用特征明显;薄片研究显示,缩头山组一段石英砂岩具颗粒支撑、硅质胶结、凹凸-线接触结构特征,石英砂颗粒压溶和次生加大现象明显;粒度分析显示,石英砂岩粒度集中分布于1.5Φ~3.5Φ之间,缺少拖移总体和悬移总体,跃移总体高达99%,由两个次总体构成,为典型的前滨带粒度分布特征;化学分析显示,缩头山组一段石英砂岩的SiO2化学纯度达99.05~99.39,平均为98.99(N=11),超过平板玻璃原料一级品的工业标准。可以认为,缩头山组一段石英砂岩为结构成熟度和矿物成熟度极高的滨岸高能前滨带石英砂岩,经成岩作用的进一步纯化,其粒度特征和化学纯度已经达到高纯石英砂岩的标准,可望成为高纯石英的原材料,并可为扩大滇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矿资源潜力提供精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的粒度是衡量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一种重要代用指标,与沉积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湖泊沉积物的粒度指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兴起等人利用全样粒度分析方法对青海湖QH-2000钻孔的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冷干和暖湿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增多,介于二者之间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粒径变化相对比较平缓。Xiao Jule等利用正态函数分布拟合法,将Dali湖沉积岩心的粒度组分划分为6种,通过对各组分峰值粒径等粒度参数的分析研究,得出各组分含量及其峰值粒径等的变化与湖泊水位关系密切。根据建立起的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将达里湖1.2kaBP以来的水位波动划分为不同的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丁奎首  吴锋 《地质科学》1985,(3):243-250
陨硫铁(FeS)系各类陨石或月岩的组成之一,它与铁镍合金以及辉石、橄榄石等被视作重要的宇宙矿物,由 Domino Troili 于1766年首先命名。迄今,该矿物主要包含于坠落的陨石残体内部而不时发现于地表(卞德培,1978),对来自天体以及人工合成的 FeS 人们研究得尚较详细,但有关陨硫铁在地壳中的存在状况并不很清楚。最近在攀西岩浆岩中发现的陨硫铁,将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最新发展的个人仪器理论,讨论了在微机地学仪器设计中如何利用软件算法消除测量误差,实现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数据平滑、信号分析与信息变换等方法技术,某些方法技术引用了笔者的微机地学仪器设计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近50年来风沙活动的湖泊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沉积物能否有效地记录大气粉尘源区的风沙活动历史对理解沙尘暴发生的气候和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夏日淖(湖)近代沉积物进行 137Cs/210Pb定年和沉积学分析显示,碎屑沉积物具有两个明显的粒度组分,其一是与当地沙丘砂粒度分布相同的中细砂组分; 另一为与大气降尘粒度相似的粉砂组分,自1957年以来反映这两个粒度组分相对变化的中值粒径和>63μm砂的含量都具有显著的变化。与浑善达克地区和中国北方气象记录对比发现,沉积物中值粒径和>63μm砂的含量分别与沙尘暴和6m/s风速(或大风)发生频次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 最近50年来这些沉积和气候参数具有总体一致的变化。这样的事实说明,夏日淖沉积物主要由风力搬运沉积的,其粒度与风沙活动存在内在联系,粗粒沉积物增加是风沙活动加强的结果。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中风力搬运的沉积物粒度受风沙活动强度控制,可以成为重建过去风沙活动历史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