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天文圆顶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正秋  周放 《天文学进展》2003,21(3):206-218
综述了国内外天文圆顶的各种设计方案,比较了各种方案的性能,并介绍了为改善圆顶性能,降低造价进行的相关研究,以及为下一代巨型地面望远镜圆顶进行的预研究.结合目前正在研制的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简述了我国LAMOST望远镜圆顶的设计方案及其相关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圆顶引起望远镜附近的大气湍流,造成望远镜成像质量与观测精度下降,较差的圆顶视宁度浪费了优秀台址的观测条件。圆顶通风是大型望远镜圆顶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圆顶视宁度问题。为了减小兴隆2.16 m望远镜圆顶视宁度对观测的影响,将圆顶吊装通道改造为通风口,并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圆顶吊装通道改造为通风口可以提高圆顶内外热平衡速率,使圆顶内空气更稳定,从而降低圆顶视宁度对观测的影响。根据通风效果模拟结果,可对通风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圆顶通风的研究可为2.16 m望远镜圆顶通风改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望远镜成像质量和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丽江2.4 m望远镜的圆顶采用方位随动和滑动式天窗的超半球结构,起初为改善因圆顶和望远镜终端电子设备引起的内外大气湍流,设计了大面积的多组机械式侧窗。但由于高平台手动操作危险、缓慢、不精确且易损坏,为实现侧窗稳定的多组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STM32板的嵌入式圆顶侧窗自动控制系统,利用WiFi模块、串口模块和手柄实现侧窗的远程和多通道控制。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圆顶位置信息等使系统能根据气象阈值进行预警、自动开合,并尽量减小风对望远镜振动的影响。侧窗控制系统的设计可满足上层系统集成的需要。该系统稳定可靠,能满足侧窗的自主运行与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太阳随动圆顶的基本原理和一套太阳圆顶随动系统的具体实现及其关键技术 ,可资将来国内建造太阳随动圆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1.56m望远镜圆顶平场和天空平场和天空平场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滤光片得到的平场内各区域的统计,研究了圆顶平场之间、天空平场之间以及天空平和圆顶平场之间的差异。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圆顶平场之间相互一致,天空平场之间也相互一致。误差小于1%,除B渡光片之外,在一定范围内圆顶平场和天空平场之间最大差异均小于1%。还给出了一些做好圆顶平场和天空平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Dome A地区绝佳的视宁度条件, 计划将南极望远镜安装在15m高的塔架上并使用轻质膜圆顶. 研究了在塔架和膜圆顶作用下风载对望远镜观测环境的影 响,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分析了在10m·s-1稳态风作用下,不同风向角、方位轴转动角以及镜筒转动角时,望远镜周围风速、湍动能的分布情况以及光程差的变化,同时研究了风屏对风速、湍动能的改善作用和带来的温升.结果表明,塔架和圆顶周围的风速与湍动能分布对风向的改变不敏感;迎风状态时望远镜附近的湍流分布与风速分布情况整体优于背风状态;当风速为10m·s-1时,在距离风屏1m远、3m高的位置处风速降为来流风速的1/3至1/4,望远镜附近的平均温升值为0.044 K.  相似文献   

7.
校园天文台: 超半球不锈钢天文圆顶:直径从4.5~8m,钢架结构,外覆不锈钢板、中间隔热层、内面为铝板喷塑,密封性能好,防雨、防尘性能及抗变形性能强,可长期保持金属光泽,保20年不变。 ·基础型:4.5米超半球不锈钢天文圆顶,美国美德(Meade)8″LX10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光学系统:施密特-卡塞格林 通光口径:203mm,焦距:2000mm,分辨率:0.56″,极限目视星等:14.0)。合计价格:11万元  相似文献   

8.
圆顶是天文望远镜系统的重要外围设备,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圆顶控制技术得到不断进步。为实现云南天文台自动差分像运动大气视宁度监测仪完全自动化,开发了一套基于ASCOM和Modbus/TCP协议的圆顶控制系统。结合ASCOM天文技术标准和Modbus/TCP协议规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完全满足自动观测的需求,为中小型天文望远镜圆顶设计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校园天文台: 超半球不锈钢天文圆顶:直径从4.5~8m,钢架结构,外覆不锈钢板、中间隔热层、内面为铝板喷塑,密封性能好,防雨、防尘性能及抗变形性能强,可长期保持金属光泽,保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0.
校园天文台: 超半球不锈钢天文圆顶:直径从4.5~8m,钢架结构,外覆不锈钢板、中间隔热层、内面为铝板喷塑,密封性能好,防雨、防尘性能及抗变形性能强,可长期保持金属光泽,保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人为视宁度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强调防止圆顶视宁度的重要性,简述了国际上的研究结果和经验教训,并结合高美古的实际,提出对高美古2m及1m望远镜观测室建造的方案和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圆顶视宁度和高美古观测室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人为视宁度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强调防止圆顶视宁度的重要性,阐述了国际上的研究结果和经验教训,并结合高美古的实际,提出对高美古2m及1m望远镜观测室建造的方案和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太阳随动圆顶的基本原理和一套太阳圆顶随动系统的具体实现及其关键技术,可资将来国内建造太阳随动圆的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十米直径圆顶摩擦传动的支点反力矩对圆顶转动的影响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稻城县无名山址点是云南天文台新近选定的天文台址。为实现在无名山50 cm光学望远镜开展远程自动观测,需要对圆顶进行远程自动控制驱动开发。基于天文公共对象模型(Astronomy Common Object Model, ASCOM)标准,采用Modbus/TCP协议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PLC),实现了圆顶的自动控制。重点介绍了圆顶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结果表明,圆顶控制系统具有融合度高、使用方便的特点,满足远程自动观测的需求,对于中小型观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云南天文台丽江2.4m望远镜的圆顶视宁度,研制了一种能测量温度、气压和微温脉动的仪器。在天文圆顶附近,望远镜前方光路上,放置几组微温传感器,可以测得圆顶附近影响天文观测的湍流强度的分布情况。介绍了这套仪器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实验定标以及一个简单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圆顶的自动化控制对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和减轻观测人员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云南天文台1.2 m望远镜的圆顶特殊结构——两个半球向两侧平移打开、胶轮摩擦驱动旋转,采用嵌入式控制板现场控制、有线以太网远程通讯的架构,研制了圆顶自动化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板采用运行Linux系统的FL2440,圆顶位置检测采用8个霍尔探头、3个磁钢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15°的位置分辨率,列出较详细的控制指令集。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满足日常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前言 解放后8米直径以下的天文园顶国内已作过几个,传动方案可行;缺点是齿轮、齿条啮合噪音较大。 76年我台向东德订购1米Rcc反光望远镜,根据仪器安装和使用要求,建造观测室需10米直径天文园顶,圆顶上应设有起吊2吨的电动葫芦供检修望远镜用。室内气温要求每昼夜温度变化在±3℃以内。为此要求国顶钢结构强度高,刚性好;园顶运转平稳;灵活、噪音小;并有很好的密封、防尘、防水、保温、隔热性能,才能满足望远镜  相似文献   

19.
我眼中的天文圆顶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尤其是理工附中的天文圆顶,始终高高在上,静静伫立,离地那么远,离天那么近。我仰慕她,因为,她就像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采用AS-Ⅰ现场总线技术进行位置检测的望远镜圆顶随动方法.该方法采用断续跟踪的方式,不但安装和维护简单,而且具有运行时震动小等特点.给出了由望远镜转动中心与圆顶球心不重合引起的偏差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