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地球物理》2008,5(4):F0003-F0003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编辑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应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29-30日在同济大学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2.
刘光鼎院士是一位献身于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刘光鼎院士参加工作5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广州海洋地质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海岸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委员会协办,于1998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地球物理若干重大研究领域进展报告会",会议通过展示刘先生和他的同事、学生的科研工作成果,来弘扬献身科学的精神,并对刘先生表示祝贺。与会专家包括刘光鼎院士、王仁院士、陈 院士以及陈邦教授、李幼铭教授、刘福田研究员、王…  相似文献   

3.
《地震学报》2015,(1):207
<正>章文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 988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日本京都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作为外国特别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资助回国。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期从事地震学与近场强震地震学方面的研究,并承担中国科学院大学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作者简介     
《地震学报》2000,22(1):112
傅容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地震、重力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地幔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国际地球深内部研究(SEDI)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和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陈学忠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究员.1995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地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成因、地震孕育过程、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及前兆机理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庆春 西安工…  相似文献   

5.
一、《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化学、地磁及空间物理、重力及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勘探地球物理、海洋及大气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2):F0003-F0003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双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7.
由散布于地球表面的114台地震检波器组成的全球台网能监测到地震、火山喷发和核爆破引起的地震波。但是,陆地上的地震台网不能满足对大部分地球海洋地区的监测。因此,约有70%的地球表面未被监测到,留下了全球低震级地震和地球深部数据覆盖的空白。一个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组成的被称作海洋地震台网(OSN)的国际研究小组,打算在全球的远海地区安装20台永久性海底地震检波器,以填补全球台网的空白。在海洋钻探计划(ODP)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海洋地震台网的科学家们已经从建在夏…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地球科学部(Directorate for Geosciences,GEO)主要支持海洋科学、大气与地球空间科学和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基础设施与教育,深化对整个地球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地震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数理学博士萨瓦林斯基教授是苏联地震研究工作的组织者和国际地球物理组织的积极活动家,生于1911年7月 18日,卒于1980年1月22日。萨瓦林斯基出生于吐尔市一个工程地质学家的家庭,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1931年当他还是学生时就开始在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数理学博士学位,以后成为该研究所地震研究室主任,1950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他发展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新方法;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在长春召开臧绍先,汪纬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于1994年8月25—28日在北方春城长春市召开。来自科研、地矿、石油、地震、高等院校、煤炭、有色金属、冶金、核工业、水利、环保、海洋、机电、交通、铁道以...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加州的兰德斯7.5级地震发生6年之后,最近,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对大震后兰德斯断层重新愈合问题的研究及下次地震的准备过程进行了总结。南加州大学研究员李永刚、教授安艺敬—(KeitiAki)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维达勒(JohnVidale)领导了一个他们称之为断层恢复速度的初步研究计划,所利用的资料为野外收集到的实际数据。他们推断,1992年地震时形成的裂缝目前已在愈合。这些研究人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地震裂缝的愈合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兰德斯断层及…  相似文献   

13.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9):0-0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与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们敬爱的《地球物理学报》刘光鼎主编,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7日18时50分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刘光鼎主编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蓬莱.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毕业后,他参加北京地质学院建院工作,筹建物探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1964-1970年任地质部南京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1970-1973年任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1973-1980年任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综合研究大队队长;1980-1983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1983-1989年任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担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荣誉理事长、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等. 刘光鼎主编是我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他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提出中国走向海洋以“国家权益、资源环境”为指导的战略构想.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海洋地质调查和油气勘探国家重大计划.他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为“三横(造山带)、两竖(地球物理梯级带)和两个三角(柴达木-祁连山和松潘-甘孜)”的重要观点.基于对中国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的综合分析研究,他提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重大科学论断,指出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的出路在于重视海相、海洋、海外这“三海”战略思想,并于2001年向国家提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他的战略思想指导和推动了我国海相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大突破,相继在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田.针对我国地球科学和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他前瞻布局组织国内地球物理探测装备自主研发,取得海底地震仪、MEMS数字检波器、万道地震探测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1990年2月28日,刘主编上任伊始,在编委会扩大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本刊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具体规章制度,概括为五大举措: (1)找准《学报》定位.时时刻刻把学报的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地球物理学报》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水平,要充分发挥其“提高”和“综合”这两个作用.提高--要反映本学科的最高水平;综合--要全面反映地球物理各个分支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既要刊载独创性研究成果和学术性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注重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也要刊载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成果,一定要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2)建立严格稿件评审制度.每篇论文必须有主编签字方可发表.主编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自己的审核及分析,确定文稿的取舍. (3)重视编委会的作用,将编委会工作制度化.编委会由国内外地球物理各个领域研究的高端水平和热爱期刊工作的精英组成.编委们不能徒有其名,要真抓实干.决定每年召开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编辑部主任做的年度工作报告,对期刊当前工作进行总结和审议,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和计划.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 (4)开展学术交流,扩大新的学术增长点,刊登内容上一定要扩大范围,如:开拓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类文章,有关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类文章,与能源、环境、灾害有关的地球物理问题文章及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文章. (5)加强期刊编辑部建设.编辑部是期刊工作的主阵地,一要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注意补充有学识、熟悉业务的人才加盟编辑队伍;二要提高期刊编辑现代化水平,改善编辑部工作环境,让期刊的工作条件和能力至少要达到国内一流.同时关心编辑人员具体问题,在各方面给予编辑人员切实帮助. 《地球物理学报》就是在落实刘主编五大举措的过程中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展示了海内外中国地球物理人的创新性成果和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记载着我国地球物理科学发展的光辉进程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它是我国地球物理学领域的领衔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中的佼佼者. 刘主编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长期坚持每篇必亲审、签字,多年来,几乎每周都要有十几篇甚至数十篇稿件经刘主编审查签发.许多来访的人看到他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学报稿件,看到他孜孜不倦地批改圈阅,无不为之动容. 刘光鼎主编一生光明磊落,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他用无私奉献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始终以科技强国为使命,对中国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科技期刊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永远怀念刘光鼎主编,沉痛悼念刘光鼎主编! 刘光鼎主编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地球重力场及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11日在武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测绘、地震、石油、地质、海洋、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66个单位,100名代表。我国地球物理学界老前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方俊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5.
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震各向异性"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内部介质的一种重要属性。地震各向异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地球内部精细结构,还有助于研究地球活动过程。本文从海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各向异性结构两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相互关系,论证了地震各向异性是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球物理“化石”。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主要报道创...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质》2005,27(4):599-599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版)序号按总被引频次排名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序号按影响因子排名期刊名称影响因子1地球物理学报16651中国沙漠1.8372地学前缘15012地球化学1.6353中国沙漠14553干旱区研究1.5004地球科学14374地球物理学报1.4155地球化学13525地球科学1.2726地球科学进展11876地球科学进展1.2067第四纪研究9697地学前缘1.0988地震学报7878第四纪研究1.0239地球学报7679天然气地球科学1.02310地震地质67710地震地质0.93811干旱区研究62411地球学报0.88312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61412地震学报0.81013古生物学报54713自然灾害学报0.6441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54214大地构造与成矿学0.62115自然灾害学报47615地球信息科学0.58216地球物理学进展40716地球物理学进展0.56417古脊椎动物学报37617古脊椎动物学报0.54718物探与化探34718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0.53119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19中国地震0.50020地震32820地震工程与工  相似文献   

18.
1978年由荷兰阿姆斯特丹 Elsevier 科学出版公司出版的《海洋重力学》(Marine Gravity)一书,作者德林格尔(P.Dehlinger)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地质和地球物理学部的地球物理学教授,多年来从事海洋重力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060-1060
刊  名编辑部所在地主 办 单 位城市与减灾北京北京市地震局大地形变测量天津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地方地震工作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科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进展兰州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地球物理学报 北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进展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信息科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震 北京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 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相似文献   

20.
日本财团法人东丽科学振兴会(会长藤吉次英),最近颁发了第12次东丽科学技术奖。在地球电磁学方面取得很大功绩、并在国际上受到很高评价的力武常次教授荣获金质奖章和奖金300万日元。力武常次1921年生于东京。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专业。后来,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助教、副教授,并代理过所长。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回日本后任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东海地区判定会六成员之一、地震预报联络会第五期委员。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