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宁芜和溧水地区属于下扬子地层分区,早中侏罗世普遍发育陆相河湖相沉积,选取了下侏罗统钟山组、中侏罗统北象山组野外露头剖面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钟山组为典型陆相曲流河相地层,北象山组主要为一套湖相地层,均代表了早中侏罗世坳陷盆地沉积,在坳陷盆地升降运动的主要驱动下,象山群(包括有钟山组和北象山组)中共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11个四级层序及若干体系域。通过下中侏罗统层序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多重地层划分方案,并对下中侏罗统沉积相演变过程有了新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矿区地质 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为上三迭统一下侏罗统大岭桥组(原称跃进山群),岩层被侵入体肢解成狭长带状或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状捕掳体。地层为单斜构造,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综合地层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选用了多门类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和火山地层学、生态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及沉积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层学等手段,对鲁北区、鲁西南区、鲁中区和鲁东区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即把沂沭断裂带以西的坊子组归为中、下侏罗统,三台组归为中侏罗统,分水岭组归为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西洼组归为下白垩统,“王氏组”归为上白垩统;把沂沭断裂带以东的莱阳组主要归为下白垩统中、下部,青山组归为下白垩统上部,王氏组归为上白垩统。  相似文献   

4.
田师傅植物群系我国北方典型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之一,产自辽宁本溪田师傅盆地及风城赛马-(?)阳盆地的下侏罗统长梁子组、中侏罗统大堡组及三个岭组。该植物群由34属77种植物组成。本文通过含植物化石地层剖面简介阐明化石的产地和层位,对以往的化石名单进行修订,对部分重要化石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发育,在国内外同期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辽西中生代鸟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含鸟层位包括上侏罗统义县组含鸟层和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含鸟层。现共鉴定出鸟类化石11个属14个种,其中义县组鸟化石4个属6个种,地位最为重要。鉴于此,将义县组下部的沉积层划分出来,并建立了四合屯组,该组对寻找鸟类的祖先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土城子组一段具有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意义称为蒙古营子组。  相似文献   

6.
济阳拗陷滨海地区中生界油气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阳拗陷滨海地区位于渤海之滨,发育有下一中侏罗统坊子组、上侏罗统分水岭组、下白垩统青山组、上白垩统王氏组等四套中生代地层,其在地震剖面上都有良好的界面反射。本区中生界油气资源丰富,存在着三套含油层系和三大油气藏类型(潜山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地层一—性油气藏),可划分为六个重要含油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一、区域地质背景 1.地层 本区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岩性复杂。主要有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吉祥沟组和大网子组、中生界上侏罗统吉祥峰组、下白垩统光华组和甘河组、第四系全新统。  相似文献   

8.
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是全球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研究区位于该前陆盆地的斜坡带,其地质认识程度低,对油气成藏的研究不系统。基于地震剖面和烃源岩热解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伊拉克中部油区油气成藏要素。研究表 明,该区正断层未断穿新生代地层,断裂活动中部最强,北 部 较 弱,南 部 最 弱;褶皱活动中部最强,南 部 稍弱,北部最弱。早白垩世-中白垩世期间,研究区处于弱伸展构造环境;晚 白 垩 世 Hartha组 沉积 时 期,断 层 发 生正反转,研究区处于弱挤压构造环境;晚白垩世末到始新世,研究区处于弱伸展构造环境;渐新世,褶皱作用开始;中新世,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上白垩统 Khasib组-Hartha组砂屑灰岩和下白垩统Zubair组砂岩是研究区主要储层。主力烃源岩为中侏罗统Sargelu组和上侏罗统-下 白 垩 统 Chiagara组,次要烃源岩为下白垩统 Ratawi组 和Zubair组。综合分析认为:与油源断裂紧临的背斜圈闭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侏罗系顶部发育良好的盖层,可为下伏主力烃源岩排出烃类的成藏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推 测 中 - 下侏罗统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重地层划分进行山东省地层清理研究中,对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得出一些新认识。提出蒙阴盆地及其周围的汶南组与淄博地区的三台组属同物异名,故泣南组名应废弃。山东省侏罗系只有坊子组、三台组一个地层序列,将二者合建淄博群。并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以岩石组合特征为依据,对白垩系进行了划分、对比,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理顺了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各单位间相互关系,避免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现象,4个群共划分组级单位22个。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重地层划分进行山东省地层清理研究中,对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得出一些新认识。提出蒙阴盆地及其周围的汶南组与淄博地区的三台组属同物异名,故泣南组名应废弃。山东省侏罗系只有坊子组、三台组一个地层序列,将二者合建淄博群。并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以岩石组合特征为依据,对白垩系进行了划分、对比,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理顺了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各单位间相互关系,避免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现象,4个群共划分组级单位22个。  相似文献   

11.
一、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位于大兴安岭一内蒙古褶皱带额尔古纳地块北部,额尔古纳金、有色金属成矿带内。区内出露地层有;中生界下一中侏罗系统绣峰组;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漠河组;中一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下白垩系统光华组;第四系全新统。区域构造发育,主要有火山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以北西、北北西向断裂为主。区内侵入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晚侏罗世石英闪长岩。  相似文献   

12.
综合钻井、岩心照片、露头和测井曲线,基于前人关于区域地质研究成果,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下白垩统McMurray组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油砂储层内发育以砂岩为主的9种岩石相;目的层下、中、上3段地层的发育体现了由河流相过渡到三角洲平原亚相再到河口湾相的完整海侵沉积序列。地层纵向上,中、下部层序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部。河流汇入盆地后沿盆地长轴南北向发育,成为区块北部的长物源;上部层序受西北方向北海海侵影响,自 南 向 北 发育河流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河口湾相沉积。在分析储层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阿萨巴斯卡油砂下白垩统 McMurray组不同层段的沉积模式。研究成果既能为油砂储层的井位部署提供合理的地质依据,也能为沉积环境类似的油气聚集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石炭-二叠系是我省主要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按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五个组:即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大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笔者参考前人文献.在综合16个井田资料的基础上,依构造型态和沉积环境等为主要依据.建立煤系地层综合对比.对比手段主要采用多元方法.即:标志层(段)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岩矿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煤质特征和煤层间距特征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选取的地质剖面分别位于邛崃市邛芦公路沿线和蒲江市擦耳岩公路沿线。从宏观而言,研究区域主要岩性以砖红色、紫红色钙质泥岩、含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粉砂岩、白云质泥岩、泥灰岩为主,部分层位夹有含砾砂岩。根据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将邛崃—蒲江地区上侏罗统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遂宁组和蓬莱镇组,详细讨论了各组段的岩性组合特征、厚度及接触关系。依据古生物化石组合的时代,将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归为上侏罗统。  相似文献   

15.
目前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是玉门油田的主力勘探层位,其中YT6井已取得工业油流,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在层序格架下明确同期次砂体展布,将有利于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基于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依据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的层序特征、沉积相类型、沉积演化规律及平面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讨论了有利沉积相带的展布。研究表明,新河组下段具有完整的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次凹沉积相带发育具有南北分异、隆凹成带的特征,其中小湖次凹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北部及西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次凹中心则主要发育湖泊相;从低位期到高位期,不同时期的沉积相展布各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浅变深,再变浅,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先进积、后退积、再进积的特点;经分析认为分布于YT6井西北部新河组下段的高位域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油相带。   相似文献   

16.
洞庭盆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盆地之一,第四系发育完整,地层最大厚度300余米。早更新世洞庭盆地由澧县、临澧、常
德—安乡、沅江—湘阴、广兴洲5个相对独立的次级凹陷盆地组成,早更世末湖盆全部连通。地层序列分覆盖区和露头区。覆盖
区划分为:下更新统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统洞庭湖组,上更新统坡头组,全新统沅江组、团洲组、赤沙组。露头区划分为:下更新
统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统新开铺组、白沙井组、马王堆组,上更新统白水江组,以及全新统冲、湖积层。下更新世华田组与汨罗
组、汨罗组与中更新统洞庭湖组、洞庭湖组与上更新统坡头组、坡头组与全新统沉积界面清晰。早更新世次级盆地中心沉降幅度
大,沉积物以湖相沉积为主,空间分异明显。中更新世沉降中心向河口迁移,沉积物以冲积、冲湖积为主。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发育深、浅2套地层,深层系指上侏罗统,浅层系指下白垩统。地层整体上受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深层以(扇)三角洲-湖泊相为主,同时发育火山喷发岩及其经过搬运之后形成的火山碎屑,属裂谷期沉积组合。浅层以河流相广泛发育为特征,属后裂谷期沉积组合。同时,受盆地类型控制,各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相也有差别。深层晚侏罗世断陷阶段沉积层序,在区域上为分割性断陷群,陆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石盒子组又可分为小风口段、云盖山段和平顶山段。年代地层可分为12个阶,生物地层可分为10个连续组合带。岩石、生物及年代地层的对比表明,本溪组、太原组向南穿时,反映海侵由北向南;山西组上部和石盒子组向北穿时,揭示海水由南向北回泛。早二叠世前海水向南流注入北秦岭海槽,晚二叠世北秦岭褶皱,导致北秦岭海槽闭合,华北陆块南缘抬升、水体北流,成为内陆盆地。  相似文献   

19.
从巴丹吉林盆地麻木乌苏凹陷北部斜坡上 3口探井地质资料揭示来看 ,该区生油岩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统赛乌苏组 (K1s)及上侏罗统额济纳旗组 (J3e)和中侏罗统麻木乌苏组 (J2m)深灰色泥质岩。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着手 ,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各项参数 ,推出沉积环境为深湖 -半深湖还原地球化学相 ,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和腐植型两类的混和 ,有机质成熟度已达成熟阶段。参照中国陆相生油岩有机母质类型分类的参数标准 ,对该区生油层作定性评价 ,进而展望巴丹吉林盆地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砂的时代归属及古气候特征。【方法】基于油砂上下层段的孢粉化石的研究,追溯了孢粉组合的时代,并通过古植被分布特征恢复古气候。【结果】本组合中以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其中以古松柏类Paleoconiferae和松科Protopinus、Pseudopicea、Piceites、Pseudopinus为主,蕨类植物孢子较少。同时我们识别出多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孢粉类型。【结论】推测油砂富集层位可能为下侏罗统延安组。依据孢粉谱和孢粉类群的古生态特征,认为在下侏罗统延安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大量存在常绿针叶林植被及少量草本和灌木,整体属于温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