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规范耕地指标交易行为,切实解决广西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补充耕地指标缺乏的问题,广西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当前对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的新要求,于2017年12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办法(修订)》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亮点?它的出台对耕地保护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看本期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保本行政区耕地总量不减少”。1998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规定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相似文献   

3.
政策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强调,要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永  相似文献   

4.
2015年10月22日,广西国土资源厅正式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指标的管理和使用,指标交易监督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它的出台,将对广西各地补充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请关注本期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耕地保护责任制的探索与完善 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省自1995年9月开始实行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据当时统计部门提供的全省2480万亩耕地,分解落实到11个市,并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1998年我省又与11个设区市及所辖的县(市、区)、乡(镇)分别重新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按规划目标及时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从而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保护耕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等指标列入了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的责任。2006年,我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办发[2005]52号)、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浙政办发[2006]32号),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的实施管理,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将耕地保护的政府问责制落到实处,依据《山东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经山道省政府同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将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2007年分解指标(过渡性指标)下达至各市级政府,作为2007年各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抽查和考核的依据。该次下达的分解指标包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3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明确细化市县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标准,科学高效地实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西省市县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施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广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的质量,2016年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财政厅、广西农业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实施范围、工作步骤、鼓励政策以及保障措施等五大部分,分别对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责任主体、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的实施范围和实施程序等进行了明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着力于解决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20日,为加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工作,依法向司法部门移送案件并提供依据,切实保护耕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西国土资源厅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耕地破坏损毁认定条件、破坏程度等级、鉴定程序等,此《办法》的施行可大幅提高全区国土资源规范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浙江国土资源》2007,(2):10-11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按照《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制定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组织对各市上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令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市农转用和征用土地审批,确保全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签订新一轮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全省市、县、乡(镇)三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是党和国家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基本职责"一场耕地保护的"全面战争"大事记200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2006年国土资源部发布《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建立占补平衡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无棣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多措并举大力促进耕地动态平衡。一是构筑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全年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列为考核乡镇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5年9月16日,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资质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广西首次针对测绘资质巡查出台规范性文件。《办法》共分十七条,分别对测绘资质的巡查比例、巡查频次、巡查内容、巡查程序、整改情形、工作纪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它的出台将会对广西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请关注本期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4.
凡是发生省辖市政府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省政府今后将直接追究省辖市市长的责任。日前,省政府出台了《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市长的政绩与耕地保护挂起“钩”来,以促进各地政府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莘县国土资源局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各股室2004年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从本局实际出发,近日制定出台了《莘县国土资源局2005年业务工作目标任务》、《莘县国土资源局2005年岗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措施和奖惩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2017年2月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先后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开采非金属矿产资源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砂石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这3份文件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对于强化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请关注本期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7.
1月11日,省耕地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市(州)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根据综合考评结果,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分别获得2018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一二三名,分别奖励资金12万元、10万元、8万元和2019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800亩、600亩。  相似文献   

18.
由广西国土资源厅组织起草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的出台填补了广西一直无省级土地登记法规的空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实施以来全国第一个涉及不动产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明确了建设占用耕地跨省域补充的国家统筹措施。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办法》规定,日前下发了《关于实施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实施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有何意义?如何实施?应把握好哪些关键点?记者专门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土地资源保护监督工作小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在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广西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交通枢纽,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份,拥有优良的海港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率高,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