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矿业市场持续低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矿业经济能否找到新的增长点?9月19日,以"加强矿业合作,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2015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矿业主管部门、矿业协会、矿业企业、矿业研究机构和服务供应商约400人汇聚一堂,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给国际矿业合作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共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19日,中国—东盟矿业形势发展国家论坛在南宁举行。在论坛上,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的矿业部长和高级官员,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如何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化矿业合作建言献策,就加强矿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达成了共识,表达了吸引矿业投资特别是加强与中国矿业合作的积极愿望。笔者从各位专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自2010年举办以来,紧紧依托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努力打造中国—东盟矿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的共识不断增强,机制不断完善,成果不断扩大。广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矿业论坛,"借船出海"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签约项目纷纷从"纸面"走到"地面",落地有声。巧借平台,实施"走出去"东盟多数国家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地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业主管部门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官方盛会,矿业合作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区域行业发展的新亮点。2013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以"加强矿业技术合作,推动矿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为让大家全面了解本届论坛的盛况、广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果、到境外勘查投资和运作存在的误区及需要采取什么策略等,本刊特意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请看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2016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于9月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矿业形势与预测、矿业投资机会与策略、矿业项目和技术、矿业信息与服务等主要议题展开研讨,一批矿业项目和协议"落地"签约。各方嘉宾凝聚了要利用"互联网+"加快矿业信息互联互通,构建"信息丝绸之路"搭建信息共享等五大平台的共识,这将助力中国—东  相似文献   

6.
<正>历时3天的2010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展示会在人们的期待中落下了帷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矿业界人士就"自贸区背景下的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展开研讨,并签署了数十亿元的合作项目。与会专家表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成的背景下,此次矿业合作论坛暨展示会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和东盟国  相似文献   

7.
正怎样快速查询中国、东盟国家的矿业基本信息、资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就能实现。从2017(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传来好消息,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从为矿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提供平台,推进各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到现在建立矿业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推进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建设,可以看到,中国—东盟矿业论坛近年来在深化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迈出的铿锵步伐。  相似文献   

8.
正八方宾客聚邕城,矿业盛会话合作。2018年11月15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自然资源部共同主办的2018 (第九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矿业论坛以"聚焦丝路合作,发展绿色矿业"为主题,分别举办了中国—东盟矿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研讨会,中国—东盟矿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会,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讨会等10余场活动。同时,开展矿业人才交流培训,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15日—18日,以"聚焦丝路合作,发展绿色矿业"为主题的2018 (第九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绿城南宁成功举办。绿城南宁,就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大舞台,吸引着各国矿业界人士。"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揭牌啦""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揭牌啦!"这是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上,大家关注的一大亮点。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是2017年第八届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14日,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从2010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以下简称矿业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10年来,在矿业论坛的支撑和催化下,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和中国—东盟地学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19日,2013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新闻通气会在南宁举行,论坛秘书处向新闻届通报了本届矿业论坛的基本情况和筹备工作进展。2013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将于2013年5月10~12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矿业技术合作,推动矿业科学发展",议题包括政府合作、技术合作、投资融资、项目合作等,中国与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0日下午,以"拓展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测绘地理信息分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这次论坛作为2014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的第5个分论坛,聚集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约150人,大家共同交流中国—东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经验、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矿业领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合作范围与深度都在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矿业企业和民营企业直接参与东盟国家的矿业项目,向东盟国家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援助,开展矿业投融资活动。在5月11日举行的2013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矿业投融资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矿业的投资融资问题各抒己见,笔者特意从中选取了一些对投资矿业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启示的话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1月13—17日,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来自中国、东盟以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 100多名嘉宾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矿业互利合作,促进经济共赢发展",旨在进一步突出融入东盟和"一带一路"元素,进一步突出务实合作,以中国与东  相似文献   

15.
正9月8~9日,以"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16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矿业部委、矿业商协会、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矿业研究机构和服务供应商等共7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矿业合作"把脉""支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描绘"一带一路"矿业合作新图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秀隆,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老挝  相似文献   

16.
矿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从地质学和探矿工程角度来说,它需要深度找矿、纵向开发;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来说,它需要横向合作,资源共享。矿业要做大做强,须要走开放、合作、包容、共享之路。前不久闭幕的2013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把主题定为"加强矿业技术合作,推动矿业科学发展",这是非常合时宜的。2012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突破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中国连续4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多年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应该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2017年8月24日,2017(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南宁举行。本届矿业论坛以"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为主题,围绕区域地学合作、矿山勘查与开采、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绿色矿山、矿业投资机会等议题进行研讨,开展了矿业合作项目交流、洽谈及签约等系列活动。论坛期间,现场共签约10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52.72亿元。来自中国广西、广东、贵州、甘肃等省(自治区)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7个矿业项目得到推介。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2014年5月9~10日,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南宁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在为期2天的论坛活动中,经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特别是在探讨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共识,这对于加强中国和东盟在绿色矿业发展领域的交  相似文献   

19.
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一带一路"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中国与东盟各国比邻而居,东盟各国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互补优势明显。未来双方将是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拉动者,是"一带一路"的受益对象。如何打破现有矿业合作碎片化状态,实现矿业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发展难题。自2011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南宁宣言》通过以来,广西与东盟在矿业投资、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扎实推进。但是,目前双方的一些矿业项目合作仍存在困难。如签约项目后续进展缓慢,合作意向多、落地项目的推进难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信息壁垒。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首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于2010年9月6~8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5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背景下的矿业合作与发展,展示各国矿业开发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