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气象》2008,25(4):F0003-F0003
为了推进黑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实施科技兴气象,引导气象行业广大地面、高空气象测报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展示气象人的精神风貌,2008年12月5日,由黑龙江省气象局、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森工总局和省农垦总局参与的黑龙江省首届气象行业测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拉开帷幕,来自全省气象、农垦、森工等部门近70名气象技术人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技能比赛。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21~22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各市(地)气象局局长及分管业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或业务科长),省局直属各单位及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各县(市)气象局局长,以及农垦、森工等行业部门负责人1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08年全省气象工作,部署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此次会议将对推动黑龙江省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气象》2010,27(1):F0002-F0002
<正>2010年2月2-3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哈召开,各市(地)气象局长及分管业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或业务科长),省局直属各单位及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农垦、森工等行业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3-4日,由省气象局举办,省森工总局和省农垦总局共同参与的黑龙江省第三届气象行业地面测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举行。本次竞赛采取统一命题,分类排名的原则进行,以市(地)气象局和行业内相关部门为单位组队参赛,凡取得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证书的业务在岗人员,工作满2年,均  相似文献   

5.
3·23世界气象日,学会秘书处和《中国气象报》青海记者站积极投稿,通过《青海日报》、《中国气象报》、《青海气象工作》等报刊开展了宣传报道工作;省气象台、省局办公室利用天气预报影视节目和青海气象网站,围绕世界气象日的宣传主题“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制作专题节目(栏目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省气象局和省气象学会特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春乙和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为我省气象科技人员作了《水文气象发展综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等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气象记录档案是气象档案的主体,涵盖了气象业务中各种观、探测所获得的气象记录,凝聚着一代代气象工作的心血,是气象业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多年来陕西省对气象记录档案一直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体制,大量的原始记录档案保存在市、县级气象局,在一定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业务拓展以及市、县保管档案的具体情况,四级管理体制已存在很多弊端,不适应气象业务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气象学会于1994年1月11~12日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第三届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13个地市气象局、黄委会水文局、省地理所、省民航台、80304部队、电子工业部新乡22所、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省气象科研所等单位推荐的3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7篇,大会交流28篇。  相似文献   

9.
省气象学会挂靠省气象局,我是学会理事长,又是省局局长、党组书记。气象学会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气象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为此,我们在管理气象学会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六件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气象》2014,(2):F0003-F0003
<正>6月10日,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气象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杨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参加会议。会议审议了2013年黑龙江省气象学会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业气象产品服务需求,构建了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采用省、市、县三级产品共享机制,采用统一产品格式、统一管理接口等方式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统一管理和网络共享。平台基于Internet运行,选择Meteo GIS作为地图服务,使用Flex技术和JSP语言进行开发。为了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服务产品格式和服务需求,平台设计了产品自动转换程序,将不同的产品类型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开发了各区域展示页面和产品类型可以定制的功能。通过分级用户管理,实现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展示、气象资料的地图查询分析、特色农业、预警信息及农事建议的发布、专家在线指导、数据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省、市、县三级共享机制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分级管理和分级共享,扩大了农业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气象》2010,34(2):F0004-F0004
3月23日下午,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学会联合组织召开3·23世界气象日纪念座谈会。省气象局副局长陈忠明出席座谈会并致辞。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穆彪主持座谈会。省气象学会秘书长吴战平作《贵州的气象干旱》专题报告并接受媒体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近年来,农垦、森工气象信息网络建设成绩显著,先后有24个自动站和50多个人工站开始汇交资料,为实现资料共享奠定了基础。农垦、森工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汇交,使黑龙江省气象监测点密度增加,为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据。2行业台站与省气象网络中心联网拓扑结构及资料处理过程2.1行业自动气象站网络系统行业自动气象站网络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由中心站、中心站到子站的通信系统、子站等组成。中心站设在省气象网络中心,主要包括传输服务器、数据库、通信处理机等构成。主要负责收集并处理各行业气象站的自动站数据。中…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气象》2010,27(1):F0003-F0003
<正>2010年2月3日,省气象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在哈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学会工作,部署2010年学会工作重点,会议选举杨卫东为省气象学会理事长、王志德为省气象学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11月17日,以“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促进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为主题,由省气象学会主办,省气象局业务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省防雷中心协办的“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在武汉召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目前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的“三大块”事业结构,逐步过渡到依法行政的气象行政管理体系、精干高效的基本业务体系、以气象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体系“三大部分”的事业结构。为了实现这个调整,就必须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行以聘用制为主体的人事等制度的改革。1存在的问题1999年,昌吉州气象系统按照中国气象局《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和《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  相似文献   

17.
加强合作 共同做好信息时代的气象信息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2004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上午,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信息产业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在南昌联合举办了《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省人大副主任朱英培、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泽华出席了报告会,各举办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大报纸、广播电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民政、烟草、铁路、水利、保险、电力、城建、钢铁、公路、农业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就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形成了共识。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气象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广的需求,气象与信息传媒需要加强合作,气象与气象信息用户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要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联系,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快捷、更及时、更准确、更经济地传递给社会各行各业,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多、更广泛、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现将部分领导、专家的讲话全文或刊出,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1引言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决策气象服务又是气象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逐步建设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人工增雨防雹、农业气象服务、地质灾害预警等内容在内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因此,为了提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政府对公益性机构的投入效益,建立和发展与时俱进的现代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已经成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然走向。2现代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的构建决策气象服务既然是为政府机关及职能部门提供气象服务,必须重视服务对象的需求,形成新型的服务体系。2.1…  相似文献   

19.
从更好的发挥省气象期刊的作用,以适应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省气象期刊现行办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省气象期刊办刊模式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陕西气象》2015,(Z1):62
<正>《陕西气象》是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陕西省气象行业唯一的科技期刊。《陕西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论文、技术总结、调查报告;农业遥感、计算机等新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气象管理软科学;气象预测、专业服务经验交流;气象科普等。1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