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大陆盆山系统与战略资源预测》、国家攀登预选项目《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武汉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承办 ,于 2 0 0 1年 1 2月 1~ 2日 ,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举行了《埃达克质岩及其…  相似文献   

2.
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22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会议旨在交流和研讨前一阶段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成果,介绍多目标地球化  相似文献   

3.
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1月8~9日在南京人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相似文献   

4.
<正>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各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2013年"矿物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于10月27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高山《岩石学报》编委,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62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矿物岩石学专业,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在西北大学任  相似文献   

6.
《岩石学报》2004,20(6):1493-1493
“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1月8日-9日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同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等单位的大力资助。  相似文献   

7.
陈立辉 《地质论评》2005,51(1):99-99
“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1月8日~9日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同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等单位的大力资助。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大陆盆山系统与战略资源预测》、国家攀登预选项目《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相似文献   

9.
1 2002年度面上项目受理情况2002年面上基金项目共受理申请210项,较2001年的180项增长了16.7%。其中自由申请项目16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7项。申请人来自72个单位。申请项目不少于5项的单位有10个,均为中国科学院系统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30项)、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7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11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项)、北京大学(7项)、成都理工大学(8项)、南京大学(7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于2008年10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发起和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  相似文献   

11.
埃达克质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旗 《地质通报》2002,21(2):112-1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的《埃达克质岩(adakite-like)及其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Sy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3日~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和研究生院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和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协办的全国首届“盆地与能源”博士论坛在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3.
该项研究为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一个二级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系承担,1985~1990年历时5年半,现已全面完成任务。该研究成果已于1991年11月20日在北京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儿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石油天然气工业总公司、武警黄金部队、中科院及大专院校150多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279名代表(含特邀代表6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省科协的有关领导到会表示祝贺.本届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阮天健教授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与检阅近4年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界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展望与探索改革开放的90年代对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会议期间有32名代表作大会发言,152名代表分别在区域地球化学、矿区地球化学、金矿地球化学、能源地球化学、新方法和环境地球化学勘查5  相似文献   

15.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5,34(1):130-130
获奖论文:《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2013年第5期)王永锋,男,1978年6月出生。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2008年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地质系Harry Green教授构造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地幔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为适应中国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飞速发展,应广大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一线工作者和研究生群体的迫切要求,本刊特邀请中国分析地球化学及地幔地球化学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勇胜教授组织主编了本期专栏。近年来,中国分析地球化学领域在引进国际先进分析装备的同时,迈开了自主创新的步  相似文献   

17.
<正>获奖论文:《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2013年第5期)王永锋,男,1978年6月出生。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2008年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地质系Harry Green教授构造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地幔和  相似文献   

18.
<正>(按姓氏笔画为序)于青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佴磊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马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周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清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周启友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旭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五次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讯第五次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五次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5日至27日在中...  相似文献   

20.
王孝磊  徐夕生 《地质科学》2007,42(1):123-123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海内外众多单位发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并联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教育部科技委资源与环境学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家单位协办。会议的目的在于继续为从事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提供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这次研讨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400余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