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2.
钟琳娜 《中国地名》2011,(10):59-60
20世纪50年代初,德语地名汉字译写工作进入地名界翻译的视野。1956年,曾世英先生提出了“名从主人是翻译外国地名的最高原则,一般地名应按主人的称说和读音按统一的译音表译写,惯用已久的少数地名克按约定俗称的原则处理。”这条外国地名译写原则,从此成为中国地名译写界遵守的不变法则,促进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17日至28日 ,在纽约召开的第20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上 ,中国代表团介绍了自1998年1月上次专家组会议以来中国地名工作的进展情况。来自世界53个国家的地名专家对我国在制定了6个语种的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和地名标牌等技术标准 ;翻译出版了联合国《地名学术语词汇》和《联合国地名文件选粹》 ;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 ;正在建立中国地名信息系统。1998年成立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便制定包括地名拼写、地名译写、地名分类代码等大量技术标准 ;地名法规建设、国道设标等地名管…  相似文献   

4.
瀛海漫笔     
对外国国名的翻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的是意译,有的是音译,有的是一半意译一半音译。  相似文献   

5.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6.
一、地名的译写 国际社会很重视地名翻译的标准化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就考虑采用一种简便、通行的方法,以保证在国际交往中地名不会因语言文字的复杂造成混乱。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议,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敛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7.
CanTon是广州英语名的旧写,也是美国城市“坎顿”(CanTon)的英语名。作为中国地名“广州”的英译(CanTon),很长时间在中国大地已消声匿迹,早已送往博物馆了。可是近却又冒了出来,见于新建在广州市的大型建筑物,高级酒店“广州大厦,英语书写为“HotelCanTon”。众所周知把广州译写为CanTon是清末英国驻华公使馆威妥玛氏,用英文音译中国人名、地名和某些事物专名的一种主要拼写法,后称“威妥玛式”拼写或译写法。解放前在我国著作、文件或地图中的人名、地名以拉丁字母(罗马字母)形式出现时,大都采用“威妥玛式”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8.
地名译写 (简称译名 )包括外语地名汉字译写、汉语地名罗马化、少数民族语地名汉字译写及其罗马化等。译名工作在我国已有较久的研究历史。由于外交和国防的需要 ,在建国之初曾有过比较繁荣的时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译名工作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少 ,到90年代初 ,译名工作一度进入低谷 ,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因此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在建所之初 ,就很重视译名工作 ,成立了译名室 ,并且投入较多的研究力量 ,针对译名工作的现状和社会各部门的需求 ,确定发展方向和部署主要…  相似文献   

9.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98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委)的专家学者和各省代表40多人出席了会议。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到会井讲了话。经过2天的激烈讨论,会议通过了《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送审稿)。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城乡地名标志的制作、安装、外国地名汉字译写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伟夫  相似文献   

10.
七彩坪     
在中国走外国路?汕头、中山等市路牌地名用英文译写.不合规定最近,广东省汕头、中山等市街道设置了造型新颖美观的路牌,路牌上的地名采用英文译写,这既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也不符合国际规范。街路牌属于地名标志。早在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化的拼写方式,后来又在1977年雅典举行的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作为国际标准。1987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还联合发文要求:地名标志上的地名,其专名和通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不得使…  相似文献   

11.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地名管理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地名管理的各项行政职能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往服务”。根据地名管理的任务要求,本文仅就地名管理和政府行为规范化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地名管理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地名管理的各项行政职能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往服务”。根据地名管理的任务要求,本文仅就地名管理的政府行为规范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地名英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有的城市在一些标牌、地图、广告上出现了用英文译写“路”、“街”、“巷”等地名的情况。这不仅不符合国家的规定,而且在英汉翻译方面也造成了许多混乱:有的词不达意,有的简写不当,有的语法错误,有的一名多译……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固然与翻译者的英语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地名的性质本身及其跨语言处理的一些特点、规律和要求仍然不甚了了。笔者认为,地名的跨语言处理绝不是单纯的翻译问题。要把地名跨语言问题处理好,首先就必须解决好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次,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对新人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结婚启事,标题是“智力健全的俊男和椭圆形的靓女喜结良缘”,这条启事使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哗然,后经解释才释疑。原来该州确实有两座城镇叫“智力健全”和“椭图形”,根据外国地名汉字译写规则,应分别音译成诺默尔和奥布朗。在美国数以万计的地名中,用英文普通名词命名的市县、村镇举不胜举,例如:莫科(墨水)、蒂市(茶叶)、多勒(美元)、基市(钥匙)、科菲(咖啡)、拉夫波因特(恋爱角)、扎普(糟糕)、伯兹(鸟)、丘克姆伯(黄瓜)、拉温(亲爱的)、哈丁拉夫莱迪(恋爱中的女有)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地名信息     
全国将处理不规范地名日前,民政部开始修订《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将制定有关地名用字读音、拼写译写标准,对含有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的地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重音的地名等不规范地名加以标准化处理,并对未来的新地名进行前瞻性规划。还要在全国城乡都设置符合标准、数量足够、便于公众使用的地名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城镇新地名产生数量之多和旧地名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新老地名变化总数年均在两万条以上,还有很多地名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相似文献   

16.
一、地名汉字译写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政区通名译法不统一。越南的地方行政区划共包括三级,一级为省与中央直辖市,二级为县、市、郡,三级为乡(镇)、坊。目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地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标牌、地图、广告上使用英文译写通名的现象相当突出,大有“于今为烈”之势。笔者以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深入宣传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地名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应该说,对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地名的宣传工作做了不少,特别是有关文件下发的还是比较多的,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宣传广度不够。基本是在地名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内部进行宣传。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对此知之甚少。二是宣传深度不够。基本…  相似文献   

18.
地名翻译是国际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本文尝试依据“罗马翻译法”和“汉语拼音方案”从乌昌地区地名英译入手,结合实例探讨乌昌地区地名英译的具体特点,使乌昌地区的地名英译更加规范化,真正成为展示新疆风采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9.
外国地名大多是音译或中文的,似乎是由简单枯燥的音节组成,读、写、记都不容易。但是如果对外国地名作一些研究,就会发现许多地名都是一些意义鲜明的符号,并有一定的命名规律。研究外国地名,不仅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对世界地理研究与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法国地名语源以及地名中的地理知识作一初步探讨。1法国地名的语源法国地名中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是产生于前高卢时期的前凯尔特语(或称前高卢语)的地名。公元前500年左右统治法国大部分地方的是凯尔…  相似文献   

20.
地名管理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地名管理部门直接创造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地名管理部门为社会节约和防止经济浪费的一种工作成果,也可以说是社会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名咨询服务;2.地名命名更名;3.收取地名配套设施费;4 地名有偿使用;5.地名广告;6.成立与地名管理有关的地名标牌厂;7.出版地名旅游图等。地名管理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做好地名管理为目标,一切为了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