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铀矿地质科研工作的发展,分析花岗岩中晶质铀矿含量、分布、产出部位以及确定花岗岩中铀的存在形式、铀配分、评价岩体产铀远景、研究花岗岩中晶质铀矿的成因和解决铀矿床中铀的来源等方面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多数工作者认为花岗岩中晶质铀矿与铀矿床形成关系密切。此外,晶质铀矿还可以帮助解决岩体形成时代,生成环境和成岩方式以及岩体的变迁历史等。在6210矿田中,大部分成矿围岩中晶质铀矿含量较高,为铀矿床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铀源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量化探在苗儿山地区的三羊坪和金竹岔两片工作区开展了深部铀成矿潜力预测评价,圈定分量铀异常区8片。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认识,在J2异常区开展了钻探查证工作,揭示其深部有多段高品位工业铀矿体发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分量化探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隐伏铀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同时研究发现,分量铀异常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及展布形态一定程度受到断裂构造的影响。总结了该地区花岗岩型隐伏铀矿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207铀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似脉状成群出现。赋矿围岩为前长系龙首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片岩,该类岩石比区域上同类岩石铀含量高,平均U含量为2.36×10-6~4.83×10-6,与伟晶状白岗岩之间的混染带是铀矿赋存的有利空间。铀矿化产于中条期形态不规则的伟晶状白岗岩岩株中,该岩体铀丰度较高,钍/铀低,活性铀多,副矿物少,富碱。富铀伟晶状白岗岩岩体副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总量较低,微量元素含量不高。是至今在甘肃西部及邻区花岗岩岩体中唯一见到稍多晶质铀矿的岩体,也是至今在甘肃西部及邻区花岗岩岩体中铀丰度最高,Th∕U最低的岩体。富矿岩石伟晶状白岗岩在成岩过程时也发生成矿作用,属成岩同期成矿。  相似文献   

4.
康滇地轴花岗岩类铀钍丰度特征及找铀前景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γ能谱资料,系统阐述了康滇地轴花岗岩类的铀钍丰度特征,总结了康滇地轴现有花岗岩型铀矿化的基本特点。在与华南产铀花岗岩类特征对比的基础上,对康滇地轴花岗岩类的找铀前景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埠岩体位于我国著名的桃山-诸广花岗岩铀成矿带中段,已知铀矿化信息丰富。在阐述大埠岩体铀成矿地质背景、总结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大埠岩体花岗岩属陆内S型花岗岩,具华南产铀花岗岩特征,有较强的铀成矿能力。在找矿方向上,交点型、硅化破碎带型铀矿是今后勘查的重要目标类型,勘查空间在平面上由岩体边缘向内部延伸,在垂向上往深部拓展。  相似文献   

6.
鹿井铀矿田空间定位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研究鹿井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产铀花岗岩及矿田构造环境的基础上,认为鹿井铀矿田空间定位于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及特殊产铀花岗岩体中的独特构造环境中。强调了离散走滑断裂作用(即纵向及横向拉伸作用)控制了鹿井铀矿田的空间分布范围,它是控制鹿井铀矿田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姜涛  李伟林 《铀矿地质》2021,(1):120-130
为扩大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成果,以青嶂山矿集区1:5万210Po测量数据为依据,研究了210Po法在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异常特征及应用效果。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应用趋势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趋势面分析消除了不同铀含量的地质背景对提取210Po异常的影响;210Po法与地面伽马能谱、氡气测量、 AMT组合应用对寻找花岗岩区深部隐伏矿体具有良好的效果,多种测量方法均出现峰值的部位,为含矿构造带或铀矿体产出部位;经钻探工程验证,在210Po法及相关方法异常区揭露到铀矿工业矿段,210Po法在粤北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总结布姆松绒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及产铀花岗岩和非产铀花岗岩的判别标志,笔者认为该岩体符合产铀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前景.其主要的找矿靶区是岩体内部的构造节点附近,找矿目标是以热液脉型为主的花岗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东南部花岗岩区铀矿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对区内铀矿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花岗岩分布区铀矿找矿远景区和有远景的铀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
白面石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区内铀矿化是在富铀的白面石花岗岩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富铀基底花岗岩的风化,使铀活化迁移,形成高铀含量砂岩层,是该区成矿的基础;北西向展布的双峰式火山岩浆喷溢、形成覆盖在高铀含量砂岩层之上的火山岩层,起着热盖和封闭作用,使铀聚积成矿,是成矿的关键;后期断裂作用及次火山岩的贯入,带来了丰富的热能,使铀再次活化迁移,铀矿化叠加变富。  相似文献   

11.
陕西商丹地区铀矿床是伟晶花岗岩型铀矿勘查程度最高、找矿成果最显著的地区。在充分收集地质、物化探、工程等资料基础上,运用2D/3DGIS可视化技术,结合商丹地区以往资料和最新成果资料,对查明的伟晶花岗岩型铀矿床各种数据进行系统提取,初步建立伟晶花岗岩型铀矿多维多尺度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陕西省商-丹地区伟晶花岗岩型铀矿有利地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二十余年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探明了相当数量的铀矿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勘探经验和地质资料,保证了矿山建设的顺利进行。铀矿山的建设和生产又进一步验证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正确程度和合理程度。这些在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料,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地质勘探工作成果的认识。根据矿山生产实践的结果,总结我们已往的铀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探讨锆石铀含量在花岗岩型铀矿远景区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诸广南部花岗岩为样本,经花岗岩类样品概率统计显示产铀岩体锆石平均铀含量略大于贫铀岩体,总体差别不明显;样品分期次、岩性对比分析表明产铀岩体锆石平均铀含量也并非普遍高于贫铀岩体,印支期产铀岩体二云母花岗岩锆石平均铀含量甚至低于贫铀岩体;统计发现产铀岩体花岗岩岩脉中具有超高的锆石铀含量(平均铀含量3000×10-6以上)。初步分析认为依据花岗岩类锆石铀含量暂不能有效判别诸广山复式岩体成矿能力;岩脉锆石铀含量超高可能是铀矿找矿的重要标志,因而具超高锆石铀含量的花岗岩岩脉是否发育可能是该区域寻找工业铀矿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江西省铀矿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评述了50年来铀矿地质工作进程,概述了铀矿地质特征,对部分矿床技术经济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全省铀资源潜力,提出了今后铀矿找矿的6片重点地区。即在赣杭铀成矿带的相山地区北部、西部和盛源—天华山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在南岭、武夷铀成矿带的寻乌—会昌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和花岗岩型铀矿;在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寻找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在修水—武宁地区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15.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重磁场研究讨论桂北地区的铀成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孝敬  管南生 《铀矿地质》1995,11(3):147-154
桂北地区的重磁场与铀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反映了与铀成矿有关的地质环境。研究表明,桂北地区的铀矿化主要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l)铀矿化位于不同规模的地球物理场或异常的边缘,尤其是大规模的铀矿化产在区域重力低异常(对应于地壳增厚区即地幔拗陷区)的边缘;(2)深部地质作用如莫霍面的起伏、深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深断裂作用是铀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3)花岗岩体不仅是花岗岩型铀矿化,而且也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化的铀源体,且岩浆的动力场愈强烈,岩体的铀含量愈高,对铀成矿愈有利;(4)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流体为非岩浆成因,具有很强的去碰能力,花岗岩为热液循环提供动力;(5)与铀矿化密切共生的黄铁矿主要源于岩体的“磁性壳”;(6)铀矿床形成于中-低温、浅地表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铀矿化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文 《矿床地质》1983,2(2):59-67
近二十年来我国铀矿地质界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华南花岗岩带和火山岩带找到了丰富的铀矿资源。花岗岩型和火山型铀矿已成为我国两个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它们在空间上和成因上都与酸性岩浆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查明花岗岩区和酸性火山岩区的铀矿化成因是顺利进行铀矿地质工作的重要前提。国内外铀矿地质学家都十分重视产于这两类地区的脉状铀矿床的成因研究和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成因假说。  相似文献   

18.
桃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总结桃山岩体地质特征,控制铀矿化的基本形式,产铀花岗岩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因。对评价产铀花岗岩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型铀矿中铀的来源问题,长期以来是铀矿床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本身的含铀副矿物,然而对于含铀副矿物热液蚀变行为研究较少。鹿井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的中部,是华南最主要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在该矿田内占主导地位。小山铀矿床位于鹿井矿田中部,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碎裂蚀变岩型矿床。本文以钻孔ZK1-1为研究对象,对热液蚀变带开展了精细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蚀变带中发育有晶质铀矿、铀石—钍石、独居石、磷钇矿、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等含铀副矿物。晶质铀矿、铀石—钍石中铀含量高,热液蚀变条件不稳定,铀容易释放;独居石蚀变为直氟碳钙铈矿和磷钇矿蚀变为次生磷灰石过程中容易释放出铀;锆石因结构稳定,铀难以释放;磷灰石、金红石中铀含量较低,供铀能力差。综合分析认为花岗岩中晶质铀矿、铀石—钍石是主要铀源矿物,独居石、磷钇矿为次要铀源矿物。  相似文献   

20.
<正>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铀矿资源产出类型,铀矿体以热液脉的形式赋存在花岗岩体中。华南花岗岩众多,但花岗岩型铀矿床仅集中产出在为数并不多的几个花岗岩体中,这些含铀矿体的花岗岩一般被称为产铀花岗岩。产铀花岗岩往往含有非常高的铀含量(10×10-6),并且铀浸出率很高,能为后期热液矿化提供铀源。对华南这些具有成矿专属性的产铀花岗岩,其岩石成因以及铀在花岗岩中的富集机制受到人们的关注。寻找同类型的产铀花岗岩对于在华南进一步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