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胡本语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26-428
对槽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描述,强调了地层岩性、岩浆岩和构造控制的主导作用,分析了矿区成矿有利部位.认为该区的找矿方向应是沿F1断裂内弯处、槽坑6号矿带的浅深部以及隐伏岩脉上下盘.  相似文献   

2.
西邑铅锌矿取得深部隐伏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扩大找矿成果,在其外围有利成矿地段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应用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和EH4等综合物探方法预测找矿靶区,在深部隐伏矿勘查中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福建光泽地区是闽北地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潜力,但是目前该区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成果较少。通过对福建光泽地区I号萤石矿预测区开展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应用,探讨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比例尺化探剖面测量圈出的F、Ca等综合异常信息可协助筛选、确定萤石矿找矿目标区;将高精度磁法测量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萤石矿控矿构造的位置和规模;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协助确定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情况。地表检查和深部钻探验证表明: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法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等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组合,可指导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吉家洼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成矿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正信 《华北地质》2012,(4):247-252
吉家洼金矿为熊耳山地区隐伏-半隐伏陡倾斜的小型金矿床。经16年矿山开发,矿山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笔者通过吉家洼金矿浅中部金矿床控矿特征和成矿富集规律的系统研究,认为各矿体纵向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横向上各断裂带在标高625~670 m间相交复合成一条矿脉,通过深部资源潜力预测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预计可获得金资源量3872 kg,表明吉家洼金矿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应及时开展深部找矿验证工作。这对熊耳山地区深部找矿及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吉家洼金矿是熊耳山金矿田内的一中小型金矿,经建矿开采和探采结合,已持续生产十多年,累计查明金5 379 kg。笔者在系统总结研究以往金矿床的浅表部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吉家洼金矿外围F1含矿带的中深部成矿具有半隐伏-隐伏成矿特征。通过少量验证工程的实施和中深部成矿潜力及隐伏矿资源量预测,可获金9 874 kg,表明F1中深部具备找矿潜力,应继续开展中深部找矿的验证工作。这将对该区域深部找矿及寻找隐伏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建光泽地区是闽北地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潜力,但是目前该区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成果较少。通过对福建光泽地区I号萤石矿预测区开展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应用,探讨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比例尺化探剖面测量圈出的F、Ca等综合异常信息可协助筛选、确定萤石矿找矿目标区; 将高精度磁法测量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萤石矿控矿构造的位置和规模;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协助确定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情况。地表检查和深部钻探验证表明: 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法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等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组合,可指导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福建光泽地区是闽北地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潜力,但是目前该区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成果较少。通过对福建光泽地区I号萤石矿预测区开展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应用,探讨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比例尺化探剖面测量圈出的F、Ca等综合异常信息可协助筛选、确定萤石矿找矿目标区; 将高精度磁法测量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萤石矿控矿构造的位置和规模;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协助确定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情况。地表检查和深部钻探验证表明: 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法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等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组合,可指导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红海VMS铜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基于矿区积累的地质和物探数据,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利用三维距离分析和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定量提取了多种控矿因素;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并圈定了找矿有利单元.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红海矿床深部隐伏矿体,圈定的找矿有利单元约占研究区所有块...  相似文献   

9.
吴义布 《地质与勘探》2023,59(3):570-579
甘肃阿克塞县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新区新层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铌钽矿床,其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但对变粒岩型铌钽矿有效的综合找矿方法总结研究不够系统。本次依托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余石山铌钽矿普查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的有效找矿方法,发现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找矿方法能快速准确定位铌钽矿带,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表格式综合找矿模型,并提出了变粒岩型铌钽矿综合找矿方法组合:(1)优选熬油沟组地层分布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Nb-Ta-La-Ce-Y组合异常和1∶5万地面高精磁测高磁异常的叠加区,确定为铌钽矿的找矿靶区;(2)在1∶5000岩石剖面测量和1∶2000高精磁测剖面浓缩物化探异常的同时,结合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快速圈定铌钽矿带,推断隐伏-半隐伏矿带的有利部位;(3)槽探工程地表圈定矿体,深部钻探验证并寻找隐伏-半隐伏矿。  相似文献   

10.
汞气测量找矿方法是一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选择铜陵矿集区胡村铜钼矿进行汞气测量找矿方法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酸性岩体头部、外接触带及矿体上覆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汞气和热释汞富集,对岩浆热液及隐伏矿体指示作用明显;土壤中汞气含量变化趋势对矿体埋深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矿体头部异常明显高于中尾部;对比土壤中汞和热释汞2种测量方法,Hg异常区分度更高,指示效果更好。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冲洪积物覆盖区深部热液成因矿体定位阶段可以试用汞气测量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几乎所有的内生金属矿均与侵入岩有关,岩体周边和深部是主要的找矿方向,发现和圈定隐伏及半隐伏岩体对本区新一轮深部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铜陵矿集区1:5万航磁数据的3D反演成像为基础,结合物性参数和地质信息,选取适当的磁化率边界,对矿集区岩体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识别和圈定,共确定了33个岩体,并对其3D空间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部分推测岩体与地表地质填图所得岩体吻合较好.依据"层位+岩体"的找矿模式,以航磁反演推测岩体为基础,结合其他成矿信息,确定了本区圈定深部找矿远景区的6条基本原则,圈定了6个深部找矿远景区,对铜陵矿集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铁石垅铅锌矿床位于郴州有色多金属矿集区,是近几年危机矿山找矿效果较显著的矿区之一。通过对测区EH-4电磁测深不同剖面电性特征和不同标高平面图分析研究,解译出深部断裂位置及相对低阻异常分布范围,并对可能的矿致异常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进而确定最佳的有利含矿空间。分析认为测区最好的矿致异常沿F11断裂分布,主要分布在主干断层和次级断层的交汇部位。经钻探工程验证,在F11断裂带内揭露新的隐伏铅锌矿体7个,矿体分布与EH-4电磁测深矿致异常分布相吻合,证实矿区利用EH-4电磁测深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效果较好,为矿区及外围寻找深部隐伏铅锌矿体提供了新的有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床受船肚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按空间展布分为北矿带和南矿带。浅部钻探和坑道揭露显示:北矿带裂隙密集,由石英网脉型、构造破碎带型及少量矽卡岩型铜钼矿组成;南矿带为矽卡岩型钨钼矿。蚀变特征和矿化类型及成岩成矿年龄表明,该钼钨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闪长岩。通过对有利的赋矿围岩分析、控矿构造解析和与大宝山矿区的控矿要素对比分析,认为船肚岩体是沿着寒武系(顶板)与泥盆系(底板)之间的推覆构造侵入的,靠近花岗闪长岩的内接触带是石英网脉型辉钼矿的有利找矿部位,而云英岩化则是有效的找矿标志。在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带是船肚矿区南、北矿带探寻矽卡岩型钼钨矿体最具潜力的部位。船肚北矿带次英安斑岩体内部、与斑岩体相连通的成矿前断裂带中和构造虚脱部位、块状和似层状矿体外围的断层、裂隙、节理连通部位及层间滑动虚脱部位都是下一步铜多金属矿找矿的有利部位。文章认为船肚矿区深部存在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的潜力较大,是大宝山多金属矿田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和重要接替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15.
金属资源的紧缺与隐伏矿找矿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金属资源的紧缺,不是资源的匮乏,而是对隐伏矿找矿的不力.就空间而论,隐伏矿只是埋藏较深的矿床,它不涉及地质成矿的新理论.需要解决的是深部找矿的能力,要求找矿方法与技术有新的突破.当前矿山开采的深度可达1km左右,据此,要求隐伏矿找矿的深度至少应该达到开采深度,地质(物理)填图达到2~3km的深度,是完全必要的.地球物理在深部探测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现有地面地球物理方法,尚不能满足隐伏矿找矿的需要,应加大科研力度,依靠基础研究,有望3~5年的时间,能有系列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出现,满足隐伏矿的有效勘查.由于隐伏矿找矿失去了矿产的直接信息,只能依靠深部探测的方法、技术,得到间接信息.间接信息的欠定性,会给找矿带来高风险性.为了降低高风险的巨大损失,除应具备足够的有效信息量外,还必须对信息表述的对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研究.而基于不同知识背景的多学科,对信息的综合研究,能最大限度地将信息的欠定性转化为矿产的专属性,从而发现隐伏矿床.建立多学科互补、合作的找矿机制,是找矿的必然要求,也是矿产资源部门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以鸡冠咀铜金矿床深部及其外围找矿预测为目标,在深入认识鸡冠咀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力、磁测、电法测量资料进行精细反演,研究含矿地质体与物探异常的对应关系,获取矿区深部和外围物探异常信息。证实研究区岩矿石物性差异明显、与矿有关的地质体与重磁异常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证实研究区内断裂接触带、大理岩俘虏体、隐伏岩体表现出重磁同高、重磁异常梯度带等特征,是寻找深部盲矿体的有利部位。总结了5种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构建了“一个主要目标,两种分析,三种方法,五个找矿标志”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对鸡冠咀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靶区优选,指导鄂东南矿集区矿产勘查工作,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加强隐伏矿预测研究众所周知,目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仍是以已知的重要成矿区(带)为主要对象,而在这些研究和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找矿主体已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转变,找矿工作也存在信息少、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加强隐伏矿的预测研究、实现找矿靶区快速定位,是提高找矿成效、减少投资风险、更好地适应矿产勘查中找矿主体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铜陵矿集区沙滩脚西南地区隐伏岩体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为弱磁异常区,查明隐伏岩体的赋存状态是进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垂向一阶导数ΔTh_z与水平方向导数模ΔTh_s进行参数变换,即航磁ΔT化极斜导数M=atan(ΔTh_z/ΔTh_s)来突出隐伏岩体引起的弱磁异常。依托正在实施项目中的物化探及ZK31、ZK32钻探成果,结合以往的区域物化探推测成果对斜导数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隐伏岩体的分布规律,桥头扬岩体的中心部位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岩体呈"漏斗"状,下延深度有限。在研究区西南部的高山疃地区圈定了一个隐伏岩体,规模较大,且与凤凰山岩体存在同源的可能。认为在高山疃地区深部是寻找铜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矿集区其它弱磁异常区进行隐伏岩体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慧平  朱粉利 《云南地质》2012,(3):351-353,330
双沟金矿常规找矿方法难有突破。用地电化学勘查法(CHIM)对矿区深部开展隐伏矿预测,共圈定金异常4个,经钻探工程验证,深部已发现金矿脉。  相似文献   

20.
在三维建模及定量预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开展成矿过程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获取可用于隐伏矿预测的参数,据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矿床学成矿过程研究和矿产勘查学综合信息找矿研究的隐伏矿双向预测评价方法和流程。结合甘肃以地南金矿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三维定量预测、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和双向预测评价的方法体系。采用三维定量预测理论和数值模拟双向预测的方法在示范区综合圈定7个预测靶区,在三维定量预测评价过程中分别采用证据权重和信息量的方法计算单元块体的找矿概率,在成矿过程数值模拟过程中分别利用块体的空隙压力值(pp值)和体积应变值(vsr值)圈定有利成矿部位。应用实例表明采用基于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的隐伏矿双向预测方法开展深部隐伏矿的预测评价可有效降低矿产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定位-定量-定概率”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