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安徽省东至县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其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本文通过对该区岩浆岩岩石学特征研究,确定区内中酸性岩浆岩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岩浆岩系列;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特征。通过区内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确定区内岩体成岩时间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之间(142~148 Ma);通过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岩浆岩年代学分析,认为区内燕山早期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斑岩发育于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转折期,受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统一的构造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2.
丰宁银矿外围是金矿新开发区。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各金矿矿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金矿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与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具有成因联系,是在统一地质作用下,同一成矿系列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在矿床分布上具有“南金、北银”特点。  相似文献   

3.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成岩成矿时差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的成岩成矿时差是确定矿床与岩浆岩成因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中国同源岩浆成因金矿分布十分广泛,前人在成矿学和岩石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此本文收集了国内一些典型金矿的成矿和相关同源岩浆岩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讨论并定量厘定了该类金矿床成岩成矿时差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数据统计分析及柯尔莫哥洛夫准则检验结果显示,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成岩成矿时差在95%信度下服从正态分布,介于0~16.0Ma,均值约为7.0Ma。因此,若金矿成岩成矿存在着≤16.0Ma的时差,就应该重视二者之间的同源成因联系。同时,笔者也强调:准确的成岩成矿时差应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重视时差研究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示踪相结合,从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矿床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整理、分析云南大理至瑞丽拟建铁路沿线及其邻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资料,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地温场与岩浆活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中高温温泉(中高地温场)的空间分布与地表岩浆岩的出露、地表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分布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的中高温温泉可归结为岩浆热源型、断裂深循环型和岩浆热源叠加断裂深循环作用型3种基本成因类型。同时还发现,该区的温泉分布与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上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据此将区内划分为4个地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表温泉分布所反映出的地温场特征对本区的工程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春景  吴中海 《地质通报》2012,31(203):326-336
在整理、分析云南大理至瑞丽拟建铁路沿线及其邻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资料,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地温场与岩浆活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中高温温泉(中高地温场)的空间分布与地表岩浆岩的出露、地表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分布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的中高温温泉可归结为岩浆热源型、断裂深循环型和岩浆热源叠加断裂深循环作用型3种基本成因类型。同时还发现,该区的温泉分布与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上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据此将区内划分为4个地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表温泉分布所反映出的地温场特征对本区的工程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春前进地区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前进地区地处伊春延寿成矿带中部,区内Mo、Cu、Pb、Zn、Ag等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且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研究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酸性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上以富铝钾、贫镁铁,且经历了较大的分离结晶作用为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有明显的负铕异常。研究表明,前进地区岩浆岩为造山后阶段岩石圈伸展体制下导致地壳碱性至高钾钙碱性地壳岩石重熔的产物。通过对研究区岩浆岩成因、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的讨论,确认该区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将其锡矿成矿带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与其相邻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苏门答腊地体的铜-金矿成矿带的含矿母岩为SI-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ACM)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叠加上弱的地幔楔熔融-混染作用(MASH)。而东苏门答腊地体‘锡岛’和"暹缅马苏"地体的锡矿带含矿母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构造环境为碰撞带的弧后盆地和陆内裂谷,物质源区来自地壳重熔和岩浆分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两地体具有共同的深部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闪长玢岩脉含金性的对比分析,认为代隆金矿区的金矿化与岩浆活动的期次有密切的关系;并提出首先要研究该区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从而为地质找矿提供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冀北辽西地区内生金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冀北辽西地区金矿的控矿因素,指出该区金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其次是晚古生代,强调了地壳演化、构造-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作用,认为该区内生金矿为“构造-(岩浆)动力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0.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成因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系统报导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成因信息。从原始岩浆及源区特征、岩浆过程模拟、与富碱侵入岩的成因联系等方面讨论了煌斑岩的成因,并建了煌斑岩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是我国矽卡岩铁矿和金矿的主要产地,并都与一定的中生代岩浆岩有成因联系.报告系统地从岩浆岩建造,岩浆成因角度探讨内生金属矿床的关系.报告对本区中生代侵入岩进行岩浆岩分区,并论述其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特征、痕迹元素待证;从区域上地幔深度(地壳厚度)与岩浆建造分布的关系;侵入岩的某些成因标志来探讨本区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同时阐述了岩浆岩成因系列与内生金属矿床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河北沽源一带属华北板块北缘的组成部分。该区岩浆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和变质侵入岩、晚古生代早二叠世侵入岩、中生代晚侏罗世侵入岩、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建造和侵入岩。本文对不同时代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各时代岩浆岩成因类型以壳幔混合型为主,且岩浆演化具有继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荡坪钨矿岩浆岩的相变规律、岩脉活动特征、岩脉与矿脉间的过渡现象,结合岩浆岩石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区矿化是岩浆长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分异演化最好的岩浆阶段是该区矿化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平银厂坡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厂坡金矿位于金平断凹西部哀牢山深大断裂南缘。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岩浆岩。为岩浆期后热液通过富集作用形成的残坡积土型金矿。系统介绍银厂坡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给出该区理想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秦岭在中国是主要产金地区之一,最主要的金矿集中在三个成矿区。①北区:小秦岭—熊耳山成矿区,其中小秦岭金矿田产于太古代变质岩中;熊耳山上宫金矿产于元古代火山岩中。②中区:南秦岭成矿区,双王、二台子金矿皆产于中泥盆系地层中。③南区:勉县—略阳—宁强成矿区,李家沟与东沟坝金矿产于中上元古代碧口群。金矿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受区域构造控制,与岩浆侵入有关。对矿化起主导作用的是石英-黄铁矿与多金属硫化物成矿阶段。 金矿区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窄,类似陨石硫,表明大量的硫来自岩浆,同时又具有地层硫的特征。氢、氧、碳同位素表明属正常岩浆水的特征。铅同位素研究表明铅来自围岩和晚期岩浆。大部份酸性岩浆岩和部份中性岩浆岩,可能为地壳重熔的结果。因此认为本区多数金矿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这些花岗岩具有多期、多幕重复侵入的特征,金矿化与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中部广泛分布的岩浆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可以划分为南,北两区,而且在每个区内又划分出次级的岩浆岩带,岩浆岩形成时代,演化顺序,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均有一定规律可循,本区岩浆侵入活动在岩浆性质上有从基性→中性→酸性的发展演化趋势,在成因类型上则有M型→I型或IS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白龙江复背斜北翼的逆冲推覆断裂体系中的F3韧脆性复成因断裂为主要研究点,重点讨论了与该断裂相配套的、有利于形成矿床构造部位,岩浆岩特点和矿化及热液蚀变的特征。提出逆冲体系中的韧脆性复成断裂带在带内的相对"上隆"和"下陷"的边缘地区以及其过渡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区。结合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和其它特点对研究区进行了成矿区的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栾川钼多金属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分布着一系列与钼多金属矿化有关的燕山期花岗岩小岩体。前人对该区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对其矿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常见的铁镁质暗色造岩矿物,其化学成分特征能够提供有关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分异演化特征、原始岩浆熔体及与岩浆共存流体的性质,对判别岩浆源区性质、岩石成因、及花岗岩的成矿作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矿集区内南泥湖岩体、上房沟岩体、鱼库岩体以及黄背岭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八卦庙金矿、李坝金矿、小沟里金矿稳定同位素研究,金矿床δ34S比正常沉积岩变化范围窄,比岩浆-火山岩型矿床宽,硫源是海水硫酸盐还原硫与深部热液来源硫所组成的混合硫。石英包裹体流体氢、氧同位素分布于岩浆水、大气降水的重叠过渡区,更靠近岩浆水区,岩浆水的同位素特征更明显。八卦庙金矿石英脉3He/4He高于地壳3He/4He值(n×10-8),低于地幔3He/4He值(n×10-5),为壳-幔混合源。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金成矿与岩浆岩有一定的成因关系。岩浆岩与金矿床空间关系密切,矿区内脉岩发育,脉岩为矿体的上下盘。含矿岩石中发育斑点构造,斑点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绿泥石、石英、绢云母、黑云母、堇青石、红柱石、电气石、碳酸盐等热变质矿物和热液交代矿物,表明花岗岩为成矿提供热动力。据八卦庙金矿、李坝金矿、小沟里金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比,认为凤太、西成、礼岷地区金矿与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有明显的差别,该区金矿类似于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中绝大多数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地层或侵入于太古宙地层中之燕山期岩浆岩体内。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老变质岩,燕山运动使老地块活化,其中之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析出、迁移富集。金矿是岩浆热液成因。文中分析了成矿区带、矿田和矿区、矿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