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建筑—米拉之家。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头房子",这栋建筑出自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蒂之手(图1),其作品也已成为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属于新艺术运动,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师,是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设计风格独立、大胆、特异,他极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书一样被阅读,它也不可能像画廊里的画一样有致谢名单、标题或标签。建筑的力量在于观者看到它时的直击人心的效果。[1]——雅克·赫尔佐格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图1左)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图1右)是世界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二人合作创办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并共同获得了2001年第23届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  相似文献   

4.
正"不要哭!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就是它无法生产出新的装饰品。"~([1])——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图1)概述1870年12月10日,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奠基人诞生在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他就是阿道夫·卢斯。卢斯是著名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5.
正约恩·伍重(Joslash Utzon)(图1)是丹麦著名的建筑大师,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他曾受过严格的教育,受到梁思成、赖特等多位东、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且有"行天下"的经历。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在多元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创作中扎根于丹麦本土文化并将其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成绩斐然,并于200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6.
正"各行各业人士都要发奋努力,共同肩负起在‘现实’与‘理想主义’的鸿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的神圣使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图1[1]),是20世纪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先行者和践行者。作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活动家和奠基人,他创办了在世界设计史上有创世性成就的设计师摇篮——包豪斯学校(BAUHAUS)。他将一  相似文献   

7.
正矶崎新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建筑思想家和建筑大师,他荣获了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一位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建筑大师,他在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表现出了从根本上反对教条形式设计的倾向。他在建筑界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甚至被日本建筑界誉为可与传奇革命家切·格瓦拉相媲美的人。他的建筑思想极具探索性,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在参加竞赛时,他每次都会将作品前面代表国籍的牌子拿掉,他希望别人将他当作一位世界国籍的人。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传奇",他与当时的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被合称为"日本建筑设计界三杰"~([1])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设计大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图1)1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在法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让世人惊叹的辉煌。他所创造的建筑风格是对时间观念的挑战,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时代记忆的纪念碑。这位年轻的建筑师用精湛的造诣带给大家众多的优秀作品,1988年,年仅35岁的佩罗拿下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大型国际设计的招标项目,他的设计方案在建成后荣获"密斯·凡·德罗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2。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柏林奥林匹克游泳池和竞赛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欧洲共同体法院等,这些杰出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作为当代建筑界一流建筑师的实力。如今,多米尼克·佩罗的名字和他宏大震撼的建筑作品已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赋予生命的形式需要反映潜在的物理现实。建筑只有植根于建筑的生活传统才能成长。"[1]——西萨·佩里(Cesar Pelli)(图1)概 述西萨·佩里是当今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主要以设计摩天大楼而被人熟知,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最致力于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摩天大楼建筑师"。他最初因为对玻璃幕墙的创造性设计而声名鹊起,因其代表性作品——太平洋设计中心,而成为"银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西萨·佩里  相似文献   

10.
正"当建筑师开始关心社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不在乎做一些"差建筑",甚至不把自己当成建筑师。把设计作为工具,来解决设计以外的事情,因为设计在设计之外会更有力量。"——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1]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图1)[2],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智利人。普利兹克评委会给予他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1.
正"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巴克里希纳·多西(图1)~([1])印度建筑之父——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位扎根于印度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传递者。他的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气候、技术等相关因素,并结合自身对当地人文的理解,运用文学和哲学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正>拉斐尔·莫尼欧(Rafael Moneo)(图1)[2]出生在西班牙这个建筑大师云集的国度,这里的民族有着奔放和狂野的天性,在建筑上表现出浪漫和自由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涌现出安东尼奥·高迪、里卡多·波菲尔、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等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大师。拉斐尔·莫尼欧曾直接受教于阿尔瓦·阿尔托、阿斯泼伦德等北欧第一代现代主义大  相似文献   

13.
<正>"吸引我去探索的,总是那些被叫做空洞的东西,那是当一个社会被消灭,或个人的自由被践踏,当生命的进程被粗暴地中断,生命的结构被永远地扭曲变异,存在的那种压倒一切的虚无感。"[1]——丹尼尔·里伯斯金承担举世瞩目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和纽约世贸大厦重建项目的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图1[2])是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作为公认的  相似文献   

14.
正"没有什么职业比研究自然事物更值得拥有智慧的头脑……我们将不断发现一些新事物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一些新鲜的美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1])——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图1)概述约瑟夫·帕克斯顿出生于1803年8月3日,是英国著名的园艺师兼建筑师,被称为现代建筑的先驱和公园的改革者。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他的城市公园思想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5.
正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出色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理论和作品几乎是现代建筑成就的缩影"[1]。他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被共称为"现代建筑之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其设计的项目遍及法国、德国、瑞士、美国、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现今,我们不单要学习他的建筑形式,更要透过建筑读懂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掌握他的建筑设计原理,推动当今设计思维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1]——路易斯·巴拉干路易斯·巴拉干(图1)[2]是墨西哥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风景园林大师,他没有理论性的宏篇巨著,也没有震惊寰宇的庞大项目,更没有追随社会潮流而做的奇形怪状的"现代建筑",所以,他并未处在世界建筑舞台的聚光灯下。出于对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倾心追求,巴拉干远离世俗世界的浮华喧嚣,远离高技术、大体量的建筑风格,只是用其细腻的情感去营造诗一般的意境,用小巧的住宅和园林结合传统表现现代建筑的真正艺术所在。这就是巴拉干一生所追求的建筑信仰—建筑是美和情感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正"结构不仅仅是解决方案的手段,也是一种原则和激情。"~([1])——马谢·布鲁尔(Marcel Breuer)(图1)概述马谢·布鲁尔(MarcelBreuer,1902年-1981年)出生于匈牙利,是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的第一批硕士毕业生。他曾与格罗皮乌斯(Gropius)合作从事建筑设计,并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布鲁尔的建筑作品和设计理念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人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师,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  相似文献   

18.
正"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慑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罗伯特·文丘里[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图1)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思想对国际建筑设计行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及1972  相似文献   

19.
搭建业内专业交流平台助推当代建筑创作发展本刊讯报道为搭建业内专业交流平台,助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近日,程泰宁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在浙江举办,"筑境十年系列论坛"也同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  相似文献   

20.
正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图1)[1]是一位集诗哲、画家、城市规划者于一体的建筑师,于199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被誉为"法兰西的建筑诗人"。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是法国布塔列尼贵族后裔。1944年,其父参与突尼西亚战役期间,包赞巴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出生,不久便随父亲回到法国生活。受家族影响,儿时的包赞巴克就对艺术感兴趣,尤其是绘画。包赞巴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绘画作品,由此引发了他对建筑绘画空间表达的好奇心。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