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4~1995年,靖西县新圩乡引进化学抗旱剂——高吸水树脂、农一清应用于烤烟栽培,并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农一清具有提高烤烟根系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烤烟正常生长的特性。试验期间虽受干旱天气影响,但均普遍表现增产增质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营养液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肥在烤烟生产中的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液肥为烤烟生产取得优质高产提供了保障,而且使用氨基酸营养液肥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可以在烤烟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烤烟栽培中吸水树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吸水树脂抗旱保肥性能,解决了烟适时移栽。研究了吸水树脂对烤烟生长发育,肥料利用率,烟叶产量,烟叶N、P、K含量及烟叶光合,蒸腾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烤烟栽培中吸水树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天柱县烤烟生产各个时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条件,得出天柱县清香型烤烟生产的适宜时段为:育苗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移栽期为5月上旬。根据天柱县烤烟实际栽培的时间段,宜改裸地栽培地为膜覆盖栽培,从而满足烤烟生长的温度、光照条件。且烤烟的"清香型"与土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卢氏烤烟移栽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的移栽是烤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而烤烟移栽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烤烟的产量与品质.根据卢氏县气候条件、烤烟生长发育特点及试验结果,卢氏烤烟移栽的最佳时期为5月5-15日.  相似文献   

6.
张晶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8,56(1):1-19
文中在综合比较过去各类陆面过程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主要参考BATS模式,发展了一个陆面过程模式(LPM-ZD)。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采用物理方程和经验解析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汽的求解。在上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细并采用温度传导和水汽扩散方程求解,而在下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粗并利用经验方法处理。2.考虑了降水分布的次网格特征及其对陆面水文产生的重要影响。3.较全面地考虑了雪盖对陆面过程的各种影响:对陆面水文的影响、对土壤热传导的影响以及雪盖的高反照率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利用3组单点观测试验资料对陆面过程模式LPM-ZD进行了“独立(of-line)”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陆面过程模式LPM-ZD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不同气候区的多种下垫面类型的陆面过程变化特点,模拟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进而又利用一组观测资料和模式LPM-ZD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式LPM-ZD对一些参数的确定非常敏感,如初始土壤水汽、植被的物理特性参数以及降水次网格分布因子等,因此提高确定这些参数的准确性是改进陆面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原西部,原大沟深,海拔位置较高,既有渭北烤烟区气候干旱的共性,又有其低温、气候温凉的生态环境特点。在烤烟生产中如何将“大气-土壤-作物”看成一个整体和系统,运用现代回归设计及计算机技术,在复杂的综合生态环境中研究各项栽培技术的作用、联系、制约的协调关系,为建立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定量化、系统化模型,趋利避害、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烤烟优质适产服务,是当地烤烟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琦 《气象》1995,21(12):45-48
利用凤阳县1949-1992年烤烟单产资料,划分出该县烤烟单产丰歉年景,运用谐波分析法分析了烤烟单产歉收或严重歉收年景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尝试预测未来若干年内气象灾害年的分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金沙县1996~1998年3年烤烟育苗移栽期进行对比观测试验.找出了该县烤烟育苗移栽的最佳时期。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较明显。为今后烤烟的稳产优产提供了较理想的栽培期。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烤烟的不同生育期分别进行灌水处理,并在灌水前后分别进行叶绿素和农艺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团棵期土壤含水量65%~75%,旺长期、现蕾期、成熟期55%~65%,最有利于烟叶生长;土壤含水量越高,越有利于株高的增长,但对根的生长不利;水分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团棵期土壤含水量65%~75%,旺长和现蕾期75%~85%,成熟期35%~45%时,最有利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使烟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研究还认为,5、6月正值江西汛期,降水量远远超过烤烟生产需要,对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十分不利,其间要特别注意田间水分管理,及时排水排渍。  相似文献   

11.
M—γ尺度G—Chen坐标系中气候模式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地形坐标系中完整地推导出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的控制方程组及其参数化方案。模式详细考虑了坡度、坡向、周围地形遮蔽对辐射平衡的影响以及土壤水的冻结、融解、蒸发过程,结合1985年冬太原地区边界层污染、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模拟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水早春气温波动大,寒潮、大风天气多,低温冷害重而育苗成活率低的气候背景,1996~1998年对烤烟育苗期间,进行适宜气象条件及最佳育苗设施手对比试验研究,得出当地烤烟幼苗健壮生长的最适环境气象条件,同时,也得出了当地烤烟育苗的最佳设计是双膜纸钵大畦与弓棚大畦,以双膜钵大畦最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烤烟、玉米等春播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旬邑的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地膜均是一次性利用。为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作用,1987、1988年度我们在旬邑原区开展了冬前覆盖回茬小麦,后春覆盖烤烟、玉米等作物的一膜两用试验及示范。一、试验、示范概况及气候特征 1987-1988年度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相似文献   

14.
吴劲松 《贵州气象》2001,25(1):20-21
分析赫章县1950-1997年光、温、水等农业气象条件,针对生产优质烤烟所需的气象条件对赫章县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灵台县什字塬烤烟栽培试验表明,这里光照条件好,气温、降水条件不理想,但采取保墒增温措施后,也可获得较高产量。单株留叶18片、种植密度2.4万株/hm ̄2时,烤烟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FA化学抗旱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塘烤烟已发展到五万亩,干旱的影响限制着产量的提高、为使烤烟产量达到理想结果,我们于1993年引进FA化学抗旱剂进行试验示范.通过叶面积、鲜重的实际调查,测算出单产增加20%以上。田间调查花叶病害率下降9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的补充和修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文芳 《气象》1998,24(10):47-51
从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出发,结合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种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得出表征热量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不仅要考虑日平均温度和持天数,还要考虑积温、昼夜温差、地温及叶面温度等。通过分析,对原指标中成熟期平均温度。大田生长期温度、旺长-成熟期天数等指标进行了修正。补充≥10℃活动积温≥2200℃,移栽期日平均气温≥14℃,月平均日较左≥8℃等指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地区土壤增湿效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OSU大气环流模式做了两个试验,一个为控制试验,另一个为假设中国北部(30-46°N,90-120°E)土壤湿度为饱和的湿土壤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升高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低空急流的加强和北抬,使得105°E以东的江淮和华北东南部地区降水减滥,而105°E以西的非季风区和华北北部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油蒿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胁迫使油蒿生长与生物量下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负面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油蒿的生长发育起到“施肥作用”;虽然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发生土壤干旱胁迫对油蒿的影响也是负效应,但CO2的“施肥效应”依然存在,“施肥效应”的生理机理是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  相似文献   

20.
廖荣俊 《贵州气象》1995,19(6):42-43
本文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在平塘自然气候条件下,烤烟、玉米、水稻示范推广FA抗旱剂的抗旱增产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