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容县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双保"压力较大,土地资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人均占地不均。全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3.37亩,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耕地面积1.44亩,尽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占有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0.5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警戒线;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但与此同时,大量土地仍然被粗放利用,甚至浪费。横向比较浙江省每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增加的GDP,2003年只有5.6亿元/km2,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的24.4亿元/km2,上海的19.6亿元/km2。又据浙江省企业调查队2002年底对浙江917个工业园区的调查,全省工业园区的投资强度只有38.2万元/亩,经济密度只有46万元/亩。横向比较明显偏低。如江苏昆山市和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平均水平为36万美元/亩,新加坡、台湾等地均在100万美元/亩以上;经济密度则不到国际开发区考核标准667万美元/亩的1%。按照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可供量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化。因此,拓展建设用地内涵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产出效益,走土地集约发展的道路,在我省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中国耕地资源呈现出"一多三少"的特征:一是耕地资源总量多。世界各国耕地面积排行榜显示,中国耕地总量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二是人均耕地面积少。中国耕地面积仅约占国土面积的14.0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1.27%。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今天世界阅读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处在战略机遇期和新转折点的中国,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通过外部侵略扩张获取发展资源和空间,和平崛起."中国梦"的国土资源承载力是绕不开的选择. "中国梦"的国土资源承载力形势严峻,这是由我国国情、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决定的.13亿人口的现代化,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的壮举和挑战,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三重叠加影响,使我国面临的复杂局面世所罕见.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的40%,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全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2005年浙江GDP超过1.5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列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位;人均耕地仅为0.64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  相似文献   

6.
正温岭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2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0.44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近年来,温岭市积极适应新常态,持续发力重大建设项目,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产业项目招商,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领域项目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的深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我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目前人均土地仅3.49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而且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省在积极开拓土地有偿使用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辖区土地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浙江虽为全国经济和市场强省,在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第三,市场化进程竞争力排名居首,但在土地资源方面是个小省,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人均耕地仅05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发展缺空间、用地缺指标、补充缺后备”已成为我省当前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于继才 《国土资源》2009,(10):49-49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按2000年统计人口计算人均占有量为820立方米,仅相当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十二分之一;亩均占有水量,也仅相当于全国亩均水量的三分之一,不足世界亩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属于重度缺水省份.  相似文献   

10.
舟山市围垦造地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舟山作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全市陆域面积1256.93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5.66%,人均耕地面积0.28亩,仅为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的74.4%,人多地少,用地情况十分紧张。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战略,今年国家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  相似文献   

11.
临海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人口113万,人均耕地仅0.4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贫乏.该市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人地矛盾尤其突出.近年来,临海市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双保行动"部署,系统谋划,提前介入,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加快土地供应速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浙江是资源小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明确指出:"土地要素制约是我省的硬制约,必须首先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增量土地,通过控制增量来倒逼存量,大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要长期过紧日子,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李强省长在"全省推进空间换地  相似文献   

13.
莱芜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乱占滥用土地,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问题,国务院发出《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是落实在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莱芜市立足实际,分析潜力,提出了加强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1莱芜市土地利用现状目前莱芜市人均耕地只有0.0573hm2,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0%和68%,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4.
正温岭市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4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乡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散化掣肘乡村振兴的瓶颈之限和制约温岭建设的发展之困,该市创新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探索出全域改造、"飞地"整合、万亩农田提质等新模式,全域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产业集聚、农业提质,全力打造"温岭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进村庄整治、"二改一还"、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矿治理等"四大行动"14个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方媛  黄玉 《国土资源》2013,(7):42-4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3亿亩,已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事实上,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量不断增加,土地作为不可再生  相似文献   

16.
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人均耕地仅为1.43亩,不足全省的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在新形势和新挑战面前,南阳市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保障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定海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面积仅0.42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0%,仅  相似文献   

18.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19.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载体。太原市是一个水土资源紧缺的省会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61亩。而太原市内煤田面积1368km,占全市总面积的19.57%,每年采煤跑水7000万吨。区域内共有煤矿341座,年排矸量417.9万吨,历年堆积8937.6万吨,造成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山多田少、土地资源禀赋差、宜耕后备资源匮乏的省区,广西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尤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机制创新,通过整县推进、竞争立项、以奖代补、责任共担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索形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自治区整县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以扶贫形式推进差别化土地整治和农民自发"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4种土地整治新模式。整县推进,创新整治模式广西人均耕地仅1.3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