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由于采煤塌陷造成大面积耕地损毁,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实施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而水资源配置是顺利实施复垦工程的重要前提。该文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取水水源、用水量变化、水源配置和供需平衡,提出了"因地制宜、分质供水"的原则,为在其他采煤塌陷土地复垦区做好水资源保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问题日趋严重,探索适宜煤矿塌陷区的复垦模式及土地复垦技术措施,对提高土地复垦利用率和生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为例,介绍了区内采煤塌陷地现状及特点,以采煤塌陷复垦工程为基础,确定了区内复垦模式包括"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和"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对比分析了复垦模式间的优缺点;研究了不同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的适用条件。该文认为济宁市、泰安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菏泽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在传统复垦模式下,对研究区内采煤塌陷程度较轻、满足农业复垦条件的,适宜采取土地平整法、疏排水法、削高填法低、充填法、生物修复法等复垦技术措施,对无法复垦治理为耕地的重度塌陷区,建议综合采取直接利用法、挖深垫浅法等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10月9日,邹城市北宿采煤塌陷地复垦工程施工开标会召开。北宿800hm^2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总投资额3700多万元,规划设计复垦采煤塌陷地800hm^2,动用340多万立方米。工程将于2007年9月竣工,治理完成后将新增耕地630余公顷。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投资重点复垦工程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为民承办的8件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392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4%。同时,塌陷地面积也以每年2万多亩(预计塌陷高峰期2010年~2030年将达到3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形成采煤塌陷地20多万亩,随着煤炭产量的提高,土地塌陷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预计2010年全市塌陷面积将超过30万亩,2030年超过100万亩,2050年将突破400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5.
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是对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沉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塌陷的土地恢复其农业可利用性的复杂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文结合兖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对在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枣庄市薛城区国土资源局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就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出了多项新举措: (1)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开展以田、林、路、水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将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增加全区有效耕种面积,提高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协助基层申报国家、省投资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认真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正在实施的3个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进展顺利,完工后将新增耕地1055.87公顷;即将实施的2个国家级项目总规模达1437.87公顷,总投资6889万元,预新增耕地631.73公顷;即将申报实施的国家级常庄镇等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省级陶庄镇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总规模2309.67公顷,总投资5708万元,预计新增耕地144.33公顷。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梁山县在省级大路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试点利用黄河泥沙淤改项目区内涝洼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48.67余公顷。项目的实验成功,为下步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土地复垦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垦区二九一农场和驻地国土资源部门不断联合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新路,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完成了287.2公顷塌陷地的水田改造,收获水稻2000多吨,为职工创收140余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采取复垦整地、填充造地和生态修地等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让城市"伤疤"变身生态宝库。一是复垦整地。该市将塌陷深度2米以内的区域复垦为耕地,塌陷深度大于2米的区域复垦为养殖水面。5年来累计实施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65个,治理沉陷地1 100公顷。  相似文献   

10.
近日,记者在省国土资源厅对省政府责任目标检查组的汇报会上获悉,2004年,全省土地产总收益达到101.59亿元,矿产资源纯收益达到10.97亿元,完成土地整理复垦面积8364.52公顷,完成各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5.04万多公顷,超额完成了2004年制定的责任目标。  相似文献   

11.
煤矿开采产生的地表塌陷不仅造成耕地破坏,还会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及基础设施建设损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快速摸清底数,进而理清责任并分类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借助遥感技术和DEM高程差异特征形成一套快速调查采煤塌陷地的技术方法,该方法重点调查地表在一定时期高程损失0.5m以上、且损害人民生产生活的采煤塌陷区域。通过研究,摸清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位置、规模、损毁程度及土地用途等基本情况,并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科学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复垦新模式,3月19日上午,济宁市在北京召开采煤塌陷地引黄充填复垦可行性论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彭苏萍两位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专家,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水利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部委和山东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开展石膏矿区塌陷地治理 促进峄城区底阁镇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境内石膏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6亿t,是山东境内最大的石膏生产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内先后建有18家石膏矿,开采范围达10km^2,造成塌陷地面积1000余公顷,其中2/3的农田绝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塌陷地日渐增多的严峻形势,枣庄市峄城区国土资源局立足区域特点,按照“科学安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塌陷地治理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兖州地处鲁西南大平原,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境内有煤矿4个,截至目前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2000余公顷,常年积水660余公顷,平均水深4m,绝产面积达1200 hm2,并以每年130余公顷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煤塌陷地,引发耕地破坏、基础设施受损、城市发展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9.20万hm~2,经过30多年的治理实践,共治理采煤塌陷地7.60万hm~2。本文通过梳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相关文件和案例,总结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政策实践和技术模式实践成果,划分了治理技术模式发展阶段,指出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数量巨大,塌陷地复垦任务艰巨,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填充物复垦塌陷地,利用运河航道清淤及湖泊泥浆充填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从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分布、破坏程度入手,对治理模式进行剖析,根据多年来运河航道的清淤、湖泊泥浆充填工程的有益经验,探讨南四湖周围塌陷地引湖充填复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乡县国土资源局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一是投资了16万元聘请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编制了《金乡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二是结合生态县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和《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三是按照《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全面落实塌陷地治理任务,与矿山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治理任务。四是积极申报部、省、市级治理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棣紧紧围绕土地基本国策,大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之风,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技术上求突破企业增产不增地。无棣县土地资源丰富,有200万亩滩涂,120万亩荒地。在全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制定了科学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后备资源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完成开发整理土地696公顷,新增耕地267.7公顷;同时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努力在现有的土地上增长效益。全县现有盐田面积90万亩,年产原盐100万吨。县里计划在今后两年内将原盐产量提高到200万吨。增产原盐需要扩大盐田面积,增加占地。通过转换思路,大力鼓励企业采用塑苫技术,可使产量增长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几种传统方法及生态治理模式。结合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通过传统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效益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煤塌陷地以生态治理为主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肥城煤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开采导致塌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总结了目前普及化程度较高的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分析研究、归纳得出适应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分别为:土地复垦治理模式、“渔业+农业”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今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治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