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次积云性层积云向积云、积雨云演变的跟踪观测黄石柱(酒泉地区气象局735000)在一般情况下,积云性层积云的出现,代表积云、积雨云的平衍、消散过程。特别是地处戈壁、大漠包围之中的我区诸台站,其观测结果大都是这样。但1994年6月21日清晨在酒泉上空出...  相似文献   

2.
堡状层积云(高积云)与雷雨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喜 《山东气象》1996,16(1):35-36
堡状层积云(高积云)与雷雨天气韩东喜(滨州地区气象局.256612)堡状层积(高积)云(以下简称堡状云),是“个体呈条状的,垂直发展的积云形的云块,它们并列在一线上,有一共同的底边,顶部凸起明显,远处看去很像城堡”。堡状云是由于对流运动占主导地位,突...  相似文献   

3.
1~10 km水平分辨率是中尺度模式是否采用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灰色带"。基于青岛市气象局9 km分辨率WRF模式,分别选择KF、GD和BMJ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青岛5次大范围降雨过程进行预报试验,分析比较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青岛地区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不同量级的降雨具有不同的预报性能:BMJ对小雨预报性能最佳;没有考虑积云对流参数化过程的控制试验对中雨的预报效果最好,KF方案次之;GD方案对大雨和暴雨预报效果均较好。对稳定性降水,GD方案对沿海站点降雨量预报效果较好,KF方案则对内陆站点预报性能较好;对对流性降水,BMJ方案无论是在沿海站点还是在内陆站点都有比较好的预报效果。在降雨空间分布上,对稳定性降水过程,各试验方案均模拟出了小于50 mm的降雨区,对大于100 mm强降雨区,GD方案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对对流性降水过程,BMJ方案预报效果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次“太阳雨”过程的实况1993年11月5日11点后,武功县上空艳阳高照,天上仅有少量小块高积云和卷云。县气象局院内阳光普照着大地,给深秋增加着丝丝温暖。突然院外有人减“下雨了”。值班员出门,果然看见门前地上有雨滴的湿斑,站在院子里感到天在下雨。大家...  相似文献   

5.
罕见的高云下雨方城县气象局观测到高云下雨。1994年4月1日08时49分至55分,下了6分钟的小雨。肉眼可见小雨滴下落.水泥地面有雨点湿痕。当时天空有7成密卷云,卷云溥且洁白,透过云丝可见蓝天;其下有近3成的透光高积云。在西南至西北方向,高度角约45...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不同类型云影响地面短波辐射的差异,提出利用地面短波总辐射变化检测识别淡积云以及计算淡积云水平尺度的方法,并对该算法进行误差分析,统计内蒙古草原地区夏季淡积云的水平尺度及其辐射强迫。结果表明:淡积云检测方法能比较好地识别、筛选出淡积云天。淡积云水平尺度和淡积云所在高度的风速成正比,风速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淡积云水平尺度估算准确性;淡积云水平与垂直尺度比对计算淡积云水平尺度影响最大;云移动经过遮挡太阳直射辐射的时段内,太阳天顶角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内蒙古草原地区夏季淡积云短波辐射强迫小时平均为-134.1 W m-2,水平尺度平均值为1129 m,水平尺度的概率密度呈幂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7.
1.新气成90001 成果名称:新疆伊犁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完成单位:伊犁州气象局、新疆气象科研所主要完成人员:栗平分、郑国光内容简介:利用现有资料和条件,设计并建立了用于冰雹及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维定常积云模式及其计算程序,并初步提出了适合地州气象台适时实用的冰雹及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该成果在伊犁州气象台试用表明对冰雹及强对流天气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可逐步推广在地州气象台站预报中试  相似文献   

8.
书本上对淡积云天气意义的介绍 ,多是“晴天积云”、“天气睛好”及“睛天常见”等。但广州观测到的淡积云 ,也有预兆坏天气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预兆当天有地方性阵雨的淡积云  这种淡积云的特点是 :1淡积云生成的时间比睛天时早 ,0 7时左右便可生成 ,这表示大气不稳定。但需注意 ,要和从海面移入的淡积云区别开来。因为夏季睛天的后半夜 ,水体表面的温度比其上空低层气温降得慢 ,常有淡积云形成 ,有时有浓积云甚至积雨云 ,清晨随海风移入陆地 ,而陆地的温度比其上空低层的气温降得快 ,故移入的淡积云很快变成积云性层积云 ,并在 …  相似文献   

9.
冷水面对积云的影响——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二维平面对称暖积云模式研究了夏季午后水面对移行过境积云的影响.讨论了过冷水面积云发展演变过程、流场结构和雷达回波结构.试验中考虑整层均匀环境风,并对水陆温差进行了适当处理.计算表明,冷水面对过境积云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水陆环流辐合上升运动使移近水面的积云受到一定程度增强;水陆环流的下沉运动和冷变性气层的共同作用使积云移入水面后发展受抑,强度减弱.受冷水面作用后的积云流场和液水场均发生很大变化,有些积云移过水面后可以重行增强.  相似文献   

10.
测站的云天,上午开始,就有晴天下的浓积云、淡积云和碎积云生成,但13时过后,浓积云迅速发展为积雨云,并伴有零星小阵雨.至14时定时观测,零星小阵雨未停,而晴天下的淡积云和碎积云依然存在.在这种天气条件下,14时定时观测,对原来的碎积云,是记碎积云还是记碎雨云,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认为仍记碎积云为宜,因这种碎积云是晴天碎积云延续而来,其成因与降水无关;二是认为记碎雨云为妥,因定时观测时有降水,降水期间的碎层云与碎积云都应记为碎雨云.两种见解各有各的道理,但笔者认为:云状观测应着重考虑云的成因和演变规律.上述以第一种记法较妥.但若降水云层下确有新的碎云生成,即便与晴天碎积云共存,则记为碎雨云为妥.  相似文献   

11.
云的变化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它表征着不同天气的变化,是天气和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它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特别是积云性云(cug)和积云状云(cuf),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大气稳定状况。积云性云表示天气由不稳定趋向稳定,无论是积云性层积云(Sc cug)还是积云性高积云(Ac cug),一般都预示着对流的减  相似文献   

12.
夏季对流云观测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对流云的范畴 对流云系及其衍生云类主要有积云(淡积云、碎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积云性高积云、层积云,伪卷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以考虑云侧边夹卷效应和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半暖积云模式为基础的积云输送模式,并利用此模式和实测雷达资料,导出了计算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积云群体输送公式,对此进行了实际计算,还讨论了积云群体输送对大气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絮状高积云及其指示性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燕 《气象》1993,19(11):2-2
絮状高积云,是“类似小块积云的团簇,个体破碎如棉絮团”。它是由于中空气层的不稳定,在对流作用下而形成的,因此它具有积云状的特征,特别是在视平高度角60°以下范围内的絮状高积云,明显地可以看到在云块的上面有小园拱形的云顶。絮状高积云,云块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有如破棉絮团簇,云体结构一般较松散,呈白色,特别是较低的絮状高积云,有时像处于消散状态的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对于降水及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弹性积云数值模式,利用西太平洋考察的平均探空资料,采用能量学方法,讨论单块积云对环境大气能量的转换和传输,为积云参数化提供依据。 文中计算了积云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云演变过程中释放的凝结潜热是积云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但积云对大尺度的反馈主要不是凝结潜热直接加热大气,而是通过对流及蒸发等过程使积云对流影响的整个区域内大气位势不稳定减小,而离云较远的地区层结变得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CL云:一淡二浓三秃积,四积云性五普通,六层七碎八不同,九是鬃状积雨云. 解释:"淡"指淡积云或碎积云,或两者同时存在;"浓"指浓积云,可伴有淡积云、碎积云或层云,云底在同一高度上;"秃积"指秃积雨云,可伴有积云或层积云或层云;"积云性"指积云性层积云."普通"指普通层积云;"层"指层云."碎"指碎雨云;"不同"指层积云与淡积云、碎积云同时存在但高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自然积云与催化积云地面雨水温度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胜  陈历舒  贾绽云 《气象》1992,18(12):3-8
该文根据1989—1990年夏、秋在湖南所获的45块自然积云和催化积云地面雨水温度、环境气温、雨量以及部分雷达资料进行了统计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催化积云雨水温度比自然积云雨水温度低,平均低0.8℃;催化积云雨水温度大多数较环境气温低,平均低2.O℃,最大低2.3℃。  相似文献   

18.
夏、秋积云的雷达回波和降水特征及其估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湖南1979—1988年夏秋外场观测的资料,分析了积云雷达回波和降水的特征,建立了用雷达回波参数估算单站积云降水量、水层厚、总降水量和雨强的回归关系式,并用湖南积云降水资料和广东积云降水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种估算积云降水的方法对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云码编报规则口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云:一淡二浓三秃积,四积云性五普通, 六层七碎八不同,九是鬃状积雨云。 解释:“淡”指淡积云或碎积云,或两者同时存在;“浓”指浓积云,可伴有淡积云、碎积云或层云,云底在同一高度上;“秃积”指秃积雨云,可伴有积云或层积云或层云;“积云性”指积云性层积云。“普通”  相似文献   

20.
李如祥 《气象科学》1990,10(1):92-101
本文用带有积云外补偿性下没气流参数化方法的积云-维时变模式讨论了补偿性下沉气流对积云发展的影响,并与虚质量系数模式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参数β就能比较合理地模拟降水性积云和非降水性积云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