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日珥谱线自反变与源函数变化有关。本文利用分层源函数形式探讨了源函数变化形式与日珥谱线自反变的关系。结果发现,谱线发生自反变时,源函数只能向日珥内增加,理论上讲,中心源函数可以是边缘的>1.0~∞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4年2月18日耀斑后环珥的二维SSHG扫描谱线资料中的几个线心微略自反变谱线轮廓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自反变Hα线源函数向日珥内增加,线心源函数是边缘的1.3~1.6倍,线心自反变谱线的线心光深比没有线心自反变谱线的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了日珥发射线光谱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它允许源函数随光学深度变化,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直接从观测轮廓同时确定线心光学厚度τ_0、Doppler宽度△λ_D和源函数变化因子α。 本文用这个方法给出了对文献[1]十个日珥早 Balmer 线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自反变H_α线源函数向日珥内增加,中心源函数是边缘的1.2~2.5倍;忽略源函数的这种变化,将使H_α线τ_0的确定明显偏大;日珥的自吸收减弱亦与源函数变化有关。 对日珥源函数变化的讨论,支持关于日珥辐射激发的主要机制是散射太阳入射辐射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献[1]中工作的继续,本文用解析方法论证了日珥源函数随深度变化与各种速度场结合对谱线轮廓对称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为:(1)常速度场与源函数随深度任意分布结合的谱线为对称轮廓;(2)源函数自日珥中心向前后边界线性对称增大与速度场为线性对称膨胀结合的谱线轮廓为不对称轮廓,且呈双峰结构,紫峰高于红峰;(3)源函数自日珥中心向前后边界线性增大与速度场为线性对称压缩结合的谱线轮廓是不对称的,且呈双峰结构,红峰高于紫峰;(4)源函数自日珥中心向前后边界对称减少与速度场为线性对称膨胀或线性对称压缩结合的谱线为非对称轮廓,原则上也会出现双峰结构,但可能不明显。最后,用数值计算对理论分析结果作了检验。 本文作为文[1]的继续,将用解析方法讨论源函数随深度变化对日珥谱线轮廓对称性的影响。首先讨论速度场为常数源函数随深度任意变化时谱线轮廓的对称性问题,然后讨论速度场自日珥中心对称膨胀或对称压缩与源函数自日珥中心向外边界对称增大或对称下降相结合的模型中,日珥谱线的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用解析方法讨论日珥视向速度随深度变化对谱线轮廓对称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第二节的分析表明,日珥的谱线轮廓可表示为二项叠加,其中第一项与源函数无关,只依赖于速度场模型,源函数分布仅通过第二项对谱线轮廓产生影响。然后在源函数不随深度变化的假定下,讨论各种速度场模型的谱线轮廓是否对称。得到的结论为:(1)常源函数与常速度场结合的谱线轮廓为对称轮廓;(2)常源函数与线性对称速度场结合的谱线也是对称轮廓;(3)常源函数与线性非对称速度场结合的谱线轮廓为不对称轮廓。最后,用数值计算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光谱资料探讨源函数变化形式的方法;并结合直接搜索法,拟合计算了1984年2月18日太阳边缘环珥的对称谱线,探讨了谱线内源函数随光学深度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日珥和耀斑绕轴旋转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对自旋角速度为常数和有梯度两种情况,计算巴耳末线轮廓从日珥和耀斑中心到边缘的变化,建立由谱线倾角或位移量求自旋角速度以及由谱线曲率求角速度的深度梯度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于1981年4月27日环状耀斑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氢线振子强度依赖热动平衡偏离的形式表达式,提出了一种由日珥发射线光谱分析确定日珥氢原子次能态热动平衡偏离的方法,并给出了对十个日珥的计算结果。最后,对氢原子2p态布居较2s态相对偏少的可能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长曲线方法在天体物理学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在日珥的光谱研究中,闵纳尔特(M.Minnaert)和斯洛布(C.Slob)首先用H_a 和 HeD_3两条谱线的强度画出生长曲线.布鲁克(H.A.Brück)和摩斯(W.Moss)重复了他们的工作.不久前,麦耳尼科夫和茹拉甫列夫用两条巴耳未(Balmer)线的强度决定生长曲线.这三项工作的共同点是仅根据两条谱线观测强度的比较,得出日珥的生长曲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考虑日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1991年3月5日一个与3N级光学耀斑伴生的喷泉状爆发日珥。用Hα线观测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共持续约50分钟时间,日珥的最大投影高度15.9万公里,视向速度分布表明,日珥主要以较大的速度向着观测者的运动,最大速度每秒120公里。  相似文献   

11.
氢是太阳大气中最主要的元素。氢原子的赖曼(Lyman)谱线,尤其是赖曼阿尔法(Ly-α)谱线的辐射,是太阳色球和低过渡区能量损失的主要形式。在太阳的赖曼α像中,网络组织的辐射比较强,而辐射最强的地方是活动区。由于存在辐射转移效应,在宁静区,低阶赖曼谱线的谱形中央一般会形成一个凹陷,而在中央两侧则形成两个峰,两峰往往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表明,赖曼谱线双峰的不对称性与高层大气中各种系统性流动有关。在太阳活动区,赖曼谱形在谱斑区与在宁静区类似;而在黑子区,赖曼谱形几乎没有中央凹陷。赖曼谱形也可用于诊断日珥、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结构和现象的等离子体特性。该文回顾了赖曼谱线的观测历史,阐明了观测与模拟结果所揭示的物理过程,并结合笔者的认识进行了相应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4年5月5日土墩日珥D3线的拟合结果,本文分析了该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形成活动边缘的物质呈间歇性抛射物质的密度、温度在观测前期有显著变化,湍流速度异常之大,达30Km/s。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较一般,其D3线可用微观湍流3~8Km/s和低温5000~8000K解释。  相似文献   

13.
1991年3月5日的喷泉状爆发日珥及视向速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91年3月5日一个与3N级光学耀斑伴生的喷泉状爆发日珥。用Hα线观测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共持续约50分钟时间,日珥的最大投影高度15.9公公里,视向速度分布表明,日珥主要以较大的速度向着观测者的运动,最大速度每秒120公里。  相似文献   

14.
根据 1 984年 5月 5日土墩日珥D3线的拟合结果 ,本文分析了该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 ,形成活动边缘的物质呈间歇性抛射 ,抛射物质的密度、温度在观测前期有显著变化 ,湍流速度异常之大 ,达 30km/s。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较一般 ,其D3线可用微观湍流 3~ 8km/s和低温 50 0 0~ 80 0 0K解释。  相似文献   

15.
1990年8月29日在太阳东边缘(E90;S12,NOAA/USAF6241)爆发了一个龙卷日珥,本文对这个龙卷日珥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分析和光谱诊断,结果表明:(1)龙卷日珥有规则地螺旋运动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日珥内物质无规则地纷纷下坠,这种螺旋运动可能是带电粒子漂移运动产生的电场与日珥内冻结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2)龙卷日珥形态快速变化,最后呈规则的环状结构;(3)龙卷日珥的形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局部区域磁场结构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磁场结构模型,对观测结果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日全食近红外光谱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辉  尤建圻 《天文学报》1999,40(1):69-75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25±26°K.无缝闪光谱资料显示Hel10830线在边缘外1200km附近发射达极大,其下降段的对数梯度β为0.633×10-8cm-1,与可见区Hel线相近.此外,东边大日珥的资料显示该日珥的强度很弱,仅为普通日珥强度的2%—5%,具有很大的湍流速度(约30km/sec)和视向蓝移运动(210±15km/sec).由于Pγ在光谱上没有显示,所以认为其激发程度很高.该资料中未找到非日珥性质的色球发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太阳速度场的三维图像,除由观测直接取得二维的速度场图外,还须测定视向速度的深度梯度。长期以来不少天文工作者钻研这一课题,建立了一些用谱线轮廓推求速度梯度的方法。本文先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然后依次就日面上的吸收谱线和日珥、边缘耀斑等的发射谱线,论述利用谱线的不对称性等特征,推求速度场梯度的各种方法。最后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概括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吴桂平  尹钊 《天文学报》1993,34(4):380-388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开放系统定态的辐射函数P_λ(T,ΔE_j)_G》一文进行评论,指出在谱线能源函数P_λ(T)与普朗克函数之间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朱文由这种关系求得的P_λ(T)表达式可能不正确。此外,该文对日珥求得的物态温度以及认为处于不同“定态级”物质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谱线VLBI观测数据处理与连续谱源VLBI的数据处理上是类似的,但在具体处理时存在一些差异,本文讨论谱线VLBI数据处理中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