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地质》1999,21(3):285
基于石油企业抗震防灾工作对网络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数据库产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根据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需求和信息管理的一般模式,提出了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想。认为,以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利用 V B或 V C等可视化前端应用开发工具,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案,它将使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石油企业抗震防灾工作对网络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数据库产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根据石油企业抗震防迷规划的需求和信息管理的一般模式,提出了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想。认为,以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利用VB或VC等可视化前端应用开发工具,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案,它将使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1984年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建设部)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划的基本目标,统一了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1986年3月建设部抗震办在兰州召开了“抗震防灾规划调查研究会”,总结了一年多来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经验,研究了当前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速规划编制工作进程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正在编制规划,随着全国重点抗震城市数量的增加,位于基本烈度6度区的一批重要城市、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亦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七五”期间抗震工作任务,国家和省一级重点城市的抗震规划都要全部完成,其它城市和县城也要完成初步规划,因此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对于提高规划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岛地震灾害特征明显,民居抗震性能评估是海岛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海岛民居特征分析,结合抗震性能评估的工作特点,本文总结了海岛民居抗震性能评估的数据需求,并针对需求提出了综合资料分析、现场调研和无人机航摄的数据获取方式,以及利用GIS、BIM和深度学习技术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的处理流程与体系,最终形成了面向海岛民居抗震性能评估的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海岛民居抗震性能评估工作,为海岛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鹄 《山西地震》1989,(4):18-20
以编制太原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些原则,认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抗震防灾措施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必须把提高.综合抗震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应增强抗震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本地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1986年4月8日—10日在烟台市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烟台市抗震防灾规划》评议会,来自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等30余名代表出席了评议会,并一致评议通过该规划。本文简介了评议会概况,概述了该规划的制定过程及其意义,并简述了该规划的内容概要。本文指出该规划的实施,将起到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并将有利地推动其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山东省胶州市抗震设防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工作方面实施的减灾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对策和建议。认为,通过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使胶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机制逐渐朝着有利于抗震防灾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乌鲁木齐市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较大规模的城市抗震防灾演习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及组织领导情况,分析了演习的社会效果,指出这次演习是对乌鲁木齐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次检验,不仅对提高全市各社会集团和人民群众的临震应急能力和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全新疆的抗震防灾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对我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的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淮南市供水设施施工图、管线普查和地质勘探资料,采用确定性方法对供水系统的主要构筑物和管网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提出了应更新改造抗震薄弱管段、提高重点设施抗震设防和灾后应急保障级别、设置应急供水点等抗震防灾对策,以实现供水系统"小震不坏,中震正常使用,大震保障重点供应"的抗震防灾目标。考虑不同震害影响下对供水系统分级保护的抗震防灾策略,既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可满足震后救灾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有利于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黄健文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4):1060-1065
当前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分析中通常采用地质分区方法对勘测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忽略了GIS空间的复杂性,且未对评价指标加权分析,导致抗震适宜性评价指标量化过程过于主观,存在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拟合度低的问题。据此,提出基于ANSYS的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模型分析。考虑到GIS的空间复杂性,采用ANSYS在GIS空间进行有限元结构场修正操作,结合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乡村土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中的二分类变量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为了防止计算数值过于主观,采用组合熵系数模型对Logistic方程计算得来的评价指标加权,由此完成基于ANSYS的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模型分析。经过实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求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拟合度较高,能成功完成评价指标的量化,对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分析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漳州市规划区内房屋的调查资料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对漳州市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漳州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为编制漳州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和制定防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择石河子市的一个典型供热子网讨论石河子市供热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可靠性分析进行供热工程系统的震害预测。借鉴供气系统等的地震灾害特点,总结出供热系统可能出现的灾害串,从而为石河子市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是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方面,但社区抗震能力强弱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仅与社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关,而且与社区的空间因素(如人口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分布情况)有关。为了科学度量该模糊量,本研究选用破坏度、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ArcGIS9.0平台,开发了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系统,实现了快速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提高了决策的效能,为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报批稿从抗震防灾的角度对城市居住规划方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居住区规划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数据调查和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根据各指标评分加权求和后总得分的高低来判定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杨伟林 《地震学刊》1996,(4):13-16,21
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区域震害动态预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本模型可预测未来不同年份发生地震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清亚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272-1277
传统三维城市规划模型是利用三维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模型对城市进行规划,没有考虑城市地理位置因素,不能保障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效率。为此,构建一种新的地震带城市规划模型。通过对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及防灾分区定义,并对其规划原则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此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出地震带城市抗震防灾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性能极佳,考虑到了城市地理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能够促进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传统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忽略了不同种类建筑物在城市抗震防灾全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缺乏对灾后功能恢复能力的分析。针对该问题,从规划视角入手,提出基于目标-能力差距分析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估方法。首先,确定不同防灾功能建筑物的重要度分级,提出用功能损失和恢复时间两个指标量化表征多水准下建筑物的抗震韧性目标;其次,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估算建筑物的功能损失值,采用指数型和直线型两种恢复模型评估建筑物的恢复时间值;然后,基于功能损失值、恢复时间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确定建筑物的抗震韧性等级,从而根据建筑物重要度等级确定震前保障和震后救援的优先次序和韧性提升策略,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