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水成矿作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文从热水成矿作用的基本概念、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与矿床地质等方面对热水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热水成矿流体以同生盆地水、表生水包括大洋水为主,在深循环过程中与高温地质体发生作用而获得热量和成矿元素,最后演化为成矿流体;矿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热水喷流孔附近的物理化学梯度带;对于发生在沉积岩中同生盆地水成因的热水成矿作用具有类似油气藏的生成储集模式,在开放型构造中形成渗透浸染状矿化;在封闭构造中,含矿流体首先集中在构造圈闭中,在构造活动期水爆成矿。热水沉积建造及沉积相带划分是热水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横向上一般划分为硅质岩沉积带、碳酸盐沉积带、硫酸盐沉积带,同时伴随着矿化分带;纵向上分为脉状充填带与喷流沉积带。  相似文献   

2.
电法在地下热水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热水镇的地热资源,运用物探联合剖面法,结合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分析、推断地下热水形成和运移的水文地质条件;推测出隐伏的断裂带;证实张性断裂对地下热水的控制作用;查明该区第四系中视电阻率<40 Ω·m的地层为含热水砂砾石层,圈定联剖曲线低阻带中视电阻率<100 Ω·m的范围为断裂构造脉状地下热水的中心部位。  相似文献   

3.
旬阳全铅锌矿集区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北部,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段.已发现3个全铅锌成矿带及26处铅锌矿床(点)和1处金矿床.它们均赋存于志留系及泥盆系中,成矿与热水沉积和构造一再改造作用有关.铅锌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顺层分布,金矿体则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产于断裂构造带中.在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铅锌矿床及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安山岩等中酸性火山岩中。矿体受围岩中断裂破碎带的控制,呈脉状产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矿床成矿溶液系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热水;金属组分来自含矿的火山岩内;矿石铅H-H单阶段模式年龄平均值为73.5 Ma,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矿床的形成与地下热水的活动密切相关。当大气降水下渗,经加热并持续溶滤火山岩层中的成矿物质,最终构成含矿地下水热液。含矿地下水热液在环流过程中进入减压带—断裂破碎带时,由于温度、压力、Eh值和pH值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使热液发生卸载,矿质得以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5.
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季峻峰  孙承辕 《地质论评》1994,40(4):361-367
本文通过对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类型、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的研究。认为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是由早期产生的不含金石英脉在遭受碎裂和靡棱岩化时被晚期自然金矿化叠加而形成,自然金矿化的叠加是通过地下热水作用而实现的,而引起自然金沉淀的因素主要是流体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石油、采矿、环境、能源和岩溶水文地质研究中,经常遇到基岩断裂带、岩体接触带控制的廊道式含水带和含水层非均质性相差十分明显(如降落漏斗长、短轴之比为5~20倍或更大)的脉状体地区内冷水或热水水量如何评价的问题。由于用径向流公式常不适应,与实际情况差距较远,所以实践中评价脉状或似脉状含水系统的水量觉得十分棘手。如何解决这  相似文献   

7.
脉状金矿的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状金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多处在地台(或陆台)边缘的隆起带(或褶皱带)上,区内有前寒武纪地层的出露,紧邻深大断裂,且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多具中生代岩浆活动等。对蓬莱地区脉状金矿床,总结了控矿特征及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是我国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已发现地下热水(〉23℃)资源179处,其中低温136处、中温40处、中高温1处、高温2处,但目前湖南省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方式较粗放,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文章阐述了湖南省地热资源的控制因素、分布特征及水化学类型等特点,分析了目前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云南永胜宝坪滑覆构造聚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云南永胜宝坪矿床构造地质填图、同构造石英脉及含铜石英脉型矿石的热活化法ESR定年研究,结合区域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其年代学等结果,发现宝坪矿床受控于程海逆冲断裂上盘发育的滑覆构造,主要成矿作用的发生及滑覆构造的形成与整个盐源—丽江构造带于喜马拉雅早中期陆内褶皱造山同时发生,工业矿体的形成主要与同构造地下含铜热水活动有关。经勘查证实,矿化严格受滑覆构造控制,并具明显分带性:与深部构造岩浆带联通的后部张性断裂带构成导矿构造,伴脉状矿化;平卧叠褶的软、硬岩层互层系组成的中部和前部带,因缓倾顺层剥离剪切糜棱岩发育,构成多级次屏蔽—容矿构造,赋存层状、似层状主矿体。  相似文献   

10.
位处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辽吉裂谷带内发育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其中,同时发育层状和脉状铅锌矿的青城子矿床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探讨青城子层状铅锌矿和脉状铅锌矿矿质来源及成因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利用ICP-MS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和后期穿矿脉岩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和明显分异的特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具有Eu正异常和较弱的Ce负异常,表明其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升的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在高温、还原流体和海水的参与下成矿。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相似,但其Eu为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部分样品出现较弱的Ce正异常,对比分析穿矿脉岩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以及二者稀土元素总量稍大于层状铅锌矿的特点,文章认为青城子层状矿石为沉积成矿,成矿热液为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但后期受到岩浆侵入叠加改造的影响而在局部形成脉状铅锌矿体,引起了Eu负异常和局部Ce正异常的出现以及稀土元素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山西奇村地热田的勘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丰  肖建华 《地质论评》1996,42(5):475-480
通过近期对山西省忻州市奇村地热田进行的实地物化探勘察发现:地下热水的分布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偏低,且水温愈高,视电阻率愈低,在α 卡异常处均有地下热水存在。该地热田的热水分布区内的隔水层和盖层为亚粘土,粘土层。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钠型及氯化钠型,热田热水赋存和滞留于浅层次生热储内。  相似文献   

12.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类型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盆地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目前已知地下热水天然露头—温泉,有23处,热水井9处,有地热异常显示的钻孔28处,共60处。其中以(20°—40℃)的低温热水为主,有42处,(40°—60℃)的中温热水12处,(60°—80℃)的中高温热水4处和(80°—100℃)的高温热水2处。 为探索在巨厚新生代沉积物覆盖的平原区地下热水赋存的可能及其分布规律,我们曾对西安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13.
地热资源是指在某一未来时间内能被经济而合理地取出来的地球表面以下的地下热能.其表现形式可为蒸汽、热水及高温岩体等。河南省目前开发利用以地下热水为主。地下热水形成需有热储层、盖层、流通通道及热源4个因素;可划分隆起带地下热水和沉降带地下热水2种成固类型。1地热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隆起带断裂构造型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与背景,并以铀为例对热水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古热水排泄源地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为水化学方法寻找水成铀矿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热井井位确定研究——以豫煤二队院内地热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门地热田地质构造、地下水运动特点及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地热田内寻找地下热水的富水靶区,并推算了其范围。又以地面调查、地面电法等手段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地下热水富水带的具体位置及地热井施工井位,一次成功地打中千米以下地热水的富水区,为地热田内寻找、开发地下热水总结了经验,丰富了深井及地热田找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季峻峰  刘英俊 《地球化学》1994,23(3):226-234
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主要发育含金硅质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两类矿石,它们分别在矿化第一和第二阶段形成。含金硅质糜棱岩与围岩-双桥山群上亚群具有一致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相近的元素比值,后者为矿床第一阶段矿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矿化第二阶段的成矿流体为源于大气降水的地下热水,引起自然金沉淀的因素主要是流体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邑花水湾温泉,是一口开采地下热水的人工钻井。位于成都市以西86km,储热构造位于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雾中山背斜的南西倾没端。储热层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地层。为溶隙-裂隙合水层。传热层埋藏深度在孔深1800-2400m井段,水温68℃,是一处非常有价值的医疗热矿水水源地。该地下热水的发现,结束了成都市域没有温泉的历史。该温泉的发现与开发,对四川盆地,乃至中国其他大型内陆盆地中深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地下热水特征及其成因类型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地下热水已发现158处,以低温(<40℃)居多,高温热水仅两处,最高温度达92.2℃。地下热水总天然排泄量为8828.78立方米/时。地下热水点大量产于碳酸盐岩中,同时,岩浆岩和构造(深断裂及褶皱)对地下热水的控制都极为突出,构成了湖南省地下热水分布的三大特点。湖南省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有别于一般常温水,多为低矿化度、中低硬度的碱性水。部分热水中还含较高的氟、锶、可溶性二氧化硅、镭及氡等微量元素,并有19处形成矿水,很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质除与围岩关系密切外,热水中还存在一些源于地壳深处岩浆的挥发组分。据热水区的构造形式、埋藏条件及热源三大因素,全省地下热水的成因类型可分为地温增热型、深断裂导热型、深断裂导热—岩浆岩余热型、深断裂导热—岩浆岩余热—放射性热型四类。意义较大的是后三类,而且,深断裂构造对此三类热水形成都起着主导作用。湖南省地下热水已开始用于发电、医疗、农业、工业、民用生活等方面,境内点多,储量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9.
侯怀仁  李自立 《河南地质》1998,16(4):309-312
郑州市地下热水赋存于晚第三纪中、上新世河湖相松散地层中,属沉降带地下中温热水,其补给来源,除大气降水外,尚有部分的埋藏水,为锶和偏硅酸复合型天然矿泉水。本文就郑州市地下热水的成因、储量、水质进行了初步评述,并对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地下热水的分布 江西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已知温泉61处,热水钻孔6处。其中以中温热水(40—60℃)为主,有35处。占地下热水点总数的52.2%,其余为低温(21—40℃)、中高温(60—80℃)和高温(80—100℃)热水。温泉最高温度82℃。其总的分布情况是: 赣东、赣东南地区:出露温泉20处,热水钻孔2处。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西侧的黎川、南丰,宜黄、资溪、石城、宁都和寻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