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的资料作了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河网非恒定流汊点分组解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汊点分组解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汊点分组解法的一般理论和算法。新方法的特点是可将河网汊点分片编码处理,而且汊点分组后可通过适用于一般分级解法的原汊点水位关系得到新的汊点方程组,新方法的通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圣维南方程组、对流扩散方程以及未确知信息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环状河网一维水动力与未确知水质数学模型。采用Preissman四点隐格式法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和采用显式差分对对流扩散方程进行离散,对河网水动力与水质分别进行了合理的编码,并考虑了泵闸等控制工程、降雨径流的影响,采用河网的三级解法编制河网非恒定流的计算程序求解各断面的水位Z和流量Q,实现了水动力和水质两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且对微分形式的水质模型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进行了含有两个未确知参数的水质计算,从而不仅能获得污染物浓度区间值,还能得到相应的可信度。实例研究表明,建立的河网水动力模型和未确知信息的水质模型是可靠的,可以用于河网水质治理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和水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4.
河网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河网概化的一般原则,并在分析单一河段水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适用于一般河网体系水流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荆江—洞庭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道-节点-河道”法的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效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此求解方法相对应的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求解方法,在对河网水质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节点污染物质允许进入量的概念,求出河网各河道河段及节点的允许排放量,建立了相应于上述水质模型的求解大型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的“节点-河道-节点”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温州市温瑞塘河为背景,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框架,开发了动态环状河网水质模型。用HSY(Hornberger,Spear and Young)算法作水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求得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从而提高模型使用的可靠性、降低决策的风险度。模型由水量子模型及水质子模型两部分组成:水量子模型采用圣维南方程并用四级解法求解;水质子模型采用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模型的机理,并结合环状河网特征作了修正,由于只需解常微分方程,因而避免了矩阵求解,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得用HSY算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成为可能。模型选取温州市温瑞塘河流域的鹿城区河网进行了首次应用,用HSY算法率定水质参数并讨论了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参数率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比较理想。最后简要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性传递。  相似文献   

7.
河网海湾水动力联网数学模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维显式、二维隐式水动力联网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一维、二维全隐河网海湾水动力联网数学模型。该一维河网模型采用Preissmann四点隐式格式,用节点水位控制法进行数值计算,二维海湾模型采用改进型双向隐式(DSI)法进行数值求解。在河口一维、二维连接处,水力因子通过接口断面法传递,无需重叠一个一维河段来传递水力因子,避免了口门处二维网格需取较小尺度的问题。模型在珠江三角洲河网及横门、洪奇沥口门海域做了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河网海湾水动力联网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可以用于河网、河口治理工程的数值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平原河网水质模型——组合单元水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平原河网的水力、水质特性,论述了用单元划分法求解单元水质特性的可行性,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平原河网组合单元水质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某河网的水质计算,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河湖洪水演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中下游(宜昌-大通)防洪系统为对象,在水文、河道及湖盆地形现状条件下,建立了一个能适应各种复杂条件的一二维非恒定流模型,来进行长江干流、河网、湖泊、分蓄洪区垸及水库的洪水演进和调度仿真.所建模型的洞庭湖部分采用无结构网格二维非恒定有限体积格式,以适应湖区复杂的边界形状和保持水量平衡.河网区部分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显隐结合的分块三级算法,以准确实现河网汊点流量的自动分配和往复流动.为了提高模拟精度和扩展模拟功能,在水流数值模拟的范围内侧重讨论了内外动边界处理、分蓄洪运用及阻力项计算等环节,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采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共6年汛期洪水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严格的率定和检验,高精度的模拟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河网水力数值模拟的松驰迭代法及水位的可视化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明  张静怡 《水文》2000,20(6):1-3
以Saint-Venant方程组为基础,讨论了按Preissmann加权四点陷式格式进行离散所得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Newton-Raphson迭代解法,对河网非恒定流用松驰迭代方法进行计算,并利用GIS Mapinfo实现了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1.
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二维浅水波方程的特点,应用由格子Boltzmann方程展开的多尺度方程,建立了一个能模拟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对一维溃坝波和二维圆形溃坝波的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以某水电站尾水渠为例,模拟分析了由机组甩负荷和增负荷引起的水位波动规律,为尾水渠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水型河道中扩散器垂向排放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作者给出的三维紊流模型,结合混合有限分析法及交错网格对浅水型河道中扩散器垂向排放的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对该类流动的两个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一是水面的隆起高度,二是在横流情况下的流动转变条件。进而给出了这类排放水面的最小稀释度。这些特征的探讨对废水排入江河的水力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Theconsolidationofsaturatedsoilisanimpor tantsubjectingeomechanics.Biot(1941)proposed thethree dimensionalconsolidationtheory,whichis basedontheprincipleofeffectivestress,continuity conditionsandequilibriumequations.Theremarka blesuccessofthistheoryistheanalysisofthetime dependenteffectandcouplingeffectofsoilandpore water.Thus,thetheoryisaclassictheoryinsatu ratedsoilstatistics.Itwasalmostunfeasibletoperformanalysesof thistheorywithoutthedevelopmentofhigh speed computersandnu…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建模方法的弹塑性固结问题解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涛  王靖涛  晏克勤 《岩土力学》2007,28(3):582-586
研究了弹塑性固结问题的解耦方法。首先,在数值建模方法下得出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了两类问题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统一矩阵式,并将数值建模方法与Biot固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此本构关系的固结问题控制方程的增量形式。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讨论了此类液-固耦合问题的解耦条件,导出了在该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和非耦合控制方程,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两个典型算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能考虑剪胀性对固结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浑水控制方程,建立了基于耦合解法的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用于模拟高含沙洪水演进时的河床冲淤过程.然后采用黄河下游游荡段1977年7—8月实测高含沙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率定,基于水沙耦合解法的各水文断面流量、总含沙量及分组含沙量的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符合更好,计算的沿程最高水位及累计河段冲淤量与实测值也较为符合.最后还采用2004年8月高含沙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率定及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一维水沙耦合模型计算高含沙洪水过程,能取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流模拟本身就是模拟模型回归求真(即实体原型)过程的认识,从模拟模型和实体原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出发,应用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回归系数建立了模型与原型糙率系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二维浅水方程模拟中糙率确定的回归系数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并不依赖于糙率系数的初值,具有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对磨刀门水道水流的数值模拟应用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模拟计算的精度,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简便实用,为二维浅水流动模拟计算时率定糙率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苏静波  吴中  施泉 《岩土力学》2007,28(Z1):455-459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可以用区间理论、随机理论或模糊理论进行求解。采用区间分析方法来处理地下隧洞结构开挖支护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时。将结构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参数用区间数来表示,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系统的控制方程。该控制方程是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几何参数的复杂的非线性区间方程组。讨论了两种优化计算模型,分别将方程组中的所有区间数作为设计变量,区间量的变化区间作为相应的设计变量的边界约束,运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出位移和应力等响应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工程算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与端点组合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A three-dimensional, three-phase numerical model is presented for simulating the movement of immiscible fluids, including nonaqueous-phase liquids (NAPLs), through porous media. 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simulate soil flume experiments an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a wide variety of contamination scenarios involving light or dense NAPLs in heterogeneous subsurface systems. The model is derived for the three-phase flow of water, NAPL, and air in porous media. The basic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based upon the mass conservation of the constitutents within the phases. The descretization chosen to transfor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into the approximating equations, although logically regular, is very general. The approximating equations are a set of simultaneous coupled nonlinear equations which are solved by the Newton-Raphson method. The linear system solutions needed for the Newton-Raphson method are obtained using a matrix of preconditioner/accelerator iterative method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wa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implemented,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many of the phenomena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the sucessful simulation of field problems including entry pressure phenomena, entrapment, and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it with several exact analytic test solutions and three soil flume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movement of light nonaqueous-phase liquid (LNAPL) or dense nonaqueous-phase liquid (DNAPL) in heterogeneous sand containing a watertabl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9.
基于Yang和Ahmed[1-5]等提出的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对该模型的硬化规则和弹塑性模量确定方法作了改进,把该本构模型扩展应用到三维液化大变形的数值分析中,实现了基于ABAQUS大型商用软件计算平台上砂土液化大变形的计算子程序开发。基于该计算平台,对该模型的主要参数在描述砂土液化动孔隙水压力增长和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等方面的可靠性和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模型全过程参数、剪胀过程参数、剪缩与剪胀状态转换点流动变形量控制参数对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并对模型的主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为通过动三轴试验获得相关模型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发展了砂土液化大变形新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