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H982835 1:1万地形图上地名表示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陈汇川(江苏省第一测绘院)…∥测绘通报.—1998,(4).—22~24 总结了地名的分类及命名的规律性,论述了外业调绘地名的原则、方法、注记要求。提出了新地名、地片名称等新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指出对《市、县地名录》应增加补充更改资料。  相似文献   

2.
徐华勇  徐凤怡  苏阳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0):110-111,116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1:10000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及《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中地名注记的必要性,地名注记的分层、属性值的填写内容、地名与要素实体的几何关系及地名特性的研究,实现对地名要素的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3.
基于1∶500地形图、1∶2 000地形图、1∶2 000影像图、行政村人口与自然村布点图等数据与其他地名相关资料,对2009年全增城1∶2 000 DLG上的地名数据进行整合、对比,按照《增城数据库管理系统建库标准》要求,提取增城市城乡规划局所需的各级地名数据,并分类、赋代码、赋属性、检查建库。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工作同某些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加之使用的又是非罗马字母的文字,因此,日本的地名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内各部门及其专家们的努力,日本的地名标准化工作很有起色。1978、1981和1982年先后由有关学者和人士成立了“历史地名保护协会”“日本地名研究所”和“地名工作者联合会”等各种地名组织。有些地名组织和政府机构还出版了像《日本沿海地名录》、《日本地名录》、《日本地名语源词典》等地名工具书。日本地名研究所创办了名为《地名与风土》的会刊。有的大学开办了地名学讲座。日本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中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有关地名资料已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0,(3)
为了满足从事地理、国际问题研究、外事、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同志及广大读者的需要,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英国地名录》将于1990年面市。该书以英国出版的《国家地图集》和《英国地名录》为基础,补充了最新内容(资料截止日期为1989年底)。共收编英伦三岛和北爱尔兰的居民点、名胜古迹、河流、山脉、湖泊及海湾等地物名称  相似文献   

6.
地名数据库以〈名称、类型、地理空间范围〉的形式存储和管理地名信息。空间范围是地名数据库的重要信息之一,散列式居民地作为居民地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但在地名数据库中仅有名称注记信息,缺乏边界范围信息。基于此,结合散列式居民地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名数据库的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方法。方法以地名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在地名数据库中进行地名检索获取地名数据库中指定名称注记的相关属性项;通过空间位置关系提取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名称注记对应要素,并以聚合面方法提取最终边界;结合Arc GIS就1∶50 000地名数据库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了边界提取试验,通过将提取结果与DLG数据的叠加显示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此方法可对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及不依比例尺多种散列式居民地要素进行边界提取,为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更路簿》是一本海南渔民往来南海诸岛礁的航海手册,记录了海南岛渔民命名南海岛礁的地理名称136处,这些南海地名生动地反映了南海岛礁的自然地理及文化特征。该文论述了《更路簿》与《针路簿》的起源与差别,探讨了《更路簿》中的岛礁分类与命名方式,将《更路簿》中的南沙岛礁的名称及其释义集成在一起,并对照谷歌地球进行定位与校核。依据名从主人的地名学规则,海南渔民是最早探索、发现、命名南海岛礁并对其不间断地开发的经营者,因此为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提供有力佐证。该文从南海的季风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帆船时代居住在季风海流两侧国家的人民探索发现南海诸岛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地图资料     
地名统一地名,是地图上的重要内容,如果同一地物的名称在地图和各种出版物中是一致的,并与当地的称谓一致,将给读者很大的方便;否则便会造成混乱。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各类地名不统一的现象还很普遍;要实现统一,还有各种困难,更不是本刊能解决的。我们在这里列出这个小小的专栏,目的是把国家规定的标准名称介绍给广大读者,便于共同使用,以利地名统一。1.南海诸岛的名称。《人民日报》已经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地图(包括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中所采用的注记原则和方法,几十年来,有的方面已日臻完善、合理,而有的方面则与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相适应。总的说,对地图注记的不断深入研究,使之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则显得不足。本文从地图上如何正确显示地名这一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市、镇名称在作为居民地名称和行政区划名称时所指代的地域范围截然不同的现状,讨论在保持市、镇名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对所指代的不同地域范围从通名上加以区分,以消除地图上一个市、镇名称要表示多层不同地域范围所造成的名称上的混乱现象。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着重讨论市、县,镇名称及相应的政府机关驻地地名在地图上如何合理表示的问题,使地图上的此类名称注记更能体现我国的特点、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0.
1.新建三个地图出版社;2.《地图》杂志正式刊行;3.《国家地图集》经批准公开出版;4.《非洲地图集》出版问世;5.《地图制图参考手册》编写完成;6.举办地图制图教育与培训高级讲习班;7.首次测绘南极长城站地形图;8.专题地图的编制有较大发展;9.全国大规模地名普查取得丰硕成果;10.国家测绘局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土基础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发展概况,重点描述了在《系列世界地图》基础上衍生出的专题图种《系列世界地势图》,从"地势图与地貌图、地形图的比较"、"专题内容的确定"、"地名标注原则"、"立体景观效果"4个方面,对地势图编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对编制世界地势图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并为编制其他类型世界专题地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有以人名来命名地名的风尚,很自然会采纳以著名的文学家的姓氏来命名地名,其中包括城市中的街道、广场、公园名称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文地名数据中存在的“同名异地”“异地同名”等歧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地名知识和位置信息的地名匹配方法。首先基于特征词的规则匹配模式对地名名称结构进行了解析。然后结合地名的位置信息实现中文地名匹配;同时,基于地名的行政区划信息和实体信息关联多源地名数据,构建地名知识库。最后以兴趣点数据为例,基于名称相似度和位置相似度匹配地名数据中的地名信息,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字延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1:5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生产》的技术要求为例,叙述了如何增加菜单,在软件界面上批量实现地形图层、颜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生产的主要依据。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并给出了示例以及各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和图幅经纬度计算公式及示例。本次修订将标准的范围由1∶1000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扩展到1∶1000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增加了1∶2000、1∶1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内容及要求,特别是根据调研和意见征求情况,增加了1∶2000、1∶1000、1∶500地形图经纬度分幅和编号的有关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了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附录C"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中的相关规定的协调性,保留了1∶2000、1∶1000、1∶500地形图正方形、矩形分幅和编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众包旅游文本中蕴含着大量有待挖掘的旅游者时空行为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文本集合的地名权重分配与共现矩阵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深入挖掘众包旅游文本中的地名信息,获取旅游地高热度地名间的共现关系。计算结果以共现矩阵和三元组共同存储的方式呈现,便于依据地名类型提取多研究视角下的共现关系子集。以九寨沟为例做实证研究,实现了九寨沟旅游地热度地名自动提取,实现旅游地内热度景观名称之间,及九寨沟与省内、省外热度城市名、省内旅游地名之间4类共现关系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旅游地理和相关学科对旅游文本内容挖掘的研究需求;挖掘结果对特定群体的旅游空间感知特征与结构有显著的表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众包旅游文本中蕴含着大量有待挖掘的旅游者时空行为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文本集合的地名权重分配与共现矩阵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深入挖掘众包旅游文本中的地名信息,获取旅游地高热度地名间的共现关系.计算结果以共现矩阵和三元组共同存储的方式呈现,便于依据地名类型提取多研究视角下的共现关系子集.以九寨沟为例做实证研究,实现了九寨沟旅游地热度地名自动提取,实现旅游地内热度景观名称之间,及九寨沟与省内、省外热度城市名、省内旅游地名之间4类共现关系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旅游地理和相关学科对旅游文本内容挖掘的研究需求;挖掘结果对特定群体的旅游空间感知特征与结构有显著的表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地名档案管理方式的查询不便、成果单一、不能进行可视化操作等缺点,将纸件资料扫描整理,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历史地形图、现状地形图、最新影像图、路网规划图等多源数据,运用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技术和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实现地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本文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功能实现等,以期给同类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浩 《地图》1992,(1):63-63
标准地名图是专题地图中的一种。随着地名工作深入发展,地名图的特点和作用已被地名部门所认识。苏州市地名委员会继1982年编绘地名图之后,又于1988年4月组织编绘了全开《苏州城市标准地名图》。现将该图(以下称1:9000标准地名图)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编绘1:9000标准地名图的意义以收载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现势性标准地名的地图称为标准地名图。这种地图是在1980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的名称,地图是地理实体的图象,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名的精确位置,各地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名的形、体、音、义等特征在地图上都能直观地反映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因此,地图是表现地名并使之服务于社会的最好形式和进行地名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工具。反之,地图也离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