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政府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一切社会形态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制度.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中,土地制度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土地制度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一种社会土地制度的变革及调整,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首先要参与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虽然作了重大改革,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土地制度出现一些与新形势情况不相应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清楚地认识这些影响,是确保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了土地利用现状.第一次土地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国土管理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发展形势对土地调查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国家作出了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3.
段新功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3):25-25,27
“空心村”是目前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村大量“空心村”的形成,既引发土地纠纷、使信访案件增多,又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为此,临朐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得力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充分挖掘盘活了存量土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监察信访工作,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1加强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的立足之本。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无不因土地紧张而引起,因土地问题的解决而终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农地冲突问题也大量涌现出来。本文根据2004年8月笔者在某山区查阅的关于土地纠纷的信访材料,分析其冲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土地纠纷的建议。笔者认为,分析这一问题,对于农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农村良好风尚的形成,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以及农地承包制度存在大量问题。这些土地制度已经严重损害到社会弱势群体——农民的权益,以致群体上访事件履履发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本文将在讨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既有土地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土地制度,提出未来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涉及土地问题而发生的集体访、越级访、反复访的高发,已引起了对我国现行信访制度的反思。弱化当前土地信访救济功能,推进土地问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引导信访活动走向法治,是依法有序解决土地信访所反映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在城市范围内的广泛实行,造成社会对农村集体土地需求的日益强烈,特别是工商业资本进入农村,对农村集体土地的需求提出了规模连片经营的要求,土地的资产价值也日益被人们接受,土地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农村的集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繁荣,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土地使用制度与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土地估价机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土地,关乎国计民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需要,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又赶上西部大开发机遇的广西来说,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土地的供需就成为了一个急需处理好的现实矛盾问题。在国家实行严格控制与地方建设急需用地的现实中,我们的理念是:以广西…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又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地球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好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在我国土地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最基础理论生产力要素。在我国现行体制和发展阶段,土地要素的生产权数在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在逐年递增。对政府及财政而言,土地是公共财政的重要来源;而对农村来讲,土地资源及制度安排(集体所有制),相对于农村资本、劳力、技术等要素而言,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还是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实施性规划,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和布局要求,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土地利用区的土地主要用途和区内土地使用条件,为单位和个人合理使用土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为政府审批农地转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依据.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地安排土地,达到宏观控制用地规模,统筹安排各部门对用地的需求,使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潜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某种既定用途下,某一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是指根据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区位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需求,通过旧村拆迁改造和土地整理,以盘活闲置土地、增强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而增加的住宅、商业等各类建设用地面积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内涵示意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迅速增长.而农业用地则急剧减少,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土地必须走集约利用的道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合理地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城市土地潜力,获得土地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的过程.我国实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土地平整、田块合并、村庄更新、沟渠道路改建、宜农荒地开发、土地复垦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在我国全面展开。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不仅带来了耕地的增加,还产生了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的效益,工作内容和运营方式也涉及社会各方面。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质、影响、规划控制等进行多维思考,从而使土地整理活动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系统的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实行社会养老保险 合理安置被征地人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陆域面积3,964.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94亩.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征用土地大量增加.土地的大量征用,一方面满足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失地农业人员的安置压力.1998年底,嘉兴市委、市政府针对上述问题出台了《嘉兴市区土地征用人员分流办法》.这个办法的核心内容是将征地后需安置的所有农业人员的户口实行"农转非",并统一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以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央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土地预期效益明显增加。但同时,农村土地纠纷也成为了目前农村社会矛盾的焦点。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从2004年至2006年,土地纠纷案件总数高达3140件。因此,必须从法治的视角构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第一次土地调查从1984年开始到1996年结束,先后经历了十二年时间.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状况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土地基础数据已不能满足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实施,农村惜土地如金,特别是城镇社区土地资源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农民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城镇郊区土地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的现状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利的调整。因此,切实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土地权属管理,清晰界定每宗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土地的位置、界线和详实面积,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也是避免以后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防止弄虚作假,使土地开发整理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