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测绘》2014,(4):86-86
据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I报道,苹果公司有可能利用全球海量用户手中的iPhone来收集建筑物内的地图信息.借助建筑内分布的iBeacon硬件设备验证,最终绘制室内地图。地图此前一直是苹果的弱项,虽然收购了HopStop、Locationary、C3科技、Placebase、Poly9 Group,“拉拢”了TomTom和高德地图,  相似文献   

2.
黄齐 《地图》2014,(4):40-55
2014年3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在习主席访问德国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向他赠送了一幅德国1735年绘制的中国古代地图.国家领导人互送礼物本是平常的礼仪,而且在国家领导人的交往中,将地图作为礼物并非没有先例,198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将一份复制的古地图送给了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然而,默克尔的这份地图礼物却在国内网络上炸开了锅,引起了各种猜测和讨论.那么,默克尔总理赠送给习近平主席的到底是哪幅地图,它有着什么样的源流,其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但是他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美洲大陆的概念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确认,一幅500年前绘制并最早提及“亚美利加”的地图,能给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孩来到地方博物馆的一个数字地球陈列室,当他戴上头盔显示器,他将看到就像是出现在空中的地球.使用"数据手套",他开始放大景物,伴随越来越高的分辨率,他会看到大洲,随之是区域、国家、城市、最后是房屋、树木以及其它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在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地块时,他可乘上"魔毯",即通过地面三维图像显示去深入查看.当然,地块信息只是她可以了解的多种信息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8,(3)
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军事秘密地图”近期首次在武汉被公开。它有力地证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并作了大量的细致精确的准备工作。这些“军事秘密地图”共150张,地图内容涉及湖北境内每个县、审及大多数店、镇,地图以五万分之一比例绘制。从这些地图的绘制上看,绝大部分地图右上角标有“军事秘密,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武昌××号”字样,左下角则标有“陆地测量部参谋本部”字样。武汉大学近代史专家李少军副教授考证后认为,大部分地图是由日本人绘制的,也有由中国绘制、日本人收集后再制版的。披露南京大屠杀的重要铁证一一…  相似文献   

6.
朱园媛  朱庆  张叶廷  彭明军  高山 《测绘学报》2015,44(9):1036-1041
针对城市侧视地图上建筑物轮廓线主要依靠人工交互提取,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精细度和准确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任意视角侧视地图中建筑物轮廓线的自动提取方法。采用深度缓冲区分割算法获取单个建筑物对象的颜色缓冲区,顾及了存在建筑群的情况和建筑物密集区域的遮挡问题,再基于颜色缓冲区追踪建筑物轮廓线。为了保持遮挡一致性且便于匹配提取出的矢量轮廓线与栅格侧视地图,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投影空间分块加载三维城市模型的方法。最后,以武汉市典型三维城市模型数据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龚缨晏 《地图》2006,(3):102-106
比鲁尼生活在伊斯兰世界的东部地区,他在地理学上的成就,主要反映在数学地理学、投影理论、大地测量等方面,而不是地图本身的绘制。比鲁尼去世后半个世纪,在伊斯兰世界的西部,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而且,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地图的绘制上,这就是伊德里西(al-Idrisi,约1100~1166年)。  相似文献   

8.
视点     
《地图》2008,(2)
英国最古老地图:12个半便士买来的国宝2008年2月,英国地图学家尼克.米莱亚在他的新书《戈夫地图:英国最早路线图》中宣称:成图于1360年的戈夫地图是英国第一张海岸线标记清晰的现代地图,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戈夫地图由钢笔、墨水和水彩在双层牛皮纸上绘制而成,大小为115厘米×56厘米,作者不详。  相似文献   

9.
谁的阴谋:哥伦布还是葡萄牙国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缨晏 《地图》2007,(5):108-111
进入15世纪,葡萄牙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沿着大西洋对非洲沿海进行探险,同时,也努力把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准确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来。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报告,他已经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发现了从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国王一定非常重视他的报告,也一定会将他所提供的地理新资料标注在地图上。不过,国王下令绘制的地图现在尚未发现。现今所知最早反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地图,并不是葡萄牙人而是一个德国人绘制的,他就是马泰卢斯(Henricus Martellus)。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中地下空间建筑物的广泛开发和利用,探讨了地下建筑物的三维测量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并基于AUTO CAD和Sketchup绘制了地下建筑物的三维地形图。三维表达的地下建筑物能给管理和规划人员直观的展示地下空间信息,且能进行各种量算和分析,可以帮助其进行分析决策。因此,地下建筑物的三维测绘技术及据此建立的地下空间信息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以及城市地下建筑物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1.
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官方地图服务平台。将天地图服务与城建档案管理相结合,在国内尚属首次。城建档案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城市建设的建筑物和市政管网的档案信息都由城建档案馆来管理,这些建设信息都与地图有关。因此,可以将天地图作为底图,利用Web技术在线绘制城建档案矢量数据,使得城建档案的状态变得直观,便于管理者决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工矿城市建筑物分类系统和解译标志,并用航空彩红外图像对山西省普城市建筑物进行分类,在CMLUS系统上绘制建筑物现状图并统计各类面积,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计算了各类建筑总面积及其人均占有量,并对该市建筑物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竹青 《中国测绘》2011,(4):84-84
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社会化应用的重要成果.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平台“天地图”建设日趋完善。记者近日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天地图”将于近期开通手机版和古地图频道.并提供国外的城市地图和国内部分城市的街景影像、建筑物轮廓.三维模型等。  相似文献   

14.
徐旺  游雄  张威巍  邓晨 《测绘学报》1957,49(12):1619-1629
城市AR中,场景结构的自动获取,对自适应信息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层叠式”信息表现形式引发的信息指示不明、场景感知混乱等问题的关键步骤。然而,场景结构信息隐藏在场景图像中,直接提取十分困难。2D地图描述了地理实体的位置、轮廓和空间布局,可作为场景结构提取的先验信息。针对城市AR中场景结构获取难、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2D地图的建筑物场景结构自动化提取方法。在地理配准的基础上,首先根据2D地图中建筑物的轮廓和属性信息,构建场景图像语义分割的结构线索;然后将其作为过分割处理后场景图像合并的依据,生成多个包含语义信息的图像区域;最后根据图像区域与2D地图中建筑物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场景图像中的区域轮廓、场景深度和平面朝向等场景结构信息。试验选取了格拉茨地区32个建筑物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实时地提取建筑物场景结构,且建筑物立面提取的质量明显优于对比方法。提取的场景结构能应用于城市AR多种自适应信息表达方法中,使信息标注更明确,遮挡关系更清晰。  相似文献   

15.
王自夫 《地图》2006,(4):105-107
网上搜索,忽然看到一位在海外的舟山籍科学家袁尚贤先生文章:《看图史志:从300年前的舟山地图说起》。根据文章提供的出版社信息,笔者在英国地图商桑顿公司的网站上果然见到这幅舟山地图原貌。这张30年前由外国人绘制的地图,记录下当年有关舟山的许多历史信息。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刚过去,看图史志,备添感慨。  相似文献   

16.
龚缨晏 《地图》2014,(1):44-5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交通路线,它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着漫长的丝绸之路,中外使臣策马驱驰,各国商人奔波逐利,宗教僧侣热情往返,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也反映在了欧洲人绘制的各类地图上。  相似文献   

17.
这张古地图的原版本是1547年成书于法国迪耶普的《尼古拉斯·瓦拉尔地图集》中的一幅"大爪哇岛"东海岸地图,不少学者认为它是葡萄牙人绘制的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图.1856年,英国出版商将其冠名为"首张澳大利亚地图"复制出版. 早期西方人根据航海家的实践和马可·波罗等中世纪欧洲旅行家的见闻,通常将现在的苏门答腊岛南部称为"小爪哇",将现爪哇岛称为"大爪哇".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南京市规划局举办的大型国际城市地图展在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举行。此次地图展旨在向广大地图编制单位和地图绘制个人推荐国际上先进的编制理念和工艺艺术,在引导测绘产品跟上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打造一批南京城市地图精品,以服务社会和市民。展出期间,市规划局将邀请国内地图绘制专家对国内外地图进行点评,分析参展收藏品地图的特色和优缺点,形成完善的指导意见。地图展出期间,还将开展新版南京地图方案的征集工作国际城市地图展在南京举行@王宏斌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物群的综合过程中,建筑物群的移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分析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物群移位的一个新的自适应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在该算法中,考虑了建筑物与街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建筑物群排列在图形表达上的格式塔原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设计上也考虑了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移位结果更符合地图制图规范和地图感受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移位空间充足时能精确收敛到最优解,移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席会东 《地图》2014,(4):132-133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城市的繁荣和地图学的发展,而印刷术的改良又促进了地图的刻印和传播.随着“文艺复兴”以来世俗化的进程与欧洲城市的勃兴,城市地图开始成为1 6世纪欧洲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鸟瞰画法绘制的欧洲城市图开始大量出现.作为古罗马帝国的都城、中世纪天主教的圣城和“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永恒之城”(Citta Enterna)罗马是欧洲城市图的重点表现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城市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其中15世纪的罗马城图主要以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和中世纪的圣殿教堂为描绘对象,表现了罗马作为天主教圣城的城市意象.16世纪以来的罗马城图,除了描绘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广场和中世纪的教堂之外,也开始表现罗马城中的街道、广场、住宅一类的世俗建筑,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作为教皇国都城的繁荣和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