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昕 《地图》2018,(3):38-43
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中,利用中国县级尺度的人口数据,提出了“胡焕庸线”,该线是关于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的重要发现。胡焕庸线作为人口地理分界线,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在经济、社会中持久地产生影响。2013年和2014年,李克强总理分别提到胡焕庸线,并就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提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此即“总理之问”。  相似文献   

2.
丁海笑 《地图》2018,(3):44-53
在胡焕庸线提出的80余年后,中国中西部与东部城市的差距是否缩减?在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中国城镇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在未来寻求突破胡焕庸线的探索中,推动中国城市变革的力量源自何方?  相似文献   

3.
王祖荫 《地图》2005,(5):83-85
《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貌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惟一拥有辽阔国土,众多人口以及民族历史连续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地面貌有过诸多复杂深刻的变化。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给了我们图形上的显示,而我们还需要文字材料以倾听流逝的时间所作的倾诉。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蓝勇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值得向地图爱好者推荐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理论地理学对地理事物研究的主要观点。“地理事物”是理论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现代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特点,也揭示了现代地理学研究内容扩展的内在原因和发展方向。对深刻理解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间的关系,把握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侯仁之教授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率先在理论上阐明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指出传统沿革地理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区别,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侯先生在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将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与首都规划建设结合起来,为北京旧城改造、城市总体规划及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他积极推动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被誉为  相似文献   

6.
孔毅  王新 《现代测绘》2013,36(3):18-20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明确提出了"构建智慧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壮大地信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而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用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很难做到精确描述、解释和预测。为了弄清楚其形成原因和演化规律,除了需要详细分析现代过程外,还必须经常性地借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分析来达到目的。这恰恰是智慧中国建设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智慧中国建立是在地理学知识和现代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卫星定位系统、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之上的,同时为地理学发展创立了符合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7.
唐博 《地图》2011,(4):110-115
2011年盛夏时节,华东师范大学。时值暑期,校园里依旧熙熙攘攘。丽娃河面,波光粼粼,荷花垂杨,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作为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河畔的地理馆坐拥绿荫,享受着闹中取静的愉悦。步入馆舍,拾级而上,一座半身塑像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讨和分析现代军事地理学和传统军事地理学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军事地理学科学化与理论化的基本含义与内容,指出了科学化与理论化的意义与作用。文章还对现代军事地理学的结构体系作了一定的探讨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结构体系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理论地理学对地理事物研究的主要观点. "地理事物"是理论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现代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特点,也揭示了现代地理学研究内容扩展的内在原因和发展方向.对深刻理解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间的关系,把握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绘制专题图时,得到了些心得体会,结合分析近些年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并结合现代制图学的发展,以及现代制图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指出地图制图学在人文地理应用中的不足。为地图制图学和人文地理学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演进与发展,都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都已进入信息时代,成为分属工科和理科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述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各自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各自的演进轨迹,特别是分析了信息时代的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特点;就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在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中的作用,分别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的两种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分异"与"聚焦";最后,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空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空间参照与时间参照是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两个基本参照系统"的观点,认为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都是研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且运动着的物质,但研究的具体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有很大区别,必将在无限和有限统一的空间和时间中深化各自的研究内容、开拓各自的研究范围,创新各自的研究方法,同时又更加紧密地聚焦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从操作对象、数据管理、分析模型、系统功能、GIS应用等五方面对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或所表现出的地理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地理学特性、地理区域分析方法、地理思维方式渗透在GIS的整个工作流程中,成为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作为实现GIS功能的技术支持。不应该成为GIS的理论根本。GIS是地理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显著的地理性,GIS专业学生应当重视地理学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张国 《中国测绘》2013,(6):44-47
距离102周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结束了在这个世界的长途旅行。 这位徐霞客式的旅行家带走了一个时代一至此,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三驾马车”,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都已魂归黄土。  相似文献   

14.
龚缨晏 《地图》2010,(2):134-137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它包括《旧约》和《新约》。《圣经》毕竟是一部关于宗教及伦理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系统研究世界地理问题的地理学专著,它在地理学方面的描述是非常含混不清的,据说伏尔泰曾说过:“上帝显然不是地理学的行家。”《圣经》对于宇宙与世界的看法,是通过一些简单、模糊、分散的文句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地名趣谈     
牟子谦 《地图》1999,(3):39-41
我们翻开中国地图,映入眼帘的是先辈们留下的无数绚丽多彩、寓意深长的地名。这些地名与当地山川地形、气候环境、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民俗风情等息息相关,上自天文,下到地理,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学、地理学、地矿生物学、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及。在地名史上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渊博的知识,值得我们引以自豪。我是个普通地图爱好者,没有专业知识,但对祖国的地名却有浓厚的兴趣。今愿将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与有兴趣的朋友切磋学习。谬误之处,敬盼批评指正。一、地名与哲学  儒家思想在中…  相似文献   

16.
很高兴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在低碳世界中的实践和体会。我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论述自己的观点,即低碳、地理学、北师大。首先,什么是低碳呢?顾名思义,就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地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学科整合不足、国际竞争能力堪忧、国际视野欠缺、地理教育错位等诸多问题。从传统地理学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两个方面分类考察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总结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的特征,梳理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特点,分析其优势,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地理学科的发展特征,探讨其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所选择的论题是关于两个姊妹学科──地图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会聚还是分离吗?"大概在地理学的科学规律发现之前,DavidWoodward等地图学家和其他地图史学家就曾经指出过。1992年10月一位领导人在伦敦《泰晤士报》上指出:"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有三项重大发明,即语言、音乐和地图,而其中最古老的是地图。"地理学和地图学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的30年中,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地理学和地图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离。地理学的定量革命使得很多地理学家,尤其是英国和北美的地理学家,放弃了地图而倾向于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图中日月长     
雷颐 《中国测绘》2003,(2):40-42
地图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非完全被动、简单复制,而是充满了我们的选择,实际也是我们如何“看世界”的反映。恰如丹尼斯·伍德所说:“地图并非与文化分离,相反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作为沉浸在地图中的族类,地图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中国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天朝上国”,其余都是位居边缘的蛮夷之邦。明清之际,曾有传教士将现代世界地图介绍进来,但由于不合“天朝”图式,未被接受;而相信并宣传此图的徐光启等,则长期受到诽谤。鸦片战争后,在战争中曾与“英夷”交战、后又与西人交往颇多…  相似文献   

20.
周尚意 《地图》2011,(1):139-139
我在大学教了20多年地理学,谈起"地理学家"和"地理"之关系,有些像说绕口令,越想说清楚,越是口吃。"地理"一词何其寻常,难以像"物理"引人敬仰。而地理学家也就是记录者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