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旋转多基线摄影光束法平差法方程矩阵带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祥  张永军  黄山  谢勋伟 《测绘学报》2016,45(2):170-177
提出了一种对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影像进行重新排序编号从而优化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带宽的方法。首先,根据影像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地面覆盖范围,计算每张影像的等效摄站位置;然后根据等效摄站间的坐标关系对其进行重新排序编号,得到各影像的逻辑顺序;最后借助影像的逻辑顺序求解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实际带宽值。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带宽相对于按照影像原始摄影编号计算出的带宽值有很大改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减少了平差运算对计算机内存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王晓芳  侯恩科  张志华 《测绘科学》2011,36(2):239-240,238
在利用坐标反算方位角的反正弦、反余弦和反正切公式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反正弦公式的C语言程序,又利用方位角的特性,构造了方位角排序算法,即半圆周排序和圆周排序算法。然后,将坐标反算求取方位角公式应用到了空间方向描述之中,并且将半圆周排序算法应用在了多边形面积计算中,圆周排序法应用在Voronoi图的构建之中。实验证明该坐标反算公式和两种排序算法在GIS图形算法研究方面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仕东 《测绘工程》2005,14(1):23-25
推出了在线路坐标系下任意中桩点的切线方位角和中桩点的坐标计算公式,求出了该中桩处横断面上任意点的坐标,提出了将GPS-RTK技术应用于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地籍图坐标转换与数据建库技术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剖析,依托广东某区域的农村地籍测绘数据处理及建库项目构建了在地籍图接边、坐标转换、质量检查、数据入库时的FME(feature mainpulate engine)流程模板,能够批量化、自动化地一次性完成数据处理,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板化方法处理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地形图图幅编号的自动查询与检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于付国 《测绘通报》2000,(11):32-33
通过编写程序,可对地形图图幅编号进行自动查询与检索。若给出某点的经纬度坐标,可自动查询该点所在的指定比例尺图幅编号,若给出某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可自动检索该区指定比例尺所有图幅编号。  相似文献   

6.
田文波  余代俊 《北京测绘》2012,(5):14-16,25
主要介绍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编写的地形图分幅编号查询与面积计算程序。通过该程序,根据经纬度坐标或高斯坐标,可查询该点所在各种基本比例尺下的图幅编号、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坐标以及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图幅面积。  相似文献   

7.
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图数字化坐标转换方法、转换所得地面坐标平差方法 ,得到数字化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案 ,对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了相关性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并对数字化数据的精度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新增矿山图斑手动编号耗时长、易出错以及规范不明确的问题,基于成果数据提交技术要求的分析结果,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地对新增矿山图斑进行编号并将该过程进行可视化。该流程通过ArcPy站点包实现矢量数据分割、排序、编号以及写入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并利用ArcToolbox的定制功能,对该一体化全流程进行封装与可视化,提高其交互性与有效性;并针对ArcPy内部原有的空间排序方式的不完善之处,提出并实现了矿山图斑排序方法的改进。通过对不同县市几十至近千个图斑进行编号验证,自动编号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数十个,且编号效率随着图斑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全流程自动化功能可以为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编制工作提供有效支撑,显著降低编号过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对其他大量、重复性的遥感监测图斑编号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高程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充分利用GPS高精度的三维观测,实现了将三维空间坐标转换为二维平面坐标.通过与传统椭球投影的结果对比,两者平均点位偏差为0.6 mm,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由于无需椭球投影,这为平面坐标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地籍调查规程》对宗地的统一编号要求下,城镇地籍数据库升级、集体所有权调查、村庄地籍调查等工作,都存在大量宗地的统一编号需求。本文将宗地的空间排序及编号用SQL操作方式来实现,提高了编号效率。  相似文献   

11.
视频GIS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视频GIS数据采集系统是将地理信息与视频影像实时自动集成,生成空间位置与视频影像相融合的超视频信息。在视频GIS数据模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视频采集的同时,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间隔,记录地理坐标、速度和相对应的视频帧数,通过建立视频时间或视频帧与其地理位置坐标、速度的对照表,来实现视频数据与空间地理数据的有机集成。并详细的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本文在考虑相机畸变的前提下,对监控相机、目标像素坐标和地理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基于平面约束的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完成相机的标定,确定相机的成像模型;然后,提取畸变校正后的目标像素坐标,并通过目标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最后,进行了定位精度评定,并分析了两种定位算法的应用特点。本文的定位算法将以像素坐标定位的目标数据解析为以三维坐标定位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多摄像头的目标跟踪提供了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频数据虽然能高效、逼真、详细地展现地理信息,但是因不具备地理框架而不能直接与GIS结合,参与空间分析的问题,该文通过多次真实环境条件下的尝试性实验,探索出一种从视频中提取地理信息的方案:采用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自动识别出视频帧中实体的轮廓;通过半自动的处理清除提取数据的干扰轮廓;借助数据变换技术为视频帧及其提取的数据赋予准确的地理框架。基于真实环境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视频中的地理信息参与空间分析,还能够实现其空间分析结果的多视角可视化。本研究针对视频与GIS结合问题做出初步探索,为视频GIS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支持多源地球空间信息融合处理的有效解决方案,格网系统单元层次关系及全球统一编码运算是研究难点。首先,根据四孔六边形剖分特点,提出封闭二十面体表面的一致瓦片层次结构;然后,利用复进制数建立一致瓦片层次结构的编码数学模型,并等价设计全球统一编码运算、编码邻近查询、编码与地理坐标转换等算法;最后,设计了格网层次结构验证和编码运算效率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致瓦片层次结构的编码与地理坐标转换平均效率分别约是同类成果的2.74、1.73倍,编码邻近查询平均效率约是其7.46倍,且随着格网层次升高,效率优势更显著;与同类成果相比,所提方案瓦片具有一致性,且数量更少,算法复杂度低;层次结构的原理简明易懂,计算机执行效率高,可为多源对地观测数据统一组织管理、处理分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基于地图数据的虚拟地景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刚 《测绘学报》1997,26(3):241-246
本文分析和解决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使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地景符合人的“越近看得越清”视觉规律,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实现过程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数据成果的位置精度检查是评定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以"2015年省基础测绘大连市1∶10 000项目"为例,阐述了DEM数据成果检查方法、检查内容、位置精度,质量元素的检查方法、质量控制情况,对测区内不同地理坐标带的数据接边检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Spatial searching,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k-nearest neighbors to a point, is one of the most time-intensive tasks in vector-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ransformational or analytical operations, and as such continues to impede many studies. While a number of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k-neighbor search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dimensional monotonic coordinate axes, these methods are inappropriate for spherical coordinates necessary in many global studies. This article briefly examines the assumptions and resulting limitations of k-neighbor searching algorithms with spherical coordinates. One of the simplest, yet most efficient k-neighbor searching algorithms is applicable to spherical applications, if constrain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brute-force searching method commonly in use, a constrained heuristic k-neighbor searching algorithm, and a modified k-neighbor algorithm indicate processing times may be decreased by as much as 99% using such rapid searching methods in global geograph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安全加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需要对地理信息进行严格保护。本文通过研发地理信息安全加密系统,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与控制。以宾阳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为例,通过使用加密系统,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分发、使用、生产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多级多源控制点影像数据库建立数据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控制点GCP(Ground Control Point)是表达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数据,归结为空间位置坐标、点位局部影像、点位特征描述及说明(点之记)、辅助信息。本文基于"多级多源控制点影像数据库系统的建立研究"课题,重点阐述多级多源控制点(GCP)的数据内容及形式、数据的获取方法、数据的组织方案及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20.
GML标记语言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IS)互操作规范指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式环境下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处理资源的共享。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实时获取不同系统中的地理信息,避免了冗余数据存储,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1999年OGC推出了第一版本GML规范开始就有大批的学者投入到对其的研究中来,对规范的详细研究是展开其他研究的基础。本文就GML标记语言规范本身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特点、分析了它的数据模型、研究了其建模规则、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对GML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以后版本的GML规范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意见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