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阳市倒春寒的发生规律及其环流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罗文芳  彭茜 《贵州气象》2006,30(2):12-14
对贵阳市倒春寒的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及其存在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典型重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环流成因的基础上,概括出典型重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的500hPa环流模型;给出倒春寒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贵阳市秋绵雨的气候统计特征,给出了贵阳市秋绵雨分区图及区域性秋绵雨过程的统计特征,并指出其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特点。通过对典型重秋绵雨年和无秋绵雨年环流成因分析,概括出造成秋绵雨的500hPa环流模型特征,提出了秋绵雨的防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伍红雨 《贵州气象》1998,22(4):25-26
秋风是安顺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全区1951 ̄1995年的秋风强度指数,气温资料等指标分析了安顺地区秋风的气候特征以及典型重秋风年和无秋风年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4.
赵悦  程升壮 《贵州气象》1994,18(6):3-11
本文对1961~1991年贵州出现的40次秋风天气过程影响系统逐一进行了个例分析,讨论了贵州重秋风年和无秋风年500百帕平均环流特征,归纳出产生秋风天气5种不同的环流型,并对每种环流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罗喜平  许丹 《贵州气象》2004,28(Z1):13-14
利用1971~2000年贵州省78个站的平均气温资料,对我省秋风天气的气候特征作较为全面的分析;综合考虑1971~2000年贵州省87个代表站秋风指数及贵州省78个代表站秋风总日数资料,选取特重秋风年4年1974、1980、1988、1993年,无秋风年4年1975、1981、1990、1994年,分别对各种环流因子进行特重级、无秋风年平均,以分析特重级、无秋风年各环流因子从上年6月到当年7月的演变特征,进而根据前期环流因子预测当年秋风轻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l~1997各年1月和7月的大气垂直经圈环流的变化特征,特别分析了110~140°E平均的垂直经圈环流和其中的东亚季风环流。计算了各年的经圈环流与多年平均垂直经圈环流之相似系数、差异系数和相对强度。文中除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和10年际变化外,还讨论了东亚季风环流强弱变化与ENSO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1)垂直经圈环流除有年变化外,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月的全球平均经圈环流1966~1974年较弱,1976~1987年较强;7月的全球垂直经圈环流则是1963~1974年较强,1986~1995年则相对较弱。(2)110~140°E的平均经圈环流主要特点是:1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Ferrel环流圈,7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Hadley环流圈,而且其10年际变化也比较明显。(3)东亚季风环流强弱的变化与ENSO循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夏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茜  程李 《贵州气象》2006,30(4):20-22
分析贵阳市夏旱的发生规律,给出了贵阳市夏旱分区图,并指出其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的特征,针对重夏旱年份和无夏旱年份的大气环流基本特征进行初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 1961~ 1997各年 1月和 7月的大气垂直 经圈环流的变化特征,特别分析了110~140°E平均的垂直经圈环流和其中的东亚季风环 流。计算了各年的经圈环流与多年平均垂直经圈环流之相似系数、差异系数和相对强度。文 中除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和10年际变化外,还讨论了东亚季风环流强弱变化与ENSO循环的 关系。结果表明:(1)垂直经圈环流除有年变化外,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 月的全球平均经圈环流1966~1974年较弱,1976~1987年较强;7月的全球垂直经圈环流 则是1963~1974年较强,1986~1995年则相对较弱。(2)110~140°E的平均经圈环流主要 特点是: 1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Ferrel环流圈,7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 半球的Hadley环流圈,而且其10年际变化也比较明显。(3)东亚季风环流强弱的变化与 ENSO循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定义了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并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风的气候特征以及春季风降水和大尺度环流在年际变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来看,华南春季风在气候上发生于4月和5月;与华南春季风相联系的大气环流特征与夏季风和冬季风所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完全不同。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与太平洋北部的异常环流相关联,而这种异常环流又与亚洲北部的西风急流和极地涡旋有联系;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还与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有关;而亚洲热带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与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60~1996年共37年的地在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对我县历年秋风天气出现的地理分布,时间分布,年际变化,起止时间,强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县秋风天然的气候特征,然后根据气候特点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我县有两个重秋风区,两个一般秋风区和两个轻秋风区;历年秋风出现的平均次数为1.0次,平均日数为3.8天,秋风出现在9月上旬的频率远大于8月份,秋风天气出现的平均初日为8月27日,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