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钴在地球化学系统中具有多亲合性,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可以氧化物、硫化物及硅酸盐等多种相态存在.低品位、多态的复杂氧化钴矿石的选矿是该类钴矿石开采与评价的难题.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复杂氧化钴矿石的不同浸取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硫酸、盐酸-氯化钠和柠檬酸-氟化氢铵三种不同浸取体系的比较,确立了柠檬酸浸取体系为氧化矿石中提取钴的有效途径,钴回收率平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分析了采自十红滩铀矿床31线和39线勘探剖面中10个矿石样品的铀含量和铀价态,并对其中具代表性的两个矿石样品进行了浸取试验。矿石样品的U^4 /U^6 比值较大的变化范围(0.82~1.81),表明了矿石中铀价态的多样性和赋存状态的复杂性。在基本达到浸取平衡的条件下,浸出率曲线在不同浸取液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氧化条件下,呈现较好的变化规律,据此可半定量确定矿石中的活性铀与可溶性铀的含量。结合矿床地质和矿石特征,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矿石中的铀主要以分散吸附状态存在,从试验的角度证实了其具有可浸取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含钴矿物类型的多样性 ,得出地球系统中钴呈硫化物、类硫化物、铁氧化物和呈类质同像代替铁多种赋存状态及其受晶体化学因素控制特点。基于钴赋存状态的不同 ,提出当前钴的地球化学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估中仅以钴量化丰度值作为化探异常和矿石品位判据的局限性。指出元素状态丰度提供资源信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一帆  范裕 《岩石学报》2023,(10):3156-3168
关键金属钴的赋存状态是研究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含钴矿物粒度较小,难以在矿床尺度查明关键金属矿物的种类、含量、粒度、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共生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成本低且效率高的钴赋存状态研究流程。本次工作以龙桥铁矿床为例,建立了新的采样与制样流程,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并大幅缩短了样品前处理与制样的时间。通过综合矿物分析技术(TIMA)分析,查明了不同钴含量的三类矿石样品中矿物的含量,在6个实验矿石样品中寻找到了辉砷钴矿、铁硫砷钴矿和硫铜钴矿三种钴矿物共753颗,并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SEM-EDS)对钴矿物进行了核验与半定量分析。最后,在同一个树脂靶上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磁铁矿和黄铁矿进行了原位点分析,进一步查明了样品中钴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建立了关键金属钴在矿石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流程,具有制样简单便捷、分析时间短、分析费用低和分析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为矿床尺度上关键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铅物相分析选择性溶剂、浓度及浸取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松  张丽微  韦克桥  余虹 《云南地质》2010,29(2):210-214
个旧铅矿石以铅钒、白铅矿、砷铅矿、方铅矿、铅铁钒为主要赋存状态。试验探讨浸取时间、选择性溶剂、及其浓度对各赋存状态下铅的溶解情况,制定适合个旧地区铅矿石的物相分析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某铜矿矿石中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含钴量一般均达到工业要求.早期晶出的黄铁矿中有辉钴矿共生,品位更高,含钴黄铁矿在矿体中分布除构成铜钴矿石外,并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钴(含钴黄铁矿)矿石.由于矿石中含钴黄铁矿的确定和进一步明确了铜钴矿物的分布特征,从而确定了该矿床中钴的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理开发利用内蒙古东升庙低品位磷矿资源,针对其矿石性质和赋存状态,对该难选磷矿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正-反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磨矿细度-0.074mm89.50%,原矿品位P2O5 7.30%、MgO 5.42%,精矿品位P2O5 32.37%、MgO 1.10%,回收率84.73%。  相似文献   

9.
德兴铜矿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低品位多金属岩型铜矿之一,多年来,该矿在低品位矿石堆浸过程中主要对Cu元素进行回收,但对Re、Co、Au、Ag等伴生元素的尚未进行回收。本文通过对德兴铜矿杨桃坞与祝家村堆浸场低品位矿石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电子探针以及ICP-MS分析测试等试验,研究了低品位矿石矿物组成变化、重要共伴生元素的元素赋存状态与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它们进行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评价,加强对堆浸过程中共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同时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效应,为矿山持续高效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某地钒矿石进行了成份分析、赋存状态的分析,证实了该矿石含20%以上的钒云母。为了提高该矿钒的浸出率,研究了盐酸浸取、硫酸浸取、未经焙烧样品的浸取、焙烧后样品的浸取、添加剂的用量对浸出的影响、焙烧温度及浸取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建立了无盐焙烧、稀硫酸浸取,使浸出率达90%以上,为后续工业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钴矿石浸出液中Co、Cu、Fe的萃取分离 ,以及不同萃取剂萃取上述元素时的影响因素。提取液用P2 0 4 、LIX984 和正辛酸分别萃取Fe、Cu和Co ,萃取率分别为 99.9%、99.4%和 98.1%。成功地实现了复杂钴矿石中Co、Cu、Fe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12.
蔡淑霞  张云 《地质与资源》1992,1(4):235-242
本文介绍了堆浸提金原理和在实验室进行金矿石堆浸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以我国辽宁猫岭金矿、四川茶铺子金矿和福建紫金山金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矿石粒度、氰化钠溶液浓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堆浸提金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上述三类矿石性质及堆浸性能的比较,认为矿石的物质组成和金的嵌布特性对金的浸出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加速发展地浸与堆浸技术开发我国的矿产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梅 《铀矿地质》1999,15(4):193-197
地浸与堆浸是当今世界上采冶开发低品位矿产资源最先进的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地浸与堆浸的基本概念及其优越性,论述了地浸与堆浸湿法冶金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该技术的发展与国内外应用现状,在阐述我国地浸与堆浸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地浸与堆浸技术加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田晓娟  王艳  杜德平  彭立娥 《物探与化探》2008,32(3):298-300,303
选用了耐砷能力强、具有分解硫化矿能力的氧化亚铁硫杆菌1s、1号和马兰3种菌株作为实验用菌,对DBF矿样做氧化浸出实验,就其氧化过程中砷含量、pH变化和金的最佳浸出条件均做了详细的研究。给出细菌氧化金矿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金的最佳浸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近中性溶液条件下对富镉锌矿石进行了风化淋滤实验研究,发现淋滤液中产生大量以石膏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淋滤液呈碱性,淋滤出来的Zn、Cd以水溶态和沉淀态形式存在,而以后者为主。淋滤50天后,黄铁矿闪锌矿石中Zn、Cd的淋滤率为0.03%和0.01%,而半氧化闪锌矿石Zn、Cd的淋滤率则高得多,分别0.10%和0.60%。  相似文献   

16.
江西大布铀矿床溶浸地质条件及溶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江西地质》2000,14(3):209-213
本文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获得了大量溶浸工艺参数,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云南白秧坪地区是以银、钴多金属矿化为特色的矿集区,成矿作用与兰坪盆地两侧的推覆构造系统密切相关,发育一套复杂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出现了铜、钴、镍、铋等亲地幔元素的硫化物(硫钴镍矿、硫铋铜矿),显示地幔深源物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银、钴赋存状态的初步研究表明载银矿物主要为汞银矿、辉银矿、银黝铜矿、方铅矿、黝铜矿及砷、锑、铅硫盐矿物等,载钴矿物主要为硫钴镍矿、辉砷钴矿、含钴毒砂等硫化物。  相似文献   

18.
512铀矿床地浸条件及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保群 《铀矿地质》1997,13(3):147-153
本文应用铀矿普查及地浸试验中获取的资料,对512矿床地质构造、矿石物质成份、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自然经济地理等地浸条件及矿床技术经济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512矿床地浸条件较好,地浸技术指标适中,用酸法地浸开采具有耗酸量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在今后的开采中,若能解决伴生元素Re,Se,Mo的综合利用问题,将会大大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沉积型铝土矿是我国主要的铝土矿类型,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储采比逐渐下降,深部难动用资源的绿色开发迫在眉睫. 通过开展静态溶浸实验和电极加热仿真模拟,结合原位溶浸技术在铀矿和稀土矿开采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该技术在固体矿产开采中应用的适用条件包括:矿物可溶性、矿体分布稳定性、顶底板条件、矿体渗透性. 我国北方铝土矿资源与以上条件切合程度高,适合采用原位溶浸技术进行开采. 本次研究还提出了沉积型铝土矿原位溶浸开采的工艺方案,为下一步开展先导试验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钴、镍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易溶硅酸盐、铁氧化物及难溶硅酸盐相态分析的新流程。地质样品中钴和镍经选择性溶剂定量溶解分离后,试液用ICP-AES测定。该法测定国家土壤标准物质,钴、镍的RSD%分别为4.08%~7.83%和0.80%~12.44%,RE%小于3.64%和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