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陈则实所长邀请,日本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奈须纪幸教授于1985年10月25日至29日来所进行学术访问.来访期间,我所隆重举行了授予奈须纪幸教授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称号仪式,奈须纪幸教授郑重地接受了证书,并发表了极其友好的讲话.奈须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194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后获得理学博士,曾任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所长,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广播电视大学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水野笃行博士,于九月廿六日至十月七日,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讲学,并召开了三次技术座谈会。参加听课与座谈的有,中科院所属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二海洋研究所,部属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同济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以及本所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共五十余人。 水野笃行博士是日本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一九五一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地学院科学系,一九六二年获东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部部长。他长期从事海洋地质、特别是深海锰结核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海锰结核和海洋沉积学方面造诣较深。此次主要是据其专长,重点讲授了以下内容: 一、日本地质调查所对海洋地质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前言     
《我国渤海和十个海湾水质预测及物理自净能力研究》是国家环保局下达的《公元2000年中国近海环境污染预测及对策研究》项目的分课题之一。本课题在国家环保局的直接领导下,由山东海洋学院承担。具体实施由山东海洋学院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三个单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负责。课题组的成员共十五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七名。  相似文献   

4.
束星北教授是江苏省南通市人,1907年10月1日生,1983年10月30日因病逝世.他生前是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海洋学报》副主编、国家海洋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青岛市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顾问.束星北教授早年赴欧美勤工俭学,先后就学于美国拜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并做过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研究助手.193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  相似文献   

5.
应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文圣常教授邀请,联邦德国汉堡大学海洋研究所所长森德曼教授七月十一日抵达青岛,来海院进行2周的讲学访问。森德曼教授是国际知名数值模拟专家,此次来访将就下列内容讲学: 1.德国海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汉堡大学所创用的最新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十月廿六日下午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山东海洋学院院长文圣常教授在学院会议厅授予日本国奈须纪幸博士以山东海洋学院名誉教授称号。文圣常院长在致词中说:“奈须教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历任日本东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评议员、日本放送大学教授、日本地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国际著名海洋贝类专家O.A.斯卡拉他教授及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室主任、白海海洋生物站主任(?).(?)赫列勃维奇教授于10月7日至12日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斯卡拉他教授作了“北极海洋考察概况”报告;赫列勃维奇教授作了“盐度变化对海洋生物生理生态影响报告”,报告后进行了热烈讨论。访问期间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则实研究员与斯卡拉  相似文献   

8.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有悠久的历史:1946年初建于厦门大学,1952年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系并设物理海洋专业,1958年增设海洋气象专业。1983年成立了物理海洋研究所,1984年成立了环境海洋研究所,1987年又成立了物理海洋实验室。1993年在两系、两所和一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环境学院是青岛海洋大学10个学院中最具海洋特色的学院之一,它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任务。该院现有4个硕士点(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环境海洋学和流体力学)和3个博士点(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和环境海洋学),其中物理海洋学还设…  相似文献   

9.
蒋国荣  汪晓娇  张军  张韧 《海洋预报》2005,22(Z1):176-182
海洋内波与海洋水声学、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和军事海洋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受到各国政府和海洋学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近二十年来国外与国内在海洋内波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内潮波与内孤立波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了有关赤道大洋内波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今后内波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赫崇本教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1985年7月14日11时30分,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著名海洋学家、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赫崇本教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不幸在青岛逝世,享年77岁。赫崇本教授,满族,1908年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河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4年赴美留学,194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随世界著名海洋学家H.U.Sverdrup教授研究物理海洋学。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为了发展祖国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海峡两岸著名海洋学家苏纪兰教授和台湾大学庄文思教授等发起,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厦门大学、福建海洋研究所承办的“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海洋科学讨论会”于1993年8月12~16日在厦门举行。两年前,海峡两岸海洋学者首聚杭州,举办过“中国邻近海域物理和化学海洋学研讨会”,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次讨论会是海洋多学科的盛会,其规模和内容远较上次更加丰富和广泛。与会的两岸海洋学家144人,其中台湾学者36人,记者2人。本次地方筹委会主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金标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福建省王良(氵专)副省长、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博士、厦门市王榕副市长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效群所长分别致词祝贺。国家海洋局葛有信副局长代表国家海洋局欢迎台湾海洋学家与大陆的学者一起工作,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推进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苏纪兰教授、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教授,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福建省和厦门市的科委、台湾事务办公室以及厦门市科协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研究室研制的OMC-1型海洋光学多参数测量仪,以及与暨南大学物理系共同研制的SLM-1型海面照度计,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持下通过技术鉴定。鉴定组组长由学部委员梁栋材研究员担任,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于良副教授任副组长。鉴定会于1986年7月2日至4日在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和生产部门等13个单位近20名专家出席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13.
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第一次学术研讨会1989年11月14至1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本东海大学平野敏行教授和国家海洋局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教授,对中、日双方开展黑潮联合调查以来的基本情况作了回顾和展望。大会共报告30篇论文,内容涉及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等,展示了中、日双方自1986年开展双边合作调查以来的研究成果。海洋二所苏纪兰教授、袁耀初研究员等九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其中五人在大会上宣读了各自的论文,赢得了与会专家及同行们的兴趣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新西兰科学与工业研究部海洋研究所格拉斯比(G.P.G1asby)博士应国家海洋局的邀请于1984年5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第一海洋研究所.格拉斯比博士是新西兰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在研究海洋矿产资源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是对锰结核有过专门的研究.另外,诸如在海洋污染、海岸带利用及有关海洋地球化学方面也作过许多工作.来访期间,格拉斯比博士在一所学术厅作了题为"西南太平洋的锰结核"(Manganese nodules in the W.S.Pacific).报告围绕两个问题作了论述:1.关于大洋锰结核的  相似文献   

15.
陈鸿衡 《海洋学报》1985,7(6):790-790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厦门大学海洋系副主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海洋化学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成员、《海洋学报》副主编、我国著名的海洋化学家李法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85年8月3日在厦门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岁。李法西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于8月7日在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海洋学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海洋学会、中科院广州分院团委.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委等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青年海洋科学交流会”于1987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沿海8个省市27所大学、科研和事业单位的78名青年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曾呈奎教授,副理事长刘瑞玉教授等向大会发了贺电和贺信,并就海洋工程、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培训班暨研讨会”于1992年5月10~19日由国家海洋局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厦门举办.有关这方面的培训和研讨,在我国还是首次,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到会的有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厦门海洋管理单位及已建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代表近30人。会议期间,海洋局葛有信副局长到会作了指示。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研究所B.Morton教授、Welliames和李成业博士分别介绍了香港自然保护、太古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自然保护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香港米浦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几位多年从事海洋自然保护工作的专家、教授,就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有关理论、区划、建区、管理及现行法律等作了讲解,并且还实地考察了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工作才刚刚起步,这样的培训班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应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生物学家吴宝铃教授邀请,澳大利亚悉尼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哈钦斯博士于七月一日至八月五日在我国讲学并进行了合作研究.哈钦斯博士此次来华除在广州南海分局、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和青岛海洋局一所等单位作了学术报告外,还与吴宝铃教授合作进行澳大利亚大堡礁多毛类与我国海南岛珊瑚礁多毛类的比较研究.并在青岛海区进行了海洋生态考察研究.她经常冒雨出海,多次潜入水下采集生物样品,对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哈钦斯博士在华期间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青岛历史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还参观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考察船.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确定的一个全国重点调研项目.它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在振兴经济和学术研究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山东省科委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已召开过多次会议,为尽快执行所定计划,于1983年11月3日—6日在淄博市召开了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参加单位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山东大学、省水产局、省地矿局、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省河务局,东营市等.省府办公厅、省科委、省计委、东营市的领导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清华大学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教授及山东海洋学院侯国本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关于“对黄河三角洲开发治理意见”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管秉贤 《海洋与湖沼》1979,10(4):395-398
1979年2月14—1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黑潮及其邻近水域合作调查(CSK)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我国派出了一个由国家海洋局及其第一、二、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代表团(共七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和有关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学术交流。我国的海洋科学工作者也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并与各国学者交换了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