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林  解广轰 《南极研究》1995,7(3):41-49
本文对采自南极罗斯岛及泰勒谷的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查明研究区的火山岩未遭受地壳混染;证实它们可能来自两种不同的地幔源区。在岩浆演化方式上两套岩石也有所不同,碱玄岩和碧玄岩以地幔平衡部分熔融熔作用为主,而粗面响岩,碱玄响岩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
利文斯顿岛火山岩是南极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对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以及87Sr/86Sr与1/Sr、Rb、K和SiO2关系的研究表明,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源区特征。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西多斯角的粗玄岩和第三纪的英云闪长岩显示出同成因的特点,和依诺特角第四纪橄榄玄武岩一样,它们均具有原生地幔的同位素组分,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汉那角和中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岩浆则受到地壳成分的混染。不相容元素对La/Sm-La和Ce/Yb-Ce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出,上述不同产地的岩石分别为不同源岩浆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以及西多斯角的粗玄岩是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所生成的玄武岩岩浆从深部岩浆囊沿构造薄弱带直接喷出形成的。古生代基底岩系的存在对中利文斯顿岛和汉那角火山岩的成因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即来自深部岩浆囊的原始岩浆在上地壳中的浅部岩浆囊受到了壳源物质混染。更新世-现代火山岩的源区岩浆直接自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火山作用与晚新生代时该区的拉张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3.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多种成因过程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文斯顿岛火山岩是南极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对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以及^87Sr/^86Sr与1/Sr,Rb,K和SiO2关系的研究表明,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源区特征。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西多斯角的粗玄岩和第三纪的岩云闪长岩显示出同成因的特点、和依诺特角第四纪橄榄玄武岩一样,它们均具有原生地幔的同位素组分,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  相似文献   

4.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5,7(3):24-35
本文综合近年研究中新获得的资料和证据,对利文斯顿岛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和火山作用特点作了综合性的介绍。百耳斯建造是该岛最老的火山岩地层,由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生成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集块岩以及泥岩、页岩等组成,分布在岛西部的百耳斯半岛。中白垩世的鲍勒斯山组主要出露在岛的中部,是由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夹层组成的一套蚀变火山岩系。汉那角剖面的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及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均具有中白垩世的年龄。晚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以粗玄岩为代表,集中出露在西多斯角一带。伴随着火山活动,始新世英云闪长岩侵入白垩系火山岩地层。更新世至现代则有依诺特角组橄榄玄武岩在岛的东北部产出。上述火山活动随时间演进而自北西向南东不断迁移的特点,与整个南设得兰群岛火山作用的发展趋势相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百耳斯半岛熔岩、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和西多斯角的粗玄岩等白垩纪火山岩基本属于钙碱性岩系并且具有低钾低镁的特点。早第三纪的英云闪长岩继承了橄榄玄武岩和粗玄岩的成分特点,同是南设得兰群岛岩浆弧中生代-新生代火山作用的产物,在钙碱性岩系岩浆演化的晚期生成。而鲍勒斯山组的熔岩和汉那角的熔岩表现出岩相学和岩石化学性质上的  相似文献   

5.
怀宁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盆地内的火山岩主体以高钾和相对富碱为特征,属橄榄安粗岩系列。晚期出现玄武质——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盆地内火山岩的母岩浆来自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在上升定位过程中受到不同比例地壳物质的混染。盆地内火山岩岩浆活动的时限约120~135Ma之间,火山岩均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怀宁火山岩盆地中生代火山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它断陷盆地火山岩的喷发时代基本一致,火山岩源区性质也较为一致。本文通过对该区内地质条件的总结,分析该火山岩盆地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中-晚白垩世火山碎屑岩为多源的角砾凝灰岩、角砾岩和集块碎屑岩,成分以安山质为主。橄榄玄武岩主要在史莱夫角出露,为全晶质斑状构造;主要出露在中利文斯顿和汉那角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多具细晶微斑构造。更新世至现代的火山岩为全晶质斑状的橄榄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熔岩的基本矿物组合大致相似,均为斜长石+辉石(+橄榄石)+铁的氧化物,但矿物的含量比例因岩性不同而有所区别。岩石中的斜长石斑晶多具正环带;随着岩石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中Or和Ab组分增加而An含量下降,斑晶边缘成分一般与基质里长石的成分相近。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含有中长石-拉长石斑晶,玄武岩主要含拉长石斑晶,但橄榄玄武岩和粗玄岩中斜长石斑晶的核部为富钙的倍长石。更新世-现代的橄榄玄武岩,其所含斜长石斑晶和基质长石亦比较富钙。玄武安山岩中的辉石多为普通辉石,橄榄玄武岩和玄武岩中含有透辉石斑晶。辉石的Ti含量低,这是钙碱性火山岩的共同特点。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含有贵橄榄石斑晶。粗玄岩中橄榄石成分与史莱夫角基质橄榄石成分相近。更新世至现代的橄榄玄武岩中既有正常结晶的橄榄石斑晶,还见到高Fo组分的深源捕掳晶。上述玄武岩中矿物组合的基本特征证明  相似文献   

7.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白垩纪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但具有低钾拉斑玄武岩的某些特点。岩石富集Rb、Th、Ba,轻度亏损Zr、Ti、Hf、Nb,较强亏损Cr和Ni,而且随着岩浆从基性向酸性成分的演化,富集(或亏损)程度加大。岩石的轻稀土元素中度富集,岩石的(Ce/Yb)CN比值较低。白垩纪火山岩形成在一个造山环境,是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然而,在利文斯顿岛不同地区出露的岩石其化学性质有所区别,因此认为它们可能源于不同的岩浆体系。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利文斯顿岛中部处于一个独特的浊积扇的构造环境。主要产在利文斯顿岛中部和汉那角的鲍勒斯山组火山岩与其它地点的中生代火山岩相比,无论岩相学特征还是岩石化学性质均有所不同。因此认为它们的产生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该地构造位置所控制。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成分中碱高硅低,并且通常表现出高铝的特点,这些性质与百耳斯半岛的玄武岩极为相似。区域上火山活动不断发展,活动中心逐渐向北东迁移,导致粗玄岩岩颈和岩席生成,最后是英云闪长岩的侵入。更新世至现代的依诺特角组橄榄玄武岩以化学成分中的低硅高碱含量区别于中生代火山岩。岩石的高M值  相似文献   

8.
刘俊杰 《西部资源》2013,(4):175-177
大兴安岭根河岩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质、安山质、流纹英安质、英安质及粗面质几种类型,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根据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是部分下地壳熔融并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结果;岩石具火山弧的特点,形成于整体挤、压大陆边缘并靠近板内一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中-晚白垩世火山碎屑为多源的角砾凝灰岩-角砾岩和集块碎屑岩,成分以安山质为主。橄榄率武岩主要在史莱夫角出露,为全晶质斑状构造,主要出露在中利文斯顿和汉那角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多具细晶微斑构造。更新世至现代的火山岩为全晶质斑状的橄榄玄武岩和火山矿屑岩。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南天山早古生代大洋东段构造带.乌什塔拉地区阿拉塔格组火山岩为超基性—基性岩组合以及中酸性岩组合.其中超基性岩为大洋二辉橄榄岩,基性岩主要为玄武岩,中酸性岩主要有安山岩、英安岩、粗安岩和流纹岩.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阿拉塔格组火山岩中基性岩产于大洋中脊环境,中酸性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应属于活动大陆边缘性质,由于这两套岩石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以及阿拉塔格组出现的蛇绿岩,可说明这两套火山岩应该不属于同一地区,是由构造拼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乔治王岛北海岸的第三纪火山岩包括菲尔德斯半岛组(FPG)熔岩、Admiralty湾组(ABG)岩颈和Wegger峰组(WPG)侵入岩。大多数中基性熔岩为斑状结构,斜长石和普通辉石是岩石中最主要的斑晶相。安山岩中尚含有少量斜方辉石,英安岩质熔岩则为细晶质结构。岩颈相岩石的物质组成与熔岩相似,但斑晶含量往往较少。岩石化学成分表明,所有岩石均富铝,为亚碱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略为富集,稀土元素总含量落在钙碱性岩石的含量范围之内并基本随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岩石具有很低的87Sr/86Sr比值(0.7034左右)和较高的143Nd/144Nd比值(0.51278-0.51288),εNd平均值在+6左右。87Sr/86Sr比值与Si、K、Rb、1/Sr等元素呈水平线性关系。在Ce/Yb-Ce和Th/Ta-Th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分布趋势相同,趋势线的斜率>0。上述特征表明,乔治王岛北海岸第三纪火山岩均由上地幔物质直接生成而未受壳源物质的混染。推测在古太平洋板块向南极板块下俯冲的过程中,上地幔发生的不同程度部分熔融所生成的玄武岩岩浆从深部岩浆囊沿构造薄弱带穿过地壳直接喷出形成  相似文献   

12.
Rb-Sr isotopic isochron dating of the volcanic rock sample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Half Three Point Formation on the King George Island is 71.33±0.3 Ma. Correlative study of _(εND)(T)-~(147)Sm/~(144)Nd, ~(143)Nd/~(144)Nd-~(87)Sr/~(86)Sr, ~(87)Sr/~(86)Sr-Sr and ~(87)Sr/~(86)Sr-K_2O/(K_2O+Na_2O) indicated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chiefly derived from the depleted mantle source and generally were not mixed crust materials. Of the samples 6 were given the mean Sm-Nd model age (T_(DM)~(Nd) of 443.3±20.6 Ma possibly indicating the age of chemical variation event in the magma source of the study area. Features of the trace el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rocks from the Half Three Point Formation are of typical eale-alkaline volcanic suite and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Tertiary volcanic rocks of the Fildes Peninsula, being the same products of the island-arc volcan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对乔治王岛上白垩统半三角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 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 ,所获结果为 71 .3 3± 0 .3 Ma。通过 εND(T) - 14 7Sm/14 4Nd,14 3 Nd/14 4Nd- 87Sr/86 Sr,87Sr/86 Sr- Sr和 87Sr/86 Sr- K2 O/(K2 O+Na2 O)的相关性研究表明 ,该火山岩物质主要来自亏损地幔 (DMM)源区 ,基本上未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其中 6个样品的平均 Sm- Nd模式年龄 (TNd DM)为 443 .3± 2 0 .6 Ma,可能反映了在研究地区的岩浆源区化学分异事件的时代。微量元素的特点表明 ,半三角组样品属典型的钙碱性火山岩系列 ,与长城站地区第三系火山岩相类似 ,同属于岛弧火山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菲尔德斯半岛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组合为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是一套低钾高铝的钙碱性岩系。以岩石中Sr/Ca,Ba/Ca比值作为讨论岩浆演化的一个指标,确认高铝玄武岩为本区岩浆作用的初始岩浆,经过岩浆房中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依次演化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英安岩岩浆。  相似文献   

15.
对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及其中稀土、微量元素的定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Q型因子分析结果得出调查区重矿物组合的因子模式,它们主要受物源和海流的控制。R型群分析把22种元素划分为3群和9个亚群。元素的分群现象显示了元素与岩石在成因上的专属关系,而亚群则反映了元素地球化学习性的差异及元素共生组合或伴生关系。讨论了元素亚与重矿物组合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trace elements Rb, Sr, Nd and Sm for Yamato 984028 (Y984028) is consistent with its classification as a lherzolitic shergottite. The Sm–Nd mineral isochron of this lherzolitic shergottite defines its age to be 170 ± 10 Ma for an initial ?Nd = +11.6 ± 0.2. The corresponding Rb–Sr mineral isochron yields an identical age of 170 ± 9 Ma and an initial 87Sr/86Sr = 0.710389 ± 0.000029. The concordant Sm–Nd and Rb–Sr isochron ages suggest that Y984028 crystallized 170 ± 7 Ma ago contemporaneously with five other lherzolitic shergottites and ten enriched basaltic and olivine-phyric shergottites. The age, Sr- and Nd- isotopic signatures further suggest that Y984028 and Y-793605, and also probably Y000097 could come from a single magmatic body. Using a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the time-averaged 87Rb/86Sr-ratio for the mantle source of the parent magma of Y984028 is ~0.182, within the range of 0.178–0.182 that has been reported for other lherzolitic shergottites. The corresponding time-averaged 147Sm/144Nd-ratio for the source mantle of its parent magma is super-chondritic at ~0.217, implying its source was a depleted mafic part of the Martian mantle similar to that of diabasic shergottite Northwest Africa (NWA) 1460. Rb, Sr, Sm and Nd distributions in Y984028 are likely produced by pyroxene and olivine accumulation, probably from a NWA 1460-like parental melt, in an intrusive magma body.  相似文献   

17.
黄河宁蒙段穿越腾格里沙漠、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风沙水沙交互强烈,形成典型的沙漠宽谷冲积河道。对黄河河道及周边沙源区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采集、测定、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宁蒙河段沉积物相对富集SiO_(2)、CaO、Al_(2)O_(3)、Ce、Zr、Hf和Nd,亏损K_(2)O、Na_(2)O、Rb、Zn、Ni和Sr。与周边沙源区对比,黄河宁夏段下河沿上游河道、清水河、腾格里沙漠和河东沙地沉积物均富集Co和Ti,亏损Sr、Ni、Hf和Y,且Hf、Ni、Y、Zn、MgO和CaO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在内蒙古段,来自乌海上游河道、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和十大孔兑的沉积物相对富集Co和Ti,亏损Hf,Ni和Y,其中Cr、Hf、Ni、Y、Zn和MgO的元素含量变异系数较大。黄河宁蒙河段沉积物化学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波动和差异性,主要受到岩性、气候和局地物源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在南极长城站区附近活动的6科11种鸟类的数量、分布、繁殖、行为、栖息环境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作者认为:(1)在长城站区附近分布的鸟类全为肉食性种类;(2)企鹅在整个食物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亲鸟的护幼行为较强;(4)所观察到的鸟类全为早成或半早成鸟,但亲鸟育雏期又都较长,这是一种特殊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