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焕杰 《地质论评》1964,22(1):75-76
一、概述该区位于山西地台沁水盆地的西部。在其周围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纪片麻岩系、震旦系及寒武系。在本区出露的有奥陶纪灰岩和假整合在它上面的煤系地层,后者有:中石炭统本溪群,厚5.40—30.70米,夹有1—3层灰岩;上石炭统太原群,厚49.00—100.37米,含有3—4层灰岩,可分为  相似文献   

2.
昌平县地质     
一地层:本区地层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及中生代火山岩系 (1)震旦纪地层与华北一般情形相似,就笔者观察所及,是老者为高于庄灰岩层上部最新者为上震旦纪下马岭页岩层,其间岩性变化值得注意的为该区灰岩相特别发育而页岩相则不发育,此点可由杨庄红页岩与洪水庄页岩皆为灰质页岩及其厚度(前者不超过五公尺,后者不超过三公尺)甚簿可获证明,如此与华北蓟县标准区发育情形迥异,这似可作为大地槽沉积中相变之佐证。 (2)寒武纪地层该区仅有下中寒武纪,上塞武纪付缺,其中鲜有化石,仅於中寒武纪鮞状灰岩中获得翼足类化石Hyolithes数片、至於下寒武纪在该区发育情形为紫色泥质灰岩,灰青色,纷红藕荷色十分致密之灰岩,以前在泥灰岩中曾寻获下灵武纪之三叶虫,底部有棕色砂岩及鮞状灰岩一层为寒  相似文献   

3.
新疆东部的库鲁克塔格、中天山和北山是我国西北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的标准出露地点之一(图1)。1928年以来,E.(王那)琳和B.M.西尼村等曾先后对该区的前震旦系作过概略研究。1957年以后,地质部和新疆地质局的一些地质队曾到该区进行工作,搜集了较丰富的地质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本区前震旦纪地层创造了条件。笔者对上述地层及有关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归纳和探讨,现简介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非常薄弱,该类型铅锌矿床在本区是否具有找矿前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纳雍县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通过总结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改造特征明显,NE和NW向断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其中矿物组成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与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此外,震旦纪灯影期地质构造环境、沉积环境、高水位体系域、古断裂、微生物和后期构造控制了本区震旦系中铅锌矿床(点)的产出。该成果不仅为认识黔西北地区赋存于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化作用提供地质依据,也拓宽了该区今后铅锌地质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碳同位素已成为研究震旦纪地质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征主要与古海洋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及其氧化程度有关,具体表现为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升高和(或)有机质氧化程度降低,δ13C值增大;反之,δ13C值减小。浙江江山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东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与华夏古陆毗邻。江山震旦系地层出露齐全,顶底完整。通过分析其中48个碳同位素数值特征发现,该区震旦系碳同位素特征有四处异常,这些异常出现在地质界线(系、组、段的分界线)附近,是地质事件的反映,即陡山沱组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是“雪球地球”事件的反映;陡山沱组中部碳同位素负漂移是海平面下降和(或)洋流翻转的反映;陡山沱组顶部与灯影组底部交界附近的碳同位素负异常是海平面下降的反映;灯影组顶部的碳同位素异常是震旦系与寒武系边界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强烈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永昌某磷矿地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磷矿是龙首山北坡东段已知几个磷矿中,品位较高,规模最大的一个矿区,属浅变质沉积型层状磷灰岩矿床。现据普查和初勘资料对该矿地质作一简介。一、区域地质概述矿区位于阿拉善台隆,龙首山拱断束的东段。龙首山拱断束北接阿拉善台隆潮水新凹陷,南临走廊过渡带。区域褶皱断裂甚为复杂,因龙首山在震旦纪后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故地层较简单。 (一)构造区域褶皱主要由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和震旦系复式向斜组成,其余各时代地层一般呈单斜产出。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走向310°-320°,倾向南西,倾角45°-70°。次级褶皱发育,常形成小的背斜、向斜。震旦纪地层在龙首山为一复式向斜构造,褶皱轴走向310°-320°,北翼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7.
在对塔中82井区颗粒灰岩段进行储层预测研究过程中发现:颗粒灰岩段与上覆泥质条带段之间的层面存在波形异常,这种波形异常区与叠前地震预测的AVO属性异常区非常吻合。首先基于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推测塔中82井区的成岩作用属于海水成岩及埋藏成岩作用;其次在地层水资料分析基础上,认为在泥质条带段中,丰富的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有机质的CO2及有机酸,导致地层水为弱酸~弱碱性。酸性地层水在埋藏成岩作用下,对颗粒灰岩段顶面进行溶蚀作用,导致塔中82井区颗粒灰岩段顶面岩溶顺层分布,可能是该区一种新的储层成因类型,这种新的储层类型在岩芯及薄片观察均可得到相应证明。颗粒灰岩段顶面的层间岩溶模式研究,因其储盖配置关系优越,分布面积广的优势弥补了厚度薄的不足,可以扩大塔中82井区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8.
前言陕南大巴山西段,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是我国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发育较全的地区之一。早在五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一些地质工作者,先后在宽川铺组顶部泥质灰岩中采到腕足类:Palaeocapucus cf.,Ladiensis(Meek),Saterclla sp.及软舌螺 Hyolithes等化石。我们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开展了对该区震旦系与寒武系界面的研究,首先对  相似文献   

9.
安徽巢湖凤凰山晚石炭世黄龙组的地层主体为肉红色生物屑微晶灰岩,顶部为夹灰岩条带的泥岩。矿物学分析显 示,肉红色生物屑微晶灰岩的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含少量针铁矿和赤铁矿。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常用的古气候指标“红 度”与灰岩中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光谱强度具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岩石的全铁含量相关性较低,据此推测铁的氧化物 和氢氧化物是灰岩呈肉红色的重要原因。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黄龙组灰岩相对富Fe,Mn,而贫Co,Ni,在 Al-Fe-Mn,Fe-Mn-(Cu+Co+Ni)以及Cu-Pb-Zn三角判别图上,均靠近或落入热液成因区。综合地球化学特征与前人研究成 果,该文认为巢湖凤凰山黄龙组肉红色灰岩的形成很可能受到海底热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岩土分类方案存在碎片化问题,各种岩土类型之间存在大量的模糊过渡地带。岩土通用分类方案宜基于岩土的基本物质组成,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特殊组分+颗粒大小+孔隙率+饱和度的组合方案。本文中的特殊组分包括特殊矿物和有机质,特殊矿物是指以蒙脱石族为代表的片状矿物、易溶盐和碳酸盐类矿物。通用分类的评价指标应适用于各类岩土,仅适合某些岩土的指标可作为次一级的分类指标。本文采用岩土颗粒大小和特殊组分进行岩土颗粒的通用分类,采用孔隙率衡量岩土颗粒之间的绝对紧密程度,采用饱和度衡量岩土的含水状态。单个岩土地层定义为具有相同的地质时代成因及相同的特殊组分、岩土颗粒大小、致密度和饱和度的地层,标准岩土地层序列定义为一个地区内某个地质时代、某种成因类型的完整岩土地层序列。建立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各时代成因的标准岩土地层序列是岩土地层大数据库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湘西黑色岩系沉积演化与含矿序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形成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和含矿性.黑色岩系形成于沉积盆地斜坡或以下地带,与海平面上升有关.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早中期的沉积层序可划分为三个II级层序.海平面上升的结果使下层海水成为还原环境,有机质得以保存,沉积了大面积的黑色岩系.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分别构成了黑色页岩 磷块岩 硅质岩组合和磷结核 重晶石 石煤 多金属富集层两个成矿系列,含矿层段集中发育于海平面上升期和凝缩层沉积中,在受海底火山、喷泉活动提供丰富物源的背景条件下,有机质参与元素的迁移、富集作用,经成岩期的转化富集成黑色岩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湘西震旦—寒武纪交替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寒武纪至寒武纪的交替时期是地质史和生命史的重要转折。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发育了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文中运用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湘西黑色岩系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干酪根的结构以及碳同位素的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黑色岩系的形成条件 ,恢复了震旦纪 /寒武纪地史转折期的古环境。研究认为 ,湘西地区在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地史转折期的生物爆发和高有机质的产率是形成缺氧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事件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先后发生了热事件、冷事件、重力事件等突发性灾变沉积。早震旦世发育由河流作用与陆地冰川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沉积;晚震旦世则发育由两次台地-盆地-台地的海进-海退旋回形成的巨厚海相碳酸盐沉积。热事件沉积产物见于下震旦统莲沱组,夹于河流相沉积的砂岩及粉砂岩中。根据凝灰碎屑的岩石学特征,可将其分为降落型凝灰碎屑和水携型凝灰碎屑两类。冷事件沉积产物为下震旦统南沱冰碛层,属低纬度低高程的大陆冰川沉积。重力事件可分为滑塌事件和浊流事件,其沉积产物均分布于上震旦统,夹在大套的深水碳酸盐岩中。其中滑塌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滑塌角砾白云岩(石灰岩),浊流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浊积颗粒石灰岩(白云岩)。  相似文献   

14.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为了解岩溶地区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选择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水库石灰岩所发育的土壤为材料,采用干、湿筛法,分析团聚体颗粒的分级情况,并比较拆分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间连接后四种离子含量的变化以及团聚体各粒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团聚体是由细小颗粒在胶结物质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结合下形成微团聚体,进一步形成更大粒级的团聚体,最后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粘结土粒或者其他团聚体形成完整的团聚体结构;有机质与钙离子的结合是团聚体形成的主要胶结物质,其次为有机质与镁铁离子的结合,有机制与铝离子的结合作用不大,这与石灰岩矿物主要是碳酸钙有关;研究区发育土壤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抗蚀性好,抵抗侵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湖南保靖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探潜力,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及页岩气井勘探成果资料,结合钻井岩心样品测试结果,研究了湖南保靖地区陡山沱组页岩储层发育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湖南保靖震旦系陡山沱组发育被动大陆边缘浅水陆棚斜坡相灰色白云质灰岩、黑色碳质泥岩、黑色硅质岩、黑色硅质岩、深灰色泥晶灰岩、深灰色含钙碳质泥岩等。该页岩层分布稳定,厚度巨大(150~200m);有机碳含量较高(4.07%~10.25%),热演化程度较高(3.78%~4.97%),达到过成熟阶段;页岩孔隙度中等(0.19%~2.355%),渗透率极低(0.0005257~0.5910081 mD);脆性矿物含量较高(55.9%~84.5%),主要以石英、方解石、黄铁矿、斜长石为主;黏土矿物含量较低(16.5%~44.1%),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经历了晚成岩作用阶段;储集空间主要有矿物溶蚀孔、有机质溶蚀孔、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成岩解理缝及构造微裂缝等。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湖南保靖地区陡山沱组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可继续加大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6.
庄汉平  卢家烂 《地质论评》1997,43(4):373-380
白果园银(钒)矿产于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色岩系中。矿床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页岩含丰富以低等海生生物为主的腐泥型有机质,黑色页岩形成于局限的滞留海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勘探发现系列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岩相学等综合分析,对广安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岩石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古地理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安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亮晶颗粒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颗粒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和泥晶灰岩7种岩石类型;碳酸盐岩颗粒主要以生物碎屑为主,部分层位发育球粒;古生物化石以三叶虫、腕足和有孔虫为主,同时可见棘皮类和藻类;栖霞组沉积期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其中栖霞组晚期(栖二段)台缘滩和台内滩较为发育,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扬子地台西缘攀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为一套连续沉积碳酸盐岩,众多科研文献中时代地层、岩性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划分各异。在此交变期及其近前后,随之发生诸多地质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于宁南等四幅1:5万区调工作中,实测灯影组麦地坪段地层剖面,采集新鲜岩样,测试碳、氧同位素,试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阐述其指示意义,提供研究震旦一寒武纪交变期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后生生物群的古生态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期后生生物群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上扬子区的庙河生物群和瓮安生物群是震旦纪的重要生物群,而生物群是怎样繁盛和埋藏保存是研究早期后生生物群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研究认为瓮安生物群是由于洋流上升提供了大量的SiO2 和P2O5 等养分,使生物在台地边缘大规模繁盛,其海水由于富SiO2 和P2O5 所引起强烈的磷酸岩化及硅化作用,使大量的生物尸体被快速矿化,形成具有抗水动力强的骨架,避免水动力和氧化作用的破坏,因此,矿化作用是生物体保存为化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上扬子区陡山沱期为有利于生物群繁盛和保存区域  相似文献   

20.
根据每组石灰石中都含有大量的海洋沉积窄盐度生物及藻类化石,推断船山矿床为浅海碳酸盐沉积;从每组石灰石的粒度、颜色、结构构造,推断出该矿床在形成过程中有两次大规模海侵,两次沉积中断.沉积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石灰石的质量,氧化环境罩形成的石灰石颜色较浅较纯可作为熔剂,还原环境里形成的石厌石颜色较深,有机质含龄高只能作为水泥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