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华 《地图》2018,(3):20-37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萌芽阶段,胡焕庸先生继承近代地理学家野外考察之传统,怀治国兴邦之宏愿,毕其心血于地理学之科学化。“胡焕庸线”不仅仅是穿越千年历史的一道空间分割线,更是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之集中体现。吉希腊海风中埃拉托色尼丈量大地,南美洲的雨林亦有洪堡独驾小舟的身影,乃至古老东方大地走遍名山大川的徐霞客,再到战火纷飞中投身于地理科学的胡焕庸,地理学的光芒始终闪耀在人类历史的深处,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丁海笑 《地图》2018,(3):44-53
在胡焕庸线提出的80余年后,中国中西部与东部城市的差距是否缩减?在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中国城镇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在未来寻求突破胡焕庸线的探索中,推动中国城市变革的力量源自何方?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数三维建模软件专业性较强,操作复杂,建模周期长。本文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和SketchUp建模软件构建校园三维数字模型,实现了校园建筑及内部构造ArcScene中的真实再现和三维场景浏览、漫游操作,探讨了在短时间里构建三维校园建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为校园三维场景可视化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方法,对三维数字校园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郑州测校操场的东端有一个带钢架的主席台。每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学校都会在这里举办校园文化节。师生们在这里尽情展示青春的歌喉,优美的舞姿。那五彩的服饰,一张张笑脸,校园充满了和谐欢乐。每当这时,历届文化周那鲜活的景象都会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高校     
左弦 《地图》2002,(4):57-67
近几年每到寒暑假,校园里都会迎来不少旅游者。这些游客中,学生和家长占了绝大多数。另一方面,高校也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成为观光客眼中的特殊风景点。  相似文献   

6.
沈昕 《地图》2018,(3):38-43
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中,利用中国县级尺度的人口数据,提出了“胡焕庸线”,该线是关于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的重要发现。胡焕庸线作为人口地理分界线,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在经济、社会中持久地产生影响。2013年和2014年,李克强总理分别提到胡焕庸线,并就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提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此即“总理之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校园空间信息管理的需要,以咸阳师范学院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基于组件式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利用MapX组件结合Visual Basic平台进行了系统开发与实践。结果表明,利用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对校园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是非常高效的,对建设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某高校为例,分析校园监测设施布置的合理性、最佳校园巡逻路线选择、校园突发事件保安人员调配问题。首先基于通视分析原理,分析校园监控设施布置的合理性,为校园监控设施的布置提供依据。又进行了网络分析中的最佳路径分析和资源配置分析,其结果可为校园保安巡逻路线的确定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依据。该法可推广到为其他工厂社区等进行安全分析建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数字地球、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三维GIS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校园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选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龙子湖校区为模型,介绍了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虚拟校园模型的建立与展示。采集校园建筑物轮廓底图数据并将其导入Sketch Up软件,以Sketch Up为建模平台,创建三维虚拟校园的原型,再通过Google Earth和Arc Scene软件进行三维展现。该系统的建立允许我们对校园景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对于数字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绘》2016,(6)
采集地理要素是数字校园的基础,精确、详尽、合理的采集要素是保证数字校园质量的根本。根据校园GIS对数据采集的特殊要求,本文针对校园数字化中校园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各种地理信息采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全站仪+GPS RTK采集方案是最优的校园测绘方案,工作效率高且保证无死角,适合校园地理信息采集项目。  相似文献   

11.
开放灵活的校园服务平台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健,其难点是校园信息数据的描述、组织和共享.在探讨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校园信息的组织方法、过程,以及服务平台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对象的校园信息组织管理模式与校园信息平台设计框架,实现了集"人员"、"资产设备"、"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一体化的校园信息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在现代高校规划和管理建设中,建立数字化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基于校园信息服务的基本需求,并结合Arcgis Engine进行GIS二次开发,设计了集成化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校园浏览和查询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给学校师生提供便捷、优质、实时的校园信息服务,加快了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了学校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Sketch Up和Arc GIS设计了三维校园地理信息平台,构建了校园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库,包括地形模型、精细地物模型、基础地物模型和地下管线模型;设计开发了三维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校园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浏览、地下管线管理等功能,提高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校园GIS平台是"数字化校园"体系的一部分,也是WebGIS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通过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提供空间信息服务。针对上海海洋大学数字校园平台的不足,本文利用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的RIA(富互联网应用)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校园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对上海海洋大学或其他院校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感知校园"建设为师生带来的便利服务,该文以物联网、GIS、SOA、三维展示等技术为基础,以MapGIS K9为基础支撑平台,设计了一种感知校园服务平台。该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支持Web客户端和移动终端两大类终端设备,集虚拟校园服务、校园导航服务、校园视频监控、客流统计分析、校园活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学习、工作、管理和生活等信息的较全面感知,为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感知、查询与交互的感知服务平台,为建设智慧校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复杂校园路网下的最优路径计算,直接影响校车站点设置、线路设置等。以韶关学院校园观光车的行车路线为研究对象,利用迪克斯查标号法(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网络分析方法,根据校园师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站点,是建立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的前提条件,从起点和终点,再根据连接的中间站点,计算韶关学院各乘车站点之间的最优路径的整体路径规划方案。结合韶关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校园观光车最优路径方案规划算法、站点和路径。以便提高校园观光车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既保证了校园师生的安全,也节省了广大师生的时间以及获取教育资源的便捷程度,降低校园能耗,为创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校园能源监管系统的建设现状,提出WebGIS技术与校园能源监管相结合的方案,并基于ArcGISServer和Flex设计开发了校园能源监管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校园的水、电、气、暖等信息的查询与显示以及路灯、地下管线等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提高了校园能源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综述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上,针对组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目标,提出了组成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体系,并就组成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数据组织、可视化表现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Visual Basic6.0,最终实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地理信息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更进一步构建"数字建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功能、实现技术、算法等多方面完成对虚拟校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具有校园信息浏览、查询与分析等二维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而且具备交互式的虚拟校园场景的漫游功能,将开创校园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选择理想的社团,可将WebGIS应用于校园社团管理系统,即为在校生提供基于位置服务的社团管理系统。该系统在校园电子地图上标示社团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校园社团的定位、导航和实景等功能;并为在校生提供校园基础建筑物的室内地图信息,方便其更好、更快地获取校园设施的室内位置信息,以减少招新过程中在校园基础设施环境和社团位置信息方面的引导工作,更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