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第42届大会第二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由87个会员国提交的关于“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提案(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的在于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减轻全球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的酝酿过程、宗旨、目标和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2.
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概念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在1984年7月第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提出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美国以及至少28个国家和机构已经着手组织和计划在各该国内和国际上采取一致的行动以减轻九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中国地学大断面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八十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简称GGT)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总结北美洲大陆——海洋断面计划执行十年后的经验为基础,拟定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目的是以统一的格式来编制分布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的200多条断面(最后落实为130余条断面),提供大洋到大陆过渡带、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模式,并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中国岩石圈计划全  相似文献   

4.
进入国际减灾十年已经一年多了。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在维也纳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上通过了一项内容广泛的地震危害减轻计划。 首先,协会通过了题为“减轻地震易损性”的重要报告,提出了协会的目标和活动内容。成立了一个处理项目申请和资助分配等事务的组织。报告包含22条建议,覆盖了地震减灾及有关研究和教育的各个领域。在IASPEI大会上,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减灾十年委员会,其成员来  相似文献   

5.
“为探测我国火山地震活动特征和规律,借鉴国内外成果,进一步论证我国火山地震监测研究的方向和科学思路”仅就搜集到日本的有关地震的火山研究资料:包括日本火山概况,火山及火山地震;着重介绍了日本火山学研究及发展状况;陈列了火山地震学术研究机构设置、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以及知名学者,工作人员等,做一剪辑。值得提出的是,火山及火山地震做为一种自然灾害,已被列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英文名为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缩写成IDNDR)顾问委员会的研究计划。文中介绍了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0——2000年)期间,可以执行的计划。介绍日本火山、地震研究综述,旨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期我国第一个火山地震监测站在火山研究监测与研究中,为地震预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会议的背景1984年美国学者弗兰克·普雷斯博士在旧金山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首先提出“国际减灾十年”的设想,并得到了世界有关科学家的支持.1987年第42届联大通过了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在这十年内,各国际团体要在联合国的领导下特别关注和扶植在减轻自然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震动态》2006,(10):26-26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决定,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以适合“十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各种自然灾害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说明了减轻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要求。文中介绍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计划提出的社会背景以及联合国通过 IDNDR 决议的过程和有关活动。最后作者对于在我国开展 IDNDR 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0.1 培训班简介 1997年9月,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在希腊举行学术大会期间,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召开会议,确定了第二届会议的主题和会议计划,决定在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举行之前,举办一次较高水准的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和交换国际培训班,旨在为全世界,尤其是亚洲的多地震和发展中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地震监测和地震数据分析的专门人才.计划得到IASPEI的赞赏和支持,IASPEI下属的培训委员会愿意与亚洲地震委员会合作,将其作为1998年的主要活动,并参与了具体计划的制定和有关组织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减灾十年(IDNDR)秘书处、印度政府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对此给予了支持并出资赞助.培训班由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二届会议的主办单位--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NGRI)具体组织,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参与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球地震灾害评定项目1992年由国际岩石层计划(Global Lithosphere Program)倡仪,得到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支持。经过几年工作,在全球9个区域中心获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作为大陆亚洲区域(8#)的牵头国,联络区内各国科学家,在试验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地震构造与地震震源区划分方面取得进展并得到中南亚试验我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初步结果。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进一步的工作,以使  相似文献   

11.
1990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日本横滨市和鹿儿岛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国际大会。这次大会是由“国际减灾十年”日本推进本部等主办,并得到了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UNCRD)、联合国救灾署(UNDRO)、联合国开发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银行(WB)、国际粮农组织(FAO)、国际气象组织(WMO)、国际技术协会联合会(UITA)及红十字会新月会联合会(LRCRCS)等十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来自上述国际组织、世界上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有9位中国代表。大会发言总共87人次,包括59个专题报告和28个评述性发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国际岩石圈计划的研究项目、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未来及国际岩石圈计划与减轻自然灾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eean Drilling Program,IODP)的持续时间是2003--2013年。现在,IODP国际管理机构(IODP—MI)已经开始计划2013年以后的大洋钻探,包括新技术,新研究领域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片山恒华(TsuneoKatayama)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工作,于19明年被任命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秘书长。1991年4月,日本教育部批准在东京大学成立国际减轻灾害工程研究中心(ICDME),片山教授任副主任。1992年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决定组建全球地震安全促进会(WSSI),以支持国际减灾十年(IDNDR)的国际活动,片山教授任副主席。此外,1992年片山教授又被任命为太平洋地区科学协会(PSA)减轻自然灾害特别工作组的主席。这是一个区域性非盈利的科学组织,成立于1920年。下面是片山恒雄教授所谈的有关国际减灾十年…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震观测期(ISOP)是观测地震学的一项新的国际计划,在完成此项计划期间将显著加强在收集和交换全球地震台网的资料以及对其进一步分析解释方面的国际合作。此项计划的目的和构成,同其他大规模的地震观测计划,比如说,“新的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和“大规模的轻便地震台阵系统”等项计划,均有重大区别。但是,它们涉及的科学问题(国际地震观测期计划也规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主办的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讨论会(简称IIICCE)将于1992年10月7-1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支持和赞助.  相似文献   

17.
最近20年间,因自然灾害死亡约300万人,最少有8亿人无家可归,患了各种疾病,遭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包括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这些资料是在今天发布的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中提到的。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宣布90年代为“国际社会在联合国保护下将特别关注在减轻自然灾害危险性方面加强合作”的十年的决议。  相似文献   

18.
一项全球性的国际合作计划──国际地震观测期计划陈培善(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一、概况国际地震观测期(ISOP)是一项全球性的广泛的国际合作计划。即在指定观测期内(1994-1996),在改善台站观测质量方面和对来自全球地震台网的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进...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决议确定1990年至2000年亦即本世纪最后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开展一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简称IDNDR)的国际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上的一致努力,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这种基于共同减灾目的建立起来的广泛协作,简要地说,就是要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论文集,俄文书名是,由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B.A.扎里科夫和地质矿物学博士 A.Ф.格拉乔夫任责编,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审定,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全书共240页。本书汇编了18篇文章,反映了苏联执行捕虏体计划的研究成果,该计划是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一部分。鉴于捕虏体是火山爆发时从地球深部(40—100公里)涌向地球表面的地幔物质(在所有大陆和大洋岛屿上均有发现),目前被看作是直观了解地球深部成分的唯一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