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地黄饮子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发表的有关地黄饮子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29日,采用NoteExpress合并去重后,使用CiteSpace 5.7.R5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816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居首的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谢宁,核心作者包括谢宁、周妍妍等。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地黄饮子研究热点集中在阿尔茨海默病、中风、血管性痴呆、帕金森、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或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未来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将扩大范围,不断深入,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用药机制将成为研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究五苓散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3年4月5日收录的五苓散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977篇文献,来源期刊发文较多的是《河南中医》(84篇),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为主(81.2%),治疗疾病以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为主,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王东生(1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46篇)。结论:五苓散治疗肝肾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前景较好;中医药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动物实验、中医药信息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应密切合作,注重循证医学证据,加强多中心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近40年中医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相关文献,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记载中医药治疗POGD的中文期刊,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92篇,发文量≥5篇的研究者共20名,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是曹立幸(12篇)、李平(11篇)、李娜(10篇);主要研究机构10所(发文量≥10篇);纳入关键词486个,其中频次≥7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关键词聚类显示共形成15个聚类标签,涉及足三里、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针灸等。结论:近40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POGD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治疗热点主要集中于穴位贴敷、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析龙胆泻肝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题词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已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NoteExpress去重后,导入CiteSpace 6.2.R2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谱,并统计具体频次。结果:共纳入文献1232篇,近10年内发文量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较稳定。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毕宏生和张晓杰(均发文7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有“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等。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是研究热点,探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等药理学机制是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当归四逆汤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3年3月13日收录的有关当归四逆汤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去重,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知识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60篇,涉及期刊375种,其中《新中医》发文最高;涉及作者2692位,其中作者发文最高的为赵国平;涉及机构578家,其中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广东省中医院。结论:当归四逆汤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及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研究。临床研究的应用及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药效成分及治疗通路来阐明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过程、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6日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Refworks格式导出,利用CiteSpaceV进行文献计量、项目基金支持、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768篇文献,发文量在2015年达高峰;13.9%的文献受项目基金支持;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高产作者有10名,发文量最多者为赵艳敏;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科研机构有8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发文量为最多;通过对主题词分析发现临床效果、针灸疗法、临床研究、治疗体会、辨证的临床治疗等是该病的研究热点。结论:对该病的研究,还应加强基金投入,多学者、多机构的合作,从微观、宏观多角度进行研究,以提高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与天麻钩藤饮相关的文献。采用NoteExpress合并去重,运用CiteSpace 6.2.R3软件进行作者共现、机构合作、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29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最多的为《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冼绍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现频数及中介中心性均较高的关键词为眩晕、肝阳上亢、头痛、临床疗效、中风。结论:临床应用与辨证施治是目前天麻钩藤饮的主要研究热点,未来可深度挖掘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并联合多团队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为临床更好应用天麻钩藤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CiteSpace客观展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将文献相关结果转换成可视化图谱形式,并予以定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学术期刊2455篇,2002—2021年间发文量持续上升,研究学者395名,以丁曙晴、丁义江等为代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对关键词进行分析,9个有效聚类内容分别为诊疗方式、临床指标、用药规律、学术经验、易患病年龄段、中医证型及辨证论治,突现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药方、中医外治法、进展机制、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生活质量。结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邻域的研究不断增加,目前生物反馈联合中医药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和生活质量是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四逆散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与四逆散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经NoteExpress 3.5.0.9054去重及数据清洗后,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7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李越峰(4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20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组方配伍和基础研究等相关领域。结论: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关注度较高,近年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我国卒中后抑郁(PSD)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2日关于PSD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151篇,10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产作者是宋景贵,发文43篇;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发文28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神经功能”出现频次最高(216次);形成了25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研究个体、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研究质量;PSD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与分析以及临床护理干预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为PSD的微观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研究,探索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相关文献,限定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8日。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发文量,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74篇,近10年发文量相对稳定,但整体基数较小;研究学者306位,以崔宁、冷丽等为代表;研究机构286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代表;关键词共338个;感染性腹泻的治疗研究热点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研究用药集中于汤药、散剂、针灸或推拿,研究人群集中于儿童。 结论: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研究热点主要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探索性疗效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参苓白术散近二十年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及态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自2003年2月28日至2023年2月28日发表的有关参苓白术散的相关中文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所纳入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65篇,发文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为181篇;纳入693位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刘喜平;纳入569所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975个,关键词共现结果提示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结论:参苓白术散的研究热点目前多集中于临床观察、经验举隅、作用机制与药理研究等方面,未来应开展多学科、多方向、多要素研究,以进一步挖掘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围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在DN治疗中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2000—20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所选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975篇。中医药治疗DN的年发文量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100篇),但整体基数较小。研究机构较分散,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相对集中,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主要为各中医药大学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跨地域之间的合作并不多见。关键词共现聚类被分成8个聚类。研究热点在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DN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治疗DN相关中药、方剂的挖掘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前沿在于中药对氧化应激的控制。结论: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初步直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研究仍然比较热门,研究潜力大,展现了可合作的机构与作者,提供选题的参考内容及方向,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去重后,借助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58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位居首位(93篇);作者王淑玲发文量最多(10篇);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5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眩晕及梅尼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联合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等领域。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用药规律、中医药联合应用、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半夏白术天麻汤未来的研究趋势。半夏白术天麻汤研究仍处于上升期,本研究为更好地掌握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纳入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R6及VOSviewer 1.6.18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555篇,英文文献506篇。该领域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形成了以秦雪梅、王宇红、图娅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聚类显示备受关注的干预手段主要以针刺、灸法、逍遥散等为重心,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干预手段的临床疗效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作用机制的研究,网络药理学及各种组学技术也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辨证施治、内外兼治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近10年来国内足细胞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足细胞”的相关文献,限定发表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运用CiteSpace 软件分析发文量,并绘制作者、关键词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204篇,国内发文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作者为刘志红、丁国华;文献中涉及最多的疾病为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而中医药在改善足细胞病变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结论:足细胞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干预在足细胞病变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文献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浅析其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0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直观展示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16篇,均为中文文献。发文量显示目前该领域发展态势较好;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宋咏梅为核心的山东中医药大学与以何丽云为代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是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该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在针刺及名医经验等方面;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研究方法稳步更新,各有特点,研究内容传古通今,学术思想多样。结论: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浅析了该领域研究特点,为新研究提供前沿视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论治干眼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论治干眼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出并转化,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1997—2019年发文量整体趋势上升;发文量≥3篇的作者有王育良、谢立科、王中林、李凯;发文量排前3位的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出现频次≥40次的关键词为干眼症、干眼、中药、人工泪液。结论:对干眼的中医药论治研究与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文献缺少核心作者及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不具有中心性,而中药和人工泪液研究方向比较热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药治疗眼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并整理自1955年12月17日至2022年12月1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核心数据库中收录的中药治疗眼病的相关中英文文献,运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从文献产出情况、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06篇中文文献,56篇英文文献。中药治疗眼病的研究目前处于波动式增长阶段。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该领域研究的文献产出量最多。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在该领域的文献产出明显增加。该领域内各机构和研究团队之间合作交流较少。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干眼病及黄斑水肿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结论:中药治疗眼病还需要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品研发多个方向进行深入挖掘,以期为中药治疗眼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20年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13篇文献。作者合作图谱中23名作者发文量≥3篇,形成6个主要的作者合作群。机构合作图谱中佛山中医院发文量最多(18篇)。关键词图谱共纳入573个关键词,热点关键词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等,围绕手法的的固定方法、复杂型骨折的微创、并发症预防及中医药参与康复及功能锻炼治疗分为12个聚类。结论:本研究领域有典型地区特点,应鼓励跨机构和地区间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法复位技术的流派多样性及固定工具改进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手法联合微创治疗和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复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