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矿床地质》2012,31(2):293-308
铌钽矿主要产出类型包括伟晶岩型、富Li-F花岗岩型、碱性侵入岩型、碳酸岩型及冲积砂矿型。前2种类型以钽为主,后3种则以铌占主导。铌和钽大多以铌钽独立矿物(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等)呈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也有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云母、榍石、霓石、钛铁矿等矿物中。关于铌钽矿的富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可由富F-Na和稀有金属(铌、钽等)的花岗质熔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另一些学者则根据铌钽矿化与岩石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紧密共生的特点,认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期后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所致。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铌钽矿床(化)基本上都是沿着断裂带分布,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碱性岩脉(碱性正长伟晶岩)中,有少数存在于碱性花岗岩中,与区域上邻近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褐钇铌矿等。初步推断,攀西地区的铌钽矿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碱性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辉长岩均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长英质岩体(包括正长岩体和花岗岩体)是富铌钽岩石的母岩体。碱性伟晶岩脉(如炉库和白草地区)是碱性岩浆逐步演化的产物,含矿的碱性花岗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此外,在该地区的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几乎都富集在钠长石化发育的地段,说明后期的热液交代对铌钽的富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攀西地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付瑞鑫  李宁波  牛贺才  单强  赵旭  刘堃 《岩石学报》2023,(10):2951-2967
赛马碱性杂岩体位于我国辽东半岛,是一个典型的铀-铌和稀土多金属矿化杂岩体,富含重稀土,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仍没有得到有效约束。本文对该碱性杂岩体中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黑云正长岩、云霓霞石正长岩和异霞正长岩5类岩石及锆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开展了特征矿物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研究,旨在限定杂岩体母岩浆的演化路径,揭示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赛马碱性杂岩体的母岩浆经历了由钾质碱性(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黑云正长岩),到钾质过碱性(云霓霞石正长岩),向钠质过碱性(异霞正长岩)的充分演化。在演化过程中赛马碱性杂岩体母岩浆的体系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碱性岩浆演化受流体不饱和的纯岩浆体系的控制,而过碱性岩浆岩则形成于流体过饱和的岩浆体系,且异霞正长岩母岩浆流体的饱和程度明显高于云霓霞石正长岩的母岩浆。研究还显示,钾质碱性岩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控于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而成矿的钠质过碱性岩浆稀土、锆和铌等元素的富集成矿则主要受富CO_(2)的高盐度岩浆热液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余元军  万建领  闫佐 《江苏地质》2021,45(3):225-229
新疆阿图什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为西南天山哈拉峻巴什索贡杂岩体(辉长岩、霓石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组成部分,处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南天山造山带中碱性杂岩带三大集中区(库尔勒、拜城、哈拉峻)西段。自1961年在杂岩体中发现稀土、铌钽矿化线索以来,虽持续对其进行找矿调查研究,但进展均不明显。近年来,通过预研究、野外查证、样品测试等研究工作,发现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为区内铌钽控矿岩体,(Na,Ta)2O5品位最高为0.106%,Ta2O5品位最高为0.010%;首次在碱性花岗岩边缘地带发现铌钽富矿脉,(Na,Ta)2O5品位为0.278%,Ta2O5品位为0.044%。研究认为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与拜城波孜果尔铌钽矿床控矿岩体特征相似,具有重要的找矿和研究意义,推进了西南天山碱性花岗岩型稀有金属及稀土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赵井沟大型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内蒙古武川县赵井沟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找到的一处大型铌钽矿床.铌钽氧化物储量为8000余吨(钽氧化物含量大于50%),其中,ω(Nb2O5)和ω(Ta2O5)的平均含量为0.011%和0.012%.铌钽矿化主要在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类侵入杂岩体内,呈浸染状和条带状产出,并且构成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体.研究表明,碱长花岗岩、碱长花岗细晶岩和碱长花岗伟晶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277.14±0.82) Ma、(277.0±2.1) Ma和(276.6±2.1) Ma.鉴于铌钽矿化呈浸染状在含矿侵入杂岩体内产出,推测赵井沟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古大陆块体伸展构造条件下,富钠质钙-碱性岩浆作用为铌钽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来源,而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沉淀聚集创造了空间条件.赵井沟矿床属富钠的过铝质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5.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分布传梓源(锂矿、铌钽矿)、仁里(钽铌矿)和虎形山(钨矿、铍矿)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湖南省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通过对幕阜山地区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燕山期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岩浆活动自侏罗纪(154 Ma)持续到白垩纪(92 Ma),形成了复式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伟晶岩空间具有含矿分带性;伟晶岩的成矿年龄(130~127 Ma)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137~129 Ma)相近,成矿作用与岩浆高分异演化密切相关;伟晶岩含矿分带性受成矿流体温度影响,矿流体温度由岩体向外成逐渐降低,形成了"岩体内伟晶岩型铍矿带—距岩体0~3 km伟晶岩型铌钽矿带—距岩体3~5 km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带—距岩体5~10 km石英脉型铍矿带"的环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蔡厚安 《地质与勘探》2021,57(3):465-477
西南天山巴什苏洪矿是新发现的REE矿床,本文以三年勘探工作为依托,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巴什苏洪杂岩体可识别出四期,其中第一期为中粒橄榄辉长岩体,第二期为中粗粒霓石正长岩体,第三期为火成碳酸岩体,第四期为中细粒碱性花岗岩体。杂岩体为过碱性,从碱性辉长岩类→正长岩类→碱性花岗岩类呈现出完整的演化趋势。各期岩体中橄榄辉长岩整体体现出轻稀土富集、分异不明显的特征;霓石正长岩体现出轻稀土富集,并且出现了负Eu异常,已经体现出部分结晶分异的特征;相对而言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更高,整体呈现出强烈的负Eu异常,但并未发生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整体呈现出"海鸥式"配分特征,可能与岩浆晚期的伟晶岩以及流体活动有关。巴什苏洪矿床属碱性花岗岩和碱性伟晶岩复合型矿床,岩体有两种含矿形式:含稀有稀土的碱长花岗岩脉和侧向的霓长伟晶岩。主矿体为第四期中细粒碱性花岗岩,近东西向呈密集脉状,陡倾,分布稳定连续。估算铌钽资源量超过1万t,达中型规模,具有成为低品位、中厚度、大范围、复合型的大型稀有稀土金属矿床远景。构造、岩浆岩和岩浆分异作用共同控制矿体的形成。找矿标志包括:遥感影像灰白色条带,航磁弱正异常,化探Nb-Y-Zr-Zn-P组合异常,地表碱性花岗岩株产出于深大断裂附近,出现独居石、铌铁矿-铌钽铁矿等有用矿物以及霓石、钠长石等有利共生矿物组合等。  相似文献   

7.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分布传梓源(锂矿、铌钽矿)、仁里(钽铌矿)和虎形山(钨矿、铍矿)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湖南省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通过对幕阜山地区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燕山期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岩浆活动自侏罗纪(154 Ma)持续到白垩纪(92 Ma),形成了复式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伟晶岩空间具有含矿分带性; 伟晶岩的成矿年龄(130~127 Ma)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137~129 Ma)相近,成矿作用与岩浆高分异演化密切相关; 伟晶岩含矿分带性受成矿流体温度影响,矿流体温度由岩体向外成逐渐降低,形成了“岩体内伟晶岩型铍矿带—距岩体0~3 km伟晶岩型铌钽矿带—距岩体3~5 km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带—距岩体5~10 km石英脉型铍矿带”的环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分布传梓源(锂矿、铌钽矿)、仁里(钽铌矿)和虎形山(钨矿、铍矿)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湖南省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通过对幕阜山地区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燕山期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岩浆活动自侏罗纪(154 Ma)持续到白垩纪(92 Ma),形成了复式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伟晶岩空间具有含矿分带性; 伟晶岩的成矿年龄(130~127 Ma)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137~129 Ma)相近,成矿作用与岩浆高分异演化密切相关; 伟晶岩含矿分带性受成矿流体温度影响,矿流体温度由岩体向外成逐渐降低,形成了“岩体内伟晶岩型铍矿带—距岩体0~3 km伟晶岩型铌钽矿带—距岩体3~5 km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带—距岩体5~10 km石英脉型铍矿带”的环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湖南仁里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仁里铌钽矿床位于燕山期幕阜山复式岩体西南缘,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伟晶岩脉产在花岗岩内部裂隙或灌入冷家溪群片岩中。矿区伟晶岩可分为微斜长石型、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钠长石型和钠长石锂辉石型四个类型分带,且脉体呈NE-SW向分布。相对于北东部的伟晶岩,南西部的伟晶岩具有较高的分异度,铌钽矿化程度高,仁里矿区为幕阜山地区铌钽矿化浓集中心,是幕阜山地区铌钽等稀有金属主要产地。较大规模伟晶岩脉具有较完善的分带,铌钽矿化主要产在伟晶岩内部的中-粗粒白云母钠长石带和锂云母石英带。各伟晶岩脉总体上具有地表品位低,深部品位升高的特点,在标高411 m时,品位达到最高值(Ta_2O_5品位0.438%),说明仁里矿区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本文在总结仁里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周边及深部的找矿方向,建立了复式岩体"体中体"成矿模型。区域找矿需要重视浅部低品位伟晶岩脉的深部评价,按照"北找钽铌、南找锂"的原则开展外围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该区舌状岩体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众多花岗伟晶岩脉,形成了仁里超大型铌钽矿、传梓源中型锂铌钽矿等多个铌钽锂矿床(点)。本文对该区密集发育的伟晶岩脉水平分带及结构分带进行研究,从花岗岩体内至外接触带随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不断增强,依次划分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二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等较为完整演化序列的水平分带;不同分带伟晶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对应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Be→Be+Nb→Be+Nb+Ta→Be+N b+Ta+Li+Cs。区内稀有金属伟晶岩可分为早晚两期,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由低至高,成矿时代由老至新,早期稀有金属伟晶岩以Be矿化为主,晚期稀有金属以Li、Be、Nb、Ta等矿化组合为主。不同期次、类型、结构分带伟晶岩应注意不同稀有金属的找矿。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方城北碱性岩从北西-南东主要由宋坟碱性岩体、双山碱性岩体、塔山碱性岩体组成。本次对该碱性岩采用化学分析、人工重砂、电子探针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宋坟和双山碱性岩体内部相霞石正长岩、塔山北霓石正长细晶岩铌含量较高,且从北西-南东向铌含量增高趋势明显;宋坟霞石正长岩含铌矿物为烧绿石,常被磁铁矿包裹;双山霞石正长岩含铌矿物为烧绿石,主要与磁铁矿呈连体分布;塔山北霓石正长细晶岩含铌单矿物主要为铌铁矿,多呈单体解离分布。根据含矿岩体规模大小、铌钽含量高低及含铌矿物分离解体难易程度,建议下步对双山霞石正长岩、塔山北霓石正长细晶岩开展工作,该处有望成为中型铌钽矿产地。  相似文献   

12.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该区舌状岩体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众多花岗伟晶岩脉,形成了仁里超大型铌钽矿、传梓源中型锂铌钽矿等多个铌钽锂矿床(点)。本文对该区密集发育的伟晶岩脉水平分带及结构分带进行研究,从花岗岩体内至外接触带随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不断增强,依次划分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二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等较为完整演化序列的水平分带;不同分带伟晶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对应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Be→Be+Nb→Be+Nb+Ta→Be+N b+Ta+Li+Cs。区内稀有金属伟晶岩可分为早晚两期,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由低至高,成矿时代由老至新,早期稀有金属伟晶岩以Be矿化为主,晚期稀有金属以Li、Be、Nb、Ta等矿化组合为主。不同期次、类型、结构分带伟晶岩应注意不同稀有金属的找矿。  相似文献   

13.
许聘  马昌前 《地质科技情报》2006,25(4):63-68,73
黄羊山碱性杂岩体位于桐柏-大别山南缘,其SHRIMP U-Pb年龄为(439±6) Ma.该杂岩体由石英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其中以石英正长岩为主体,从中心到边缘粒度变化由粗到细.利用电子探针对该杂岩体中的特征暗色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和辉石的成分变化较小,角闪石显示出从铁钠透闪石到钠铁闪石的成分演化趋势,辉石主要为霓石,另外岩体中大量出现三斜闪石.根据矿物间的相互接触关系、环带结构、矿物组合的相平衡关系等识别了原生的岩浆矿物组合和次生的岩浆期-岩浆期后矿物组合,建立了矿物结晶顺序,重建了过碱性岩浆或流体的成分、温度、氧逸度的演化历史.从矿物组合的相平衡关系角度表明,黄羊山碱性杂岩体为大陆裂谷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正>铌(Nb)、钽(Ta)广泛应用于全球高新科技领域,是不可替代的稀有金属资源,在中国,铌钽属于紧缺战略性矿产。铌钽成矿主要与内生作用有关,国内外目前发现的铌钽矿床几乎都产于过铝质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碱性花岗岩、碳酸岩等侵入体中。国外大型—超大型铌钽矿床主要分布于古老克拉通内部,形成于各类前寒武纪侵入体中,尤其是早前寒武纪花岗伟晶岩中,例如西澳地区2.8 Ga的Wodgina矿床和加拿大2.6 Ga的Tanco矿床(Melcher et al.,2017)。中国目前可供工业利用的铌钽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等地区的过铝质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主要形成于燕山期,成矿与中国东部显生宙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庄铌稀土矿床赋存于双山碱性岩体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中SiO_2含量53.68%~57.80%,Al_2O_3含量19.17%~22.61%,Na_2O+K_2O含量10.95%~16.40%,A/NK比值1.38~1.83,分异指数(DI) 91.23%~96.33%,具有高分异、富硅和富碱特征,是典型的A型花岗岩。少量的霞石伟晶岩脉和晶洞的出现,说明含矿碱性正长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阶段有关。铌矿的富集与萤石、钠长石化密切相关,含矿碱性正长岩比无矿碱性正长岩分异程度高,该矿床属岩浆分异型矿床类型。矿床可利用的独立矿物主要为褐钇铌矿,富含钇族稀土元素,钽的含量较低,具有其独特性。矿石伴生稀土∑REE含量为791.24×10~(-6)~1 831.70×10~(-6),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云南省建水县普雄乡的铌稀土矿床,是云南省核工业二○九地质大队通过多年勘查发现的一处大型铌稀土矿床,累计探明铌资源量5.7万吨,总稀土资源量47万吨[1],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普雄铌稀土矿床产于长岭岗碱性岩体的风化壳中,该岩体主要由霞石正长岩和碱性正长岩组成[2],与我国华南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和酸性火山岩中不同[3],是一种新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铌稀土矿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冀北水泉沟-后沟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地质与资源》2001,10(1):25-32
水泉沟-后沟偏碱性侵入杂岩体地处河北省崇礼-赤城地区,是我国唯一在碱性-偏碱性侵入杂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工业意义金矿床的地区.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展布受尚义-崇礼-赤城东西向深断裂控制,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类、碱性正长岩类、二长岩类以及石英二长岩等岩石组成.综合岩石和矿床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同位素等特征,表明偏碱性侵入杂岩体是深部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且金矿床的形成与偏碱性侵入杂岩体是密切相关的.成矿作用在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东部与西部有所不同,西部多以石英脉、石英细脉、网脉型为主,围岩以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为主;东部则多为石英细网脉和破碎蚀变岩型,围岩主要是碱长正长岩、正长岩.金矿床受控于尚义-崇礼-赤城东西向深断裂的次一级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赋矿部位主要在两组构造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18.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伟晶岩岩相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仁里矿床伟晶岩岩性比较复杂,不同岩性伟晶岩相互穿插,为同期次不同阶段的结果,经历了多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粗-中粒、粗粒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中,随着伟晶岩粒度的增加,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②仁里矿床伟晶岩为LCT(Li-Cs-Ta)型伟晶岩,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尤其是富P、F热液流体)为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来源,促使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释出和富集;不同世代矿物出现在伟晶岩熔体-溶液不同演化阶段.磷灰石和粒状、叶片状钠长石可做为本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Gunnison郡铁山Powderhorn寒武纪碱性杂岩体不仅以其成因独特。岩石矿物丰富多采闻名于世,而且也以其矿床规模宏伟,多种矿产资源能综合利用著称。此深源岩浆成因的超基性岩系列碳酸盐岩杂岩体展布面积超过五十平方公里,由辉岩、辉石黄长石岩、霓霞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碳酸岩和磁铁矿-钛铁矿-钙钛矿分凝物等组成。这些岩石的生成年代顺序由老到新依次为辉岩。磁铁矿-钛铁 矿-钙钛  相似文献   

20.
江西黄山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位于赣杭构造带灵山花岗岩体的西侧,矿区内发育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化花岗岩、萤石石英脉、伟晶岩4种岩性。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铌钽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元素面扫描分析,揭示了黄山铌(钽)矿中铌钽的赋存状态及灵山岩体演化与铌钽富集过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山铌(钽)矿中铌钽矿物主要为铌铁矿和铌铁金红石,铌铁矿交代了早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期间发生了如下置换关系:3Ti~(4+)→2(Nb~(5+)+Ta~(5+))+Fe~(2+)。黄山铌(钽)矿主要富Nb,与松树岗铌钽矿相比,含矿岩体中F、Li的质量分数较低。F可以降低固相线温度,延长岩浆结晶分异的时间,增加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Li会增加Nb、Ta的溶解度,但是对Ta的效果更明显。因此,黄山铌(钽)矿的岩浆演化程度低于松树岗铌钽矿,后期岩浆—热液演化阶段的流体作用较弱,导致黄山铌(钽)矿以富Nb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