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区局作为实施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设立和启动了业务应用开发项目.其主要是针对全区气象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应用软件开发、科研成果业务转化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开发等业务技术问题进行立项.年内,区局下达了15项业务应用开发项目,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已陆续完成,通过区局组织的验收.2001年区局又下达了12项业务应用开发项目,已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区域大气成分数值预报系统”开发了CAPPS第3版,将原来的单箱模式升级为与中尺度数值模式一致的网格化模式,可预报区域范围内的污染浓度分布;为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开展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技术方法和业务平台。2006年5月CAPPS-3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业务预报试验,并建立了产品发布平台,每天发布SO2和PMIO的浓度预报图和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广东气象科研成果管的需求,开发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前端采用Jqurey的Ajax框架,后端采用.Net框架技术实现MVC模式设计,数据库为SQL Server。实现了在线项目申报、成果登记、成果统计等功能。系统通过完善的功能与性能测试,初始化录入人员信息与历史科研信息,满足了科研人员、评审专家、科研管理人员等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于淑秋  王继志  丁国安 《气象学报》2007,65(6):1011-1012
中日合作灾害研究中心项目(简称JICA计划)于2007年9月17—2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了第五届科学研讨会暨项目中期评估会会议。中日专家报告表明,项目的第一阶段工程建设———我国高原及周边新一代气象综合监测网已按计划建成,并在观测网管理、数据质量控制、资料处理、研究与业务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卫星资料与GPS水汽观测系统点面结合、陆面过程模式同化、高原及周边GPS水汽观测网资料模式同化等新技术开发等,已经取得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业务应用价值的成果。2007年9月17日会议开幕式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预测减…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气象科技进步 ,加快科技成果向业务和服务转化 ,提高我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服务水平 ,作为气象科技创新的一项具体举措 ,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决定设立和启动气象业务应用开发项目 ,并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 ,已开始组织实施。气象业务应用开发项目主要是针对气象业务与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有关业务技术问题 ,由区局设立专项资金支持 ,其与气象科学研究课题区别对待 ,分类管理。气象业务应用开发项目是由区局发布业务应用开发项目需求征集书 ,由各盟市气象局和直属业务单位即项目应用单位提出具体业务需求。对经研究论证确定的开…  相似文献   

6.
1993年12月,由兰州大学、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数值天气增强预报业务系统》认真审查评估后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优化后的技术方案起点高,功能全,设计新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该系统是在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模式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的适用于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台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它突出了实现模式业务化  相似文献   

7.
《高原气象》2021,40(4):724-736
观测资料匮乏是制约青藏高原地球科学问题深入研究的关键因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对近几十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区域的地气系统的大气和陆面观测资料及相关分析产品进行了整合集成,获得了高原区域长年代、多要素的地气系统综合气象数据,研发了综合气象数据库及其数据共享平台。本文系统介绍了相关科学数据的观测及数据情况,包括中国气象局长期业务观测数据、历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数据、中国科学院部分野外台站长期观测试验数据和一些科学研究项目的产出数据成果,描述了多种数据的标准化集成技术和成果,设计并发布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多源信息共享平台,为研究和解决青藏高原地球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满足华中区域对高时空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的业务需求,为短临预报和精细化格点预报提供技术支撑,华中区域快速更新同化预报模式系统于2015年7月完成系统搭建并开始业务试运行,2017年12月又根据业务需要完成了系统结构的调整。由于该系统具有流程复杂,步骤繁多的特点,为了使调度监控更加直观,故障定位更加准确,系统维护更加高效,运用ECFLOW技术对整个预报系统进行了流程化调度开发,设计并实现了华中区域快速更新同化预报业务流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图形界面美观友好,流程结构清晰明了,故障定位准确且处理操作简单,可大幅提升业务模式运行监控及维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开发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_Meso)经过国家气象中心一年多的连续实时业务试验运行,达到了项目的指标要求,系统运行稳定,预报效果较现有的区域数值预报系统(HLAFS025)有明显改进。2006年7月,GRAPES_Meso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业务运行专家评审。2006年7月2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GRAPES_Meso投入业务运行,同时停止运行HLAFS025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气象》2006,30(5):F0003-F0003
2006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成都区域中心区域气象局长联席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由区域中心主任、四川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主持,贵州省气象局局长罗宁致欢迎辞。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各省(区、市)气象局在会上达成共识,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形成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把区域中心工作做好。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区域业务技术发展与改革总体规划、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型业务项目建议书、《区域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区域气象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区域共性项目指南等。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成都区域中心第一届区域气象科学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