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巴马县帝皇宫景区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岩溶景观齐全,其地表、地下景观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文章根据帝皇宫洞穴形态特征和景观自身特色,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景区游览路线、灯光布置以及导游设施安置的建议,以期对帝皇宫景区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具双龙大裂谷、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形地貌、崩塌地质遗迹、龙床水库等自然地质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具重要的地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挖掘地质景观资源,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此是公园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具双龙大裂谷、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形地貌、崩塌地质遗迹、龙床水库等自然地质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具重要的地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挖掘地质景观资源,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此是公园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安仰生  张旭  陈希武  甘延景  赵艳杰  王言雨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12/13-2007/6/9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具双龙大裂谷、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形地貌、崩塌地质遗迹、龙床水库等自然地质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具重要的地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挖掘地质景观资源,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此是公园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门山旅游区是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四大核心景区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彩.文章从地质旅游的角度,归纳了天门山地质遗迹景观特色,分析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优势,提出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迹为依托的旅游资源 ,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质遗迹是人为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地质遗迹是一种资源,保护下来既可以供人们研究,也可以通过适度开发成为供人们参观、开展科普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济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地质遗迹典型,泉水星罗棋布,堪称大自然恩赐的举世罕见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院"。济南山水泉具有科普科研、人文传承、生态保护、地质旅游价值,是济南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和管理,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9月5~12日,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公园所辖景区组织开展了地质遗迹普查工作。此次普查,重点对公园所辖的王屋山、小沟背、黄河三峡等景区内的科普解说牌是否存在破损或脱落情况、各地质遗迹点的保护情况以及公园内是否存在买卖矿石、化石等现象进行了全面排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出现问题的景区,已通知其按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金华市致力于区内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却轻视了景区内岩溶地貌在地学上的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金华双龙国家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双龙景区")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北山西南山麓,是浙江省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地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各种岩石类型.历次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不同地质单元和多种地质遗迹,通过调查,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将湖南省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20种.基于湖南省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湖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其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地质遗迹的系统调查河…  相似文献   

14.
在对武冈云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深入考察、详细的分类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云山地质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构造形迹、流水侵蚀遗迹和岩溶地质遗迹。有种类丰富,形成的时间涵盖多地质历史时期等特征,极具观赏性、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公园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它应是一个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的科学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安全、保健、探险的游乐园,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园,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是一种新的地质遗迹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增长点.几年来,我省地质公园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为服务经济大局的“亮点”.但如何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建好、管好地质公园,保护好地质遗迹,使其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则需我们下功夫探索、研究并认真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依据国土资源部制订的地质遗迹分类标准,从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地学旅游价值等方面出发,选取了科学价值、稀有性、典型性、观赏性、经济社会价值、环境优美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通达性、安全性等10个评价因子,对济宁市现有124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确定了国家级地质遗迹点7处、省级地质遗迹点54处、省以下级地质遗迹点63处,提出了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详细调查、加大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地学知识科普基地、积极开拓地学知识旅游市场4条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有效建议,为当地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六洞山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东南灵洞乡洞源村,属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因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洞等六洞而得名,区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以幽深玫奇的溶洞和多文化古迹著称,尤其以涌雪洞地下长河蜚声省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由于对地质遗迹的科学、科普价值认识不足,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尚待开展。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它工程活动破坏了地质遗迹及相关自然环境,影响地质遗迹资源及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23日,在河池市大化壮观的千山万弄景区中,身穿瑶族节日服饰的大化县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韦思彤向该县所有的中小学生发出倡议:"我们要去了解和爱护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赋予我们美丽神奇的宝贵资源,把保护地质遗迹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