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许云 《地球物理学报》1964,13(2):148-161
本文討論在地震記录干扰背景上分辨弱地震波訊号的統計方法。根据統計假設检驗理論,导出了最优振幅判据rопт≈21/2σ-1.5σ。将rопт做为对比追踪波时的輔助标志,根据振幅超过rопт的时間位置,确定了地震波可能出現的时間范围。文中分析了选择振幅判据与判断錯誤的关系,近似計算出单位时間內振幅超过rопт的平均次数,并討論了在用自动振幅控制(АРУ)接收时,应用統計判断方法所受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1年瑞昌—阳新MS4.6地震序列事件波形及其观测报告,采用双差重定位法、波形互相关法和尾波干涉法,筛选出了同时被黄梅台和九江台记录且波形互相关系数≥0.920的两组重复地震对:D1(2011-09-11 05:44 ML2.3和2011-10-24 08:06 ML2.2)和D2(2011-09-18 07:06 ML2.8和2011-10-2408:06 ML2.2),发现瑞昌—阳新MS4.6地震后1.5个月内(2011-09-11—10-24)震源区S波早期尾波波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从断裂力学观点研究地震的破裂过程和地震预报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把断裂力学中的应变能释放率公式和裂纹错开位移公式运用到地震破裂中来,再用震级-能量公式logεe1M+α2,对于走向滑动、倾向滑动和圆盘形剪切破裂找到了震源参数和地壳应力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汇总在表2。对于走滑断层情形,关系式如下: (1) (2) (3) (4)应力降 (5)平均应力 (6)用Mo和L2W求区域应力公式式中,M为震级,L、W为断层长度和宽度,η为地震效率,τ0为区域剪切应力,τy为剪切屈服强度,μ为刚性系数,v为泊松比,为平均位错,M0为地震矩。 利用(6)式或(1)式,在实验室测出地壳状态下屈服强度τy,后,可用地震观测资料算出区域剪切应力τ0。 上述关系式和目前流行的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以往只考虑了破裂的初态和终态,没有考虑破裂过程。而断裂力学恰恰是考虑了破裂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震源破裂过程及体波和面波的传播特点,导出了三个用中小地震的震级MLMS估算剪应力值τ0的公式和一个估算震源尺度2a的公式: logτ0=1.5MLMS—0.68 ML=2logτ0+2log(2a)—0.06 MS=2logτ0+3log(2a)—0.77 log(2a)=MSML+0.71用这些公式可以比较容易地估算出τ0值和2a值。 通过上述公式估算的τ0值,研究了通海大震前后应力场的演变过程:大震前,通海附近的峨山显示出很高的应力值,达282巴。而其他地区0值都在100巴以下。大震发生后,破裂带中部0值都下降到100巴左右。在两端还有少数高应力值点,当几个5级多强余震发生后,应力值都降到100巴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测量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二氧化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探讨SiO2含量与其沉积部位及叁期尘肺主要CT表现的关系。结果:①尘肺组肺组织内SiO2含量为(0.57±0.49)mg/mL,健康对照组为(0.26±0.20)mg/mL;尘肺组混合能量CT值为(-777.72±111.33)HU,健康对照组为(-829.95±112.31)HU。尘肺组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②比较尘肺组患者肺组织不同沉积部位间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发现气管分叉下3cm层面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均最高,气管分叉下缘层面次之,主动脉弓上缘层面最低,提示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SiO2主要分布在两下肺野,由下而上其SiO2含量逐渐减低。③比较尘肺组CT影像表现的复杂程度与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关系,含有5种CT征象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最高,均值分别为(0.72±0.58)mg/mL及(-719.30±154.68)HU;仅含1种CT征象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最低,均值分别为(0.49±0.40)mg/mL及(-809.74±105.60)HU。提示叁期尘肺患者CT表现越复杂,其肺组织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越高。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可以量化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其混合能量CT值与SiO2含量有关,SiO2含量与其沉积部位的CT影像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6.
第五章§22.絕對的起伏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參考面和調整後的大地水準面之間的距離可以按勃隆斯公式(7)來决定。此時,我們假定大地水準面和參考面之上的位能是相等的(在§5中,我們假定W0-U0=0,也就是,W0=U0)。如果我們考慮到參考面和大地水準面间的距離的不變改正數時,則公式(7)可略作修正。在这個情形下,則可得以下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由匀变速扩展的圆盘形断层所辐射的远场位移。通过Jacobi椭圆函数和Legendre范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种非完全椭圆积分等特殊函数,给出了该问题的普遍形式的闭合解析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与已往工作比较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1.设破裂速度为V(t) V(t)=V0+at (a=常数)其中V0是初始破裂速度,V0=0即初速度为零的特殊情形;a是破裂加速度;a>0、a=0及a<0分别对应于加速破裂、匀速破裂及减速破裂的特殊情形。 2.破裂是从半径R1开始的。即可以有初始裂纹存在。从而扩展的瞬时半径ζ(t)为 ζ(t)=R1+V0t+1/2at2.R1=0,相应于从中心开始扩展的情形。 3.震源函数假设具有下述形式: S(ζ,t)=D0[1-(ζ/R2n]g(t). (n=0,1,2,……)其中,D0是圆盘中心最终错距,R2是最终破裂半径,g(t)是震源时间函数。n=0时得到震源空间函数为均匀分布情形。n=2时得到该裂纹问题静态解的一级近似的情形。 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整个破裂过程(起始-加速-匀速-减速-停止)所引起的远场位移公式。 本文第一部分只讨论R1=0,n=0的情形,其他内容将在第二部分中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位错模型研究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根据位错模型导出了震级不仅与震中烈度和震源深度有关,而且与极震区面积有关。震中烈度通过应力降和震级联系起来,而极震区面积则通过位错面的面积或震源体积和震级联系起来,使震级与烈度的物理联系更加明确。 用我国的61个浅源地震资料,用逐步回归方法计算出震级M与震中烈度I0、极震区面积(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A0的关系为: M=3.53+0.039I02+0.0178(Ig A03,还分别计算出震级与6-8度区面积A6、A7、A8的关系为: M=3.63+0.72 Ig A6, M=5.34+0.718(Ig A7)·(IgIg A7), M=5.92+0.104(Ig A82。并外推出震级与5度区面积A5的关系为: M=3.03+0.72 Ig A5。 利用这些关系式来确定历史地震震级比仅考虑震中烈度来确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给出了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永善-大关7.1级强震前(?)、(?)波平均速度比Vp0Vs0前兆异常变化的一些主要特性:(1)7.1级强震前八年零五个月期间波速比Vp0/Vs0明显减小;(2)Vp0/Vs0在异常过程开始之前达到一个极大值,在异常过程结束时又取同样的极大值;(3)经过长时期、大面积的减小之后,波速比Vp0/Vs0先在距震中较远的地区内回升,然后才在震中区内回升;(4)5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异常过程的初期及末期,且各自对应着波速比的临时短期增大;(5)波速异常区的定向与强震的震源机制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对所得结果作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并指出了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昆明基准地震台观测山洞内放置的宽频带地震计BBVS-60及井下放置的GL-S60B深井宽频带地震计记录资料,采用新的震级国家标准(GB17740-2017),对地面及井下地震记录计算MLmbmB(BB)MSMS(BB)等5种震级,得到2种地震计的震级偏差。结果显示,ML平均偏差0.18,mbmB(BB)平均偏差0,MS平均偏差-0.02,MS(BB)平均偏差-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定量分析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2月以来确诊的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8例肺部薄层高分辨CT(HRCT)数据,使用(COPD)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获得相应参数:平均密度(MD)、全肺总容积(TV)、新冠肺炎病变组织容积(VCOVID-19),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获得的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肝硬化并发EV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根据内镜显示的EV程度将其分为轻度(EV1)、中度(EV2)及重度(EV3)三组;选取同期肝脏CT正常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以能谱CT GSI模式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测量门静脉期脾脏实质碘浓度(IC-S)、脾脏体积(V-S)、脾静脉直径(D-SV),计算得脾脏碘容量(IV-S):IV-S=IC-S×V-S。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四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方差不齐采用Welch检验及Tamhane’s T2法,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应用ROC曲线评价其对重度EV的诊断效能,所有指标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S,D-SV,IV-S在四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研究组各参数的值均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内EV程度越重,各参数值越大。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对照组与EV1组间的D-SV、EV2与EV3组间的V-S以及EV1与EV2组间V-S,D-SV,IV-S外,其余各组间的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在各组间的总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V-S,D-SV,IV-S预测EV3的临界值分别为736.220cm3、12.695mm和1812.285mg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757和0.850,诊断重度EV的敏感度分别为0.720、0.480和0.800,特异度为0.750、0.937和0.781。结论:应用能谱CT得到的反映脾脏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参数V-S,D-SV,IV-S,可反映EV程度,无创预测重度EV,其中以IV-S为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CT增强图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面积,并评估其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行腹部CT增强检查的538例非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及性别各分成4个级别(Ⅰ级:BMI<18.5 kg/m2;Ⅱ级:BMI 18.5~24.9 kg/m2;Ⅲ级:BMI 25~29.9 kg/m2;Ⅳ级:BMI ≥ 30 kg/m2)。结果:男、女组间隙面积与BMI均呈显著正相关(r=00.50、0.55,P<0.01),间隙面积与BMI分级均呈中等相关(r=00.43、0.45,P<0.01)。随BMI增加,该间隙面积增大。结论:通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面积和BMI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为诊断SMAS提供参考值标准及筛查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动脉分析技术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对评价颈动脉血管弹性及径向应变、应变率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就诊的PIH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检查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超声动脉评估定量分析软件追踪受试者颈动脉血管壁的运动,统计比较两组颈动脉弹性参数及径向应变(RS)、应变率(RSR)。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管僵硬度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顺应性(AC)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射波增强指数(AI)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的RS和RS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RS与PWV呈显著负相关(r=0-0.911,P<0.05)。结论:动脉分析技术应用于PIH可及时发现PIH血管弹性的变化,并在血管形态学未发生改变之前有效预防。RS和RSR均可作为反映PIH血管弹性变化的有效指标,且RS比RSR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造影剂注射速率对多层螺旋CT直接法髂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最佳的注射速率。资料与方法:我们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间将怀疑有髂静脉疾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5组,并分别以注射速率为1.5 mL/s、2.0 mL/s、2.5 mL/s、3.0 mL/s、3.5 mL/s进行髂静脉CT成像。原始数据经过CT图像后处理后对每例血管显影质量进行评分,从图像的显影质量、对比度、有无"边流现象"及能否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进行评价。测量各评分组内髂外静脉的CT值并计算均值,对各评分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速率为2.5 mL/s组与3.0 mL/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5 mL/s组及3.0 mL/s组分别与其余三组进行两两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 mL/s组、2.0 mL/s组及3.5 mL/s组进行两两比较,调整显著性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评分组内髂静脉的CT值均数方差分析结果P<0.05,1-2、1-3、1-4、2-3、2-4、3-4各对比组次结果q值分别为4.89、4.94、5.30、4.35、5.02、4.6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髂静脉的CT值与各评分组的相关系数r值为0.87,P<0.05。结论:综合考虑图像质量、患者的耐受性及人身安全等因素,速率为2.5 mL/s是多层螺旋CT直接法髂静脉成像的最佳速率。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电离层Chapman标高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2层峰值处的Chapman标高Hm可以构建电离层顶部的电子浓度剖面.本文通过对北京站(40.3°N,116.2°E)从2010年1月到2014年5月的电离层频高图人工度量后获得了F2层峰值处的Chapman标高Hm,分析研究了Hm随周日、季节和太阳活动变化,并探讨了Hm与F2层特征参数foF2、hmF2以及IRI底部厚度参数B0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北京地区标高Hm的周日变化明显,在正午左右有最大值,夏季和春秋季的最小值出现在午夜左右,而冬季有两个谷值,在日出后和20:00LT左右; Hm在日出前有较小的增加,但不是很明显;(2)白天标高Hm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冬季最弱,而夜间的季节变化较小;(3)Hm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大,地磁扰动会引起Hm偏离正常水平;(4)Hm与hmF2相关性很弱,但白天和夜间各自的相关性较强,并且夜间大于白天;Hm与B0有很强的相关性;(5)由IRI2012给出的B0与Hm在冬季的相关性很小,表明IRI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支气管动脉(BA)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及双低剂量组(B组)各60例,采用64排CT行BA-CTA.两组均行增强动脉期扫描,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浓度350 mgI/mL,B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浓度270 mgI/...  相似文献   

18.
High-sensitivity stepped extraction reveals two isotopically distinct forms of carbon in submarine basalt glasses: an isotopically light carbon component released by combustion from 200 to 600°C and an isotopically heavy CO2 liberated from vesicles (magmatic carbon) from 600 to 1200°C. The δ13CPDB of the low release temperature carbon varies from −24 to −30‰ and is believed to be surficial organic contamination. A survey of various types of oceanic glass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δ13C of magmatic CO2 varies from −4.2 to −7.5‰ in mid-ocean ridge basalt (MORB), from −2.8 to −6.7‰ in glasses from Hawaii and Explorer Seamount and from −7.7 to −16.3‰ in glasses from the Scotia Sea and Mariana Trough. Magmatic CO2 in back-arc basin basalts (BABB) is on average 5‰ lighter than equivalent CO2 in MORB and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ixing in the source regions for BABB magmas of juvenile (MORB-like) CO2 with an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 from subducted pelagic sediments. It is inferred that significant amounts of pelagic carbonate carbon (δ13C 0‰) must be recycled into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常见体重(79.4±14.5kg)及体质量指数(21kg/m20.05)。结论:双源CT可以对常见体重人群进行低辐射剂量、超低对比剂用量“双低”头颈联合CTA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