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存在以假设空间过程平稳为前提,且插值过程需要用户提供初始化参数如分区数目、参考样点个数等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顾及空间异质性的自适应IDW插值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样点待插值属性数据的数理统计特征自适应设定分类阈值,将全部样点按照属性值大小分成高、中、低三类,其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判定待插值点所属类别,然后根据分类结果自适应为待插值点一阶邻近样点,并设置相应的权重调和因子,最后构造出一个集空间相关与空间异质性于一体的IDW插值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顾及空间异质性算法无需用户提供任何经验参数,其抗粗差的能力较另3种经典IDW插值算法更强,能够有效提高IDW插值算法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GIS的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很多,针对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函数插值、普通克里金插值在降水量空间插值中的缺陷,提出引入月平均总云量影响因子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并以内蒙古降水量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月平均总云量影响因子的协同克里金插值在精度和拟合度方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空间插值通过采集少量的数据点,利用其中的空间关联,推求该区域内其他位置的属性值。本文以山东省阳谷县土壤重金属Cu采样数据为例进行空间探索性分析,分别采用了反距离权重插值和普通克里金插值两种方法进行空间分布插值模拟。结果表明,针对研究区采样数据,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生成的模型平均误差为1.97 mg/kg,总体精度为92%;普通克里金插值模型的平均误差为1.91 mg/kg,总体精度为92.35%,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趋势面优化与克里金插值组合的IZDEM建模方法。通过最优等价权控制不同源数据精度差异对建模质量的影响,优化拟合潮滩地形的趋势面;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顾及潮滩地形变化的各向异性构建残差面,最后利用优化的趋势面和残差面组合构建IZDEM。实验表明,在利用多源潮滩数据构建IZDEM时,本方法可以提高IZDEM的整体建模质量。  相似文献   

5.
微丘是我国江南地区一类常见的地表形态,该地形的精确模拟是构建江南地区高精度DEM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HASM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在局部区域的变化特征,提出了HASM空间插值方法的一种优化思路。通过局部计算区域的坐标系旋转,重新构建了计算格网点周围点的高程之间的约束方程关系。选择南京市栖霞区某处的微丘地形作为实验区域,对比分析了优化HASM方法和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普通克里格插值(OK),和样条插值(Spline)等经典插值方法构建DEM的精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HASM方法精度显著优于IDW、OK等经典插值方法,而通过生成不同实验方法的山体阴影图,表明与Spline等经典插值方法相比,优化后的HASM方法所构建的DEM与实际地表形态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梯度反距离加权插值法(GIDW)对全国183个气象站的2001年、2002年平均气温进行了内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幂指数优化和邻近点选择优化。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对于IDW方法,幂指数为3、邻近点选择采用三角网法的插值结果最优;对于GIDW方法,幂指数为2、邻近点选择采用固定数目法的插值结果最优。在幂指数和邻近点选择优化的基础上,比较了IDW方法与GIDW方法的插值结果,考虑经纬度和海拔高程的GIDW方法明显优于IDW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的空间插值优化方法,实践证明聚类后再插值比直接插值效果更佳,聚类为插值前的数据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空间插值算法旨在利用离散的观测点测量数据估算同一区域中未采样点的估计值,进而生成连续的空间表面模型。为了获得高精度的缺失数据估计值和高分辨率空间表面模型,提出了一种顾及多因素影响的自适应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adaptive cluster gradient inverse-distance weighting,ACGIDW)。该算法以气象数据为例,顾及复杂地形因素、经纬度和高程对空间插值的影响,并根据采样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对反距离加权算法中的距离衰减参数α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了空间插值算法的精度和自适应性。采用两组实际气温和降水数据,运用交叉验证模型,对ACGIDW方法、其他反距离加权方法、普通克立金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ACGIDW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顾及方向遮蔽性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距离权重(IDW)空间插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本文对IDW插值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提出了调和反距离权重(AIDW)空间插值方式。该插值方式在传统IDW的算式中增加了反映样点方位的调和权重系数K,其插值过程综合考虑了样点距离和样点方位对插值点的共同影响。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表明:AIDW插值方式可减小或克服样点分布不均的IDW插值缺陷,使离散点的空间插值结果更趋于合理,其等值线绘制亦可有效避免传统IDW插值中的孤立圆及同心圆现象,使等值线的绘制更接近于人工作业。  相似文献   

9.
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插值方法。以全球电离层格网(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产品为样本,考虑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经纬度方向异性,引入经纬度方向异性调节因子,设计了包含等权在内的6种电离层距离计算方案,分析表明,电离层TEC与经度方向相关性高于纬度方向,不同电离层距离计算方案均能有效提高IDW插值精度。采用最优方案IDW插值分析长期插值精度,结果表明,电离层活动剧烈区域(南北纬度20°)连续12 a“两分两至”日前后全球电离层格网(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产品插值,最优方案比普通IDW插值精度提升约25%;2014年太阳活动高年“两分两至”日GIM产品插值,地方时14 h后3~5 h电离层活动剧烈时,最优方案插值精度提升明显,插值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最大不超过4.0 TECU。  相似文献   

10.
离散点云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消除DEM构建中插值方法选择的随意性问题,该文基于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以广东省典型城区与山区为实验对象,利用克里金、反距离权重、径向基函数和自然邻域4种插值方法,对插值参数进行优选后构建DEM,使用交叉验证、相关性分析、像元统计量和三维可视化等方法进行精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城区反距离权重插值,不但可以对空值区域进行适当填充和平滑,而且对高程最大、最小值的预测精度也很高;不同插值方法在构建山区DEM时精度相差不大,插值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其中普通克里金插值效果最佳。对于城区与山区点云数据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生成的DEM均能很好地反映地表自然形态,为今后LiDAR点云数据构建DEM选择最佳的插值算法以及插值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