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专题地图的设计需要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使其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表达,其中,格式塔原则在读图过程中有内在影响.以格式塔原则在视知觉层次的表达为切入点,建立了"表象-抽象-意象"的表达层次,分析了海洋专题地图视知觉的认知过程,根据认知理论构建不同层次的图面配置,并通过图集的实例阐述格式塔原则在海洋专题地图中的表达策略,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符号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见解,然而少有学者从符号意义的角度系统研究地图符号设计。以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观为基础,结合专题地图特点,建立了"符号组成要素-符号表现层面-符号结构"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视觉变量的特征,阐述不同表现层面下的符号设计方法;以《深圳市地图集》中的3幅地图为例,介绍了具体的符号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线状地图符号的特点,从视觉变量出发针对线状地图符号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线状符号多样化设计的思想。之后以应急专题地图符号为例,进行了应急专题地图线状符号的多样化设计,并通过眼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推进陆海统筹战略需要对海岸带进行监管与评估。对海岸带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地图语言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科学表达,有助于为研究区域寻求可持续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辅助决策。针对海岸带监测需求,构建了海岸带专题地图的主题内容框架,并以青岛市为例,对海岸带专题地图主题内容框架的表达指标进行了详细说明,从版式设计、符号设计和色彩设计3个方面研究了海岸带专题地图的表达策略,为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专题地图基调色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专题地图基调色的概念,根据地图设计理论,分析了不同色调的视觉感受效果,由此提出专题地图基调色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并针对类别色、级别色和普染色3种面色的基调色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视觉变量理论为基本依据,总结了面状符号设计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了影响面状符号设计的因素;阐述了面状符号设计的过程;并介绍了系统的结构,知识的表示方法、系统的功能等。文章指出,面状符号设计专家系统模块作为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对任一幅专题地图上的各种面状符号进行设计并作各种修改;系统的自适应功能可以使系统在运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系统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7.
闫俊  王俊友 《北京测绘》2021,35(9):1200-1205
以教育类专题地图为例,从专题地图符号的内容表达和形式设计两方面入手,分别进行了结构符号、动态符号以及动态结构符号的设计研究.以此来深入表达专题地理信息的特有属性,揭示专题地理信息空间布局和空间位置关系的现状、探讨专题地理信息的发展变化、分析专题地理信息内部结构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吴明光  成梓铭 《测绘学报》2023,(11):1983-1993
电子地图显示能耗过高是当前地图设计与应用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现有电子地图节能显示方法难以保持视觉层次的问题,本文归纳了地图颜色的3种视觉层次结构,设计了视觉层次的定量表达模型,提出了一种电子地图自适应节能显示优化方法。本文方法同时考虑视觉层次质量和地图能耗,将地图节能问题定义为一个“质量-能耗”双目标优化问题,利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寻找节能配色方案,在轻微改变地图外观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显示能耗。将本文方法与语义约束的颜色调整方法进行对比,采用不同比例尺的电子地图设计读图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有效性、效率、颜色一致性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地图、移动导航地图的节能显示,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将统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在专题地图上直观简洁地表达,探讨了统计数据在专题地图中可视化的工作流程,从信息传递和视觉感受的角度,阐述了美观、清晰、易读的视觉感受对提高专题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影响,并根据专题地图设计制作中的典型案例,阐述了设计中需要关注图形符号的选择,确定与读者视觉感受匹配的分级数,选择体现专题现象之间差异的分级界限,并探讨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理市情监测是以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内容、规范和标准为指导,结合城市地理特点对市域范围内的相关要素和主题进行动态监控与分析等。以天津市为例,总结了现阶段天津地理市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适应于天津地理市情监测的专题地图可视化表达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天津多尺度地理市情监测专题地图表达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时空地图与视觉变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空地图是显示随时间变化所历过程的地图,既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本文分析了时空地图的表现形式,对其视觉变量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视觉变量应当由6个静态变量和3个动态变量构成。  相似文献   

12.
视觉里程计是机器人确定自身在周围环境中位置的关键技术,具有测量漂移小、精确的特点,适合较长时间的自主定位。提出一种使用双目相机的直接法视觉里程计,使用双目影像对与时序影像对之间的光度误差联合优化关键帧的位置与姿态、相机内参数、地图点坐标,并在车载道路基准数据集KITTI上进行测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视觉变量作为图形符号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地图符号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Bertin所提出的视觉变量有些对地图符号并不适用。本文提出了用于构造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并对它们的感受性能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视觉艺术与地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地图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广泛应用,艺术设计在地图设计中日益重要。因此阐述了视觉艺术设计基础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地图设计中的必要性及密切联系,引导对地图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可视化编程与数字地图制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可视化在数字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在VisualC++语言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VisualC++在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编制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lett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urban-area extraction by using a feature-free image representation concept known as “Visual Word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building a “dictionary” of small patches, some of which appear mainly in urban area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new pixel-level variant of visual words and is based on three parts: building a visual dictionary, learning urban words from labeled images, and detecting urban regions in a new image. Using normalized patches makes the method more robust to changes in illumination during acquisition time.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on real satellite images from three different sensors: LANDSAT, SPOT, and IKONOS. To assess the robustness of our method, the learn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were carried out on different and independent images.   相似文献   

17.
Visual method for spectral band sele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performing band selection experiments with spectral data. This method allows for the visual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include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The method follows a standard feature selection approach in which a multivariate distance measure is used as a figure of merit in a search-optimization procedure. For this letter, we have chosen the Jeffries-Matusita distance between each sample and its immediate background. The band selection methodology uses either an exhaustive search over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1-4 bands or sequential forward selection. To analyze the band selection results, we count the number of times that each band is s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best set by the protocol, and we plot the results as a band frequency histogram. This allows us to visually discern spectral patterns that are not evident otherwise, and thus better assess the utility of each spectral band. We can compute band frequency histograms over individual classes of samples or over groups of classes. In addition, we can compute a significance statistic that gives u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given histogram is not the result of random band selection outcomes.  相似文献   

18.
视景地形仿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视景地形仿真的特点、数据基础及其实现的整个过程,列举了视景地形仿真在军事上和其它领域的应用实例。实验表明,本文所介绍的视景地形仿真过程简单而容易实现,仿真的地形景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传统手工晕渲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原理,着重研究了坡度和坡向对地貌晕渲中阴影强弱和明暗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变比例调整高程和晕渲笔调调整两种方法。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有效改善地貌晕渲图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视觉SLAM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觉SLAM技术依靠体积小、功耗低、信息获取丰富的视觉传感器,为未知环境下的机器人提供环境地图及自身在地图中的定位结果,对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视觉SLAM方法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目前视觉SLAM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视觉SLAM研究的主要趋势,最后讨论了视觉SLAM技术在深空、室内等受限环境下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