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啟宴  李山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12):11-16,20
按传统大地构造理论,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内蒙地槽褶皱系,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中部,三级构造单元阿巴嘎旗复向斜中段,查干敖包倒转背斜的核部,区域构造运动以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期构造运动为主,印支期侵入岩---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地壳深处重溶的原始岩浆侵入于砂质板岩、杂砾岩等围岩中,将围岩蚀变成各类角岩,经过分异,成矿物质大量聚集,冷凝后为成矿母岩,而容矿构造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充填交代、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且矿化范围严格受热液蚀变范围控制,热液的多次脉动,控制了多阶段的矿化,热液蚀变的叠加部位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认为在花岗斑岩和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易形成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2.
跃进山铁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之铁成矿带西段,矿床由5个矿带(矿体群)组成,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地层层位和岩体的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岩性为蛇纹岩,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为磁铁矿矿石。矿化富集与超基性和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床类型属岩浆晚期分异气—液型。成矿分早、晚两个阶段,表现为中酸性岩浆晚期分异出的气液作用于先成的超基性岩,使其在变为蛇纹岩的气—液变质作用过程中,铁质得以高度富集而形成了矿床。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苍峄地区铁矿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鞍山式"铁矿成矿区。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多处大中型铁矿床。该文在介绍苍峄铁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将其分为5个含矿带,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上部,严格受山草峪组地层控制,展布形态受太白向斜和石闫背斜两褶皱构造的控制,断层构造破坏了赋矿构造及矿体的连续性,间接控制了铁矿体的赋存和分布。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粉砂岩-硅铁质建造,属火山活动间歇期成矿。分析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后成矿物质富集,为沉积变质铁矿床产于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并夹有角闪质岩石等岩层的铁矿,铁矿沉积后,受后期强烈构造-热液改造叠加,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向斜构造是矿体富集保存的最佳构造模式,接近向斜核部矿体厚度增大,品位也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苍山王埝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埝沟铁矿床为隐伏矿床,产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发育2条主矿带,总体走向为280°-290°,平行展布,相向而倾,具不对称向斜构造特征。该铁矿床2条主矿带发育5个矿体,北翼矿带发育3个矿体,南翼矿带发育2个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综合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理论,并充分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成果,二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式找矿方法,是目前寻找深部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盲矿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质概况老柞山金矿位于吉黑褶皱系佳木斯隆起的中部,次一级构造单元为桦川复向斜南东翼,北西及西侧受依兰-伊通深大断裂控制,南东受敦化-密山深大断裂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埝沟铁矿床为隐伏矿床,产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发育2条主矿带,总体走向为280°~290°,平行展布,相向而倾,具不对称向斜构造特征.该铁矿床2条主矿带发育5个矿体,北翼矿带发育3个矿体,南翼矿带发育2个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综合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理论,并充分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成果,二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式找矿方法,是目前寻找深部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盲矿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蒙古国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杰 《国土资源》2006,(7):56-57
蒙古是位于东北亚地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内陆国家,地质上属中亚褶皱带,其北为西伯利亚地台,南为华北-塔里木地台,由一系列主要为古生代的、向南凸的弧形地体拼贴而成,并被一些深大断裂带分割为六大主要的构造单元.中部近东西向的并向南凸的"蒙古主断裂带"是蒙古最大的一条线性构造,为中生代与古生代岩浆作用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8.
阔拉萨依铁矿大地构造位于西天山造山带西段伊犁-中天山板块南缘,矿体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系内。对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源区为经过俯冲带流体改造后的富集地幔楔,且有俯冲板片沉积物参与其部分熔融过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并且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根据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断阔拉萨依铁矿火山岩形成于南天山洋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阔拉萨依铁矿是火山作用的产物,具有火山岩型铁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莱州-安丘铁成矿带已发现大量中小型铁矿床,重磁资料在找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按成因划分的3种铁矿床类型所对应的重磁场特征在总场尺度上难以进行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分布规律不甚明显。岩石物性的统计分析表明,带内发育的各类岩(矿)石具有显著的密度及磁性差异,岩浆岩密度和磁性均较高,变质岩变化范围较大,而沉积岩以"低磁低密"为特征,磁铁矿石的磁性高于其他岩(矿)石,而且铁矿石与围岩密度差较大,具规模矿体能够引起显著重力异常。利用频率域滤波方法对重磁资料进行场分离处理,将重磁异常分为区域场和局部场,断裂构造在区域场中以梯级带为主要特征,在局部场中磁铁矿床均分布在高磁异常及周边区域,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岩浆融离型铁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铁矿床在重力局部异常场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不同类型铁矿床从重磁局部异常场尺度上进行特征总结,为今后带内铁矿床勘查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隆昌洼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及研究,认为铁矿体主要位于黑云斜长角闪岩与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内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分异型铁矿床,工业类型为需进行选矿的铁矿石。对铁矿成因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的研究,为该区找寻同类型铁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任铁矿床位于莱州-安丘铁成矿带西北部,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多争议。矿区内地层广布,构造、岩浆岩不发育。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滹沱纪粉子山群小宋组的底部层位,无穿插或交代围岩现象;围岩蚀变以蛇纹石化、绿泥石化为主,愈近矿体矿化蚀变愈强。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绿泥石。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表明磁铁矿主要为火山深成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部分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磁铁矿化学成分特征也反映了这一点,综合认为其成因可能属海相火山岩型之火山岩浆-热液和火山沉积复合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莱州-安丘铁成矿带上不同成因铁矿床的分布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铁矿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东平-汶上铁矿成矿带是鲁西重要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李官集、彭集等多个大中型铁矿床,探明了铁矿石资源量超过12亿t。通过收集东平-汶上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区域重磁、矿产勘查、科研成果等资料,分析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区域航磁异常特征、重力异常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耦合关系,提出了矿床的3个控矿因素:即控矿地层(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地层控矿专属性)、控矿构造(同斜复式背斜构造)、控矿岩浆岩(改造和破坏了铁矿带的完整性),通过对成矿区带样品采集测试,分别从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原岩恢复、变质岩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比,探讨了该区铁矿床为海相岛弧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3.
对兴化寺金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金的赋存状态、金的矿源层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影响。其矿化与绿岩带、韧性剪切带及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属多期次热液充填蚀变成因。  相似文献   

14.
对兴化寺金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金的赋存状态、金的矿源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影响.其矿化与绿岩带、韧性剪切带及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属多期次热液充填蚀变成因.  相似文献   

15.
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是胶东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间的成因联系是成矿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贯穿笏山金矿和蓬莱-栖霞断裂带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测量显示,控矿的陡崖-台前断裂为地壳浅层的铲式断裂,其深部与垂向的蓬莱-栖霞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栖霞-杨础断裂相交。栖霞-杨础断裂切穿地壳,表现出走滑断裂特征,沿断裂存在岩浆活动行迹。蓬莱-栖霞金矿带为以解宋营-紫现头断裂、栖霞-杨础断裂为主干,发育的右旋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分布于构造系统的局部张性域内。研究表明:胶东地区存在以剪切走滑为主控的构造活动和沿垂直地壳的剪切带与之耦合的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岩石剪切破裂模式为基础的,右旋走滑断裂控制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相耦合的基于岩石圈剪切破裂的成矿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6.
苏尼特左旗扎拉格沃博勒卓铁矿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处卡巴-红格尔庙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的铁矿主要赋存于蓟县纪温都尔庙群上部哈尔哈达组中,发育的温都尔庙式褐铁矿,属沉积变质型,是以往铁矿勘查的重点。该次勘查除发现上述类型铁矿外,在矿区及外围广泛分布的中元古代变辉长岩中,发育有具工业意义的磁铁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型。因此,今后在该地区进行铁矿勘查关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同时,也应注意后期岩浆熔离型铁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行山南段平顺铁矿矿区构造特征及岩浆岩的动力学分析研究,认为第一岩浆岩带属于被动侵位机制,岩体内部成矿潜力较大;第二岩浆岩带为主动侵位机制,背斜核部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为有利成矿区。同时根据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同位素特征及矿体与岩体的关系,认为晚期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但早期基性—超基性岩间接为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矿体的形态明显受到接触面及周边构造形态的控制,呈不规则板状、透镜状、分枝状、羽状分布。最后运用矿体成矿规律、磁异常、电法异常等找矿预测方法,在研究区内圈出了龙降沟岩体南缘、双井、东郊3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岩浆建造(喷发、侵入)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类型,探讨了碧口地体古岛弧岩浆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类型和矿床成矿系列的关系。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构造演化期,约为10亿年。可以分为武陵期(1800~1400Ma)、四堡期(1400~1000Ma)和晋宁期(1000~800Ma)。碧口地体经过这三个时期完成了从岩浆岛弧的形成与发展,到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的连续演化过程。武陵期是该区岛弧火山岩带的发育期,生成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熔离硫化镍矿床及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四堡期,主要表现为中酸性深成岩体与钠质辉绿岩的侵入活动,生成岩浆热液及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晋宁期为碧口地体与扬子板块强烈碰撞造山期,除了生成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床外,主要生成与韧性剪切、构造动力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州-安丘铁成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的西南部。成矿带呈NE向展布,长约100 km,宽10~20km。已知区内铁矿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熔离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型,成矿除受地层控制外,还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对地质和重、磁物理场的分析,确定不同成因类型铁矿的分布范围,并且划分出不同磁异常特征,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苏旭亮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2):20-23,28
文登市侯家地区处于牟乳成矿带东南侧,区内分布有数个小型"金牛山"式金矿床,矿体多受近E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为充填在蚀变带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属深熔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总结金矿地质特征,依据成矿条件分析了找矿前景,指出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