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综合预报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国民  罗兰格 《地震》1990,(5):25-32
本文概述了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地震综合预报的实践经验,系统科学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应用,对地震前兆复杂性及其物理力学成因的认识,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地震三要素预报中的应用等。文章最后讨论了地震综合预报的几个主要努力方向,即加强综合预报物理基础的研究,进一步开展系统科学在地震综合预报中应用的研究,以及在地震预报试验场全面开展地震综合预报的科学试验等。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研究1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提出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是一个难题,关于时间的预报更难。近几年来推出的实用化攻关及多种研究成果,使预报规范化了,但预报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准备地迎接可能出现的我国地震活动的新高潮,国家地震局在组织对各地震前兆手段和综合预报方法进行全面清理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地震科研成果在震情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于1986年底决定组织地震前兆预报方法的攻关研究。地震综合分析预报攻关研究就是这个总的攻关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级模糊评判综合预报地震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把多级模糊评判数学模型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把地震强度分为四个范围作为评语集合,以华北8次5级以上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各个因素和地震强度的统计经验和前兆异常的形成过程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用20个样本检验的结果为:内符合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7.5%,外推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1.9%。通过可靠性分析得到用该方法预报地震强度的信度。本文的方法在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的预报过程中见到了实效。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具有定量化和实用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系统介绍了我国历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中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同时还对今后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应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981年11月底召开的全国地震综合预报学术讨论会的概况,并对大会宣读的30余篇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作了综述,包括:震例综合研究,区域性综合预报研究,专项研究,地震前兆模式、实验与模拟,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化然  郭瑞芝 《地震研究》1999,22(3):217-220
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并应用于天津及邻近地区地震预报中。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煜东  甘俊人 《地震学报》1993,15(2):257-260
多级判别、聚类分析等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应用已有多篇文献报道(石绍先、沈斌,1986;1990;王学仁,1982).多年预报实践表明,模式识别方法对于地震预报是有效的.随着国际上神经网络研究的兴起,该方法也被用于模式识别领域,但尚未见其用于地震综合预报方面.本研究运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滇西南地震区17个震例进行了计算机分析,建立了地震综合预报的专家系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决定地震强度的物理因素,准确地预报将来的未知地震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孙晓丹 《内陆地震》1998,12(4):320-326
以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多项前兆监测手段的系统性震例总结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特点,对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了提高综合预报能力的一种方法,即建立自适应加权综合判别模式。应用云南及滇西地区的地震、环境因子、前兆等各方面资料,通过各种方法处理分析后,筛选出符合一定条件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云南及邻区M≥6.7地震的中期综合判定模式、滇西地区M≥5地震的中期和短临综合判定模式。经过近2年的预报实践检验,该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潘海生 《华南地震》1994,14(2):44-48
新丰江地震目录数据库录入了1960—1969年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目录共计31300条。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震中位置由直角座标转换为用经纬度表示,具有地震目录检索和统计2大功能,并针对新丰江地震的分区研制了专用软件模块。该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层结构,增加了软接口,为系统的扩充和拓展打下了基楚。  相似文献   

12.
应用TIP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中的CN算法,对河南省及其邻区发生的中等地震进行了性检验。结果表明内符效果较好,被检验的中等地震中有80%地震前出现了TIP,TIP警戒时段占研究时间的23.3%,综合计算报准率R值为0.59。说明该算法对中等地震原中期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7年6月19日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西北发生了Ms=5.8级地震,震中位于喀依尔提河与阿拉散河交汇处,震中烈度为Ⅶ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与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基本一致。震中区人员无伤亡,仅有山石滚落;Ⅵ、Ⅴ度区内的土平房、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个别砖平房,楼房出现裂缝。这次地震属于孤立型地震,震前有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数维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采用标度变换法分别计算了1984年至1988年6月宁夏灵武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的时间分布分数维,结果表明,1988年1月4日灵武5.5级地震后,中小地震序列的分数维显著增高(D=0.44)。文中还结合本区断裂构造特点和地震活动性分析,初步探讨了灵武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内蒙交界区地震活动整体性和有序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增能(S)、降维(b)、减熵(Q~T)空间扫描的方法,来划定孕震区域,并以(0—1)权重回归模型法,进行发震危险性判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几种综合预报方法对该地震进行追溯性预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多种前兆异常研究及强震的尝试性预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震源周围地电、水化学、水动态、地应力和地形变等5种前兆短临异常 时空演化取决于主要活动构造和强震发震机制;远场异常时空演化与主要活构造有 关,不同活构造上异常时间演化有差异性;在特定年份1a尺度地电阻率异常显示异 常高潮期,Ms≥5.0地震能量达到1次以上Ms7.0强震能量的年份与异常高潮期 同步或滞后1a,二者与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基本对应。根据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 实际预测检验,在预测区间和预测时间段(0.5a或1a)内发生强震、中强震10次,其 中7次地震地点基本准确,3次地震地点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吴宝国 《华南地震》1995,15(1):43-48
波动的图形仿真技术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这项技术在地震工程界应用得还非常少,本文简要介绍了作为波动图形仿真基础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方法,这些概念及方法有助于工程界人士方便地掌握绘制图形与制作动画的要领。  相似文献   

19.
谭承业 《地震研究》1991,14(3):283-291
在地震统计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以减少地震死亡人数为目标的统计决策方法,力图把经验性的地震决策引向定量化的地震决策,减少在实际工作中的决策失误。文中用已发生过的地震的资料进行检验,说明该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现场考察资料论述了阿尔金山中段南侧地震形变带的基本特征,对地震断层剖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阿尔金山中段南侧大地震的基本参数及其地震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