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教授是我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创始人之一.他1903年6月23日出生在河南省荣阳县乔楼村,汉族.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同年赴美国留学.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28—1930年又在美国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生部攻读地质学.1930年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焦作工学院、河南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北工业学院和西北大学,现为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2.
《地球》2009,(5):45-45
李四光纪念馆建于1989年,原址是国家专门为李四光建造的住所。1962年李四光入住此地,这里是他晚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召开重要会议,与地质部、中科院领导商议工作:经常会见地质科研院校和科研队的负责人;听取汇报、解答问题、部署工作,同时也是他接待海外友人的场所。在这里他完威了《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数十篇论著。至1971年4月,李四光在这里走过了人生最后10年。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家翁文灏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启蒙者之一,1889年6月29日出生在浙江省鄞县,于1903年考中清朝秀才,后赴比利时罗文大学留学,1912年获博士学位。1913年回国后任原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主任教习,以后又任该部地质调查所矿产股股长、代理所长、所长等职。1920年后并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和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三十年代初曾兼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1935年后翁文灏先后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经济部部长、行政院长。1948年他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最初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11)
<正>为继承李四光学术思想,弘扬李四光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10月25日,在李四光诞辰126周年之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姜大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姜大明指出,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大  相似文献   

5.
地质之光     
《地球》2009,(5):1-1
1999年10月26日,纪念李四光110周年诞辰大会上,温家宝同志在讲话中说:“在新世纪就要到来的时候,我们纪念李四光,就是要弘扬他崇高的科学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和实践,是老一代科学家勤奋钻研、严谨治学优秀品质的凝结和升华,是李四光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地球》2009,(5):44-44
李四光纪念馆位于黄冈西北面龙王山下,“七一”水库旁,与东坡赤壁东北面风景区毗邻,于1989年10月竣工落成并开馆。2005年春,温家宝总理批示,由湖北省政府拨款300多万元和国土资源部拨款270万元,于2006年对馆舍进行全方位维修、改造和展览厅更新。改建后的李四光纪念馆已成为一座现代式玻璃幕墙建筑物。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5,(11)
<正>10月25日是李四光诞辰126周年,李四光纪念馆经过修缮、扩建和重新布展,恢复对社会开放。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隆重集会,举办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活动,缅怀先生之学风,追随先生之品格,光大先生之思想,我感到非常欣慰。李四光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李老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地质事  相似文献   

8.
邹宗平 《地球》2009,(1):77-79
李四光字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县。1948年当选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李四光1904年考取清政府公费留学,赴日本学习造船,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实业司司长。辛亥革命失败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先主修探矿,后改为地质专业,1919年获自然科学硕士。  相似文献   

9.
魏生生 《地球》2009,(5):48-49
在隆恩寺附近,我探访了中峰庵前,小山顶上的李四光纪念亭和纪念碑。《李四光纪念亭(碑文)》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央     
《地球》2013,(10):6-6
正姜大明: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升级版"9月14日下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评选出14名第13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主任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利用好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这一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地  相似文献   

11.
汪雯 《地球》2009,(5):60-61
李四光是多姿多彩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李四光简直就是科学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李明明 《地球》2011,(11):85-85
最早涉及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著作是盖克于1894年出版的《大冰期》一书,1922年李四光报道了山西大同盆地和太行山东麓的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9,(10)
正李四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地质工作是一切工业的基础。自1950年起,李四光率领最初的200多个地质人才,创办地质院校,培养地质人才,支援工业建设的各条战线。燃料工业、重工业、国防工业、铁路、桥梁、公路、大型水库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都活跃着地质人才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马胜云  王建燕 《地球》2011,(11):73-7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进入大变动的时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使中国沦落到受宰割、受屈辱的境地。这激起了青年李四光的爱国热情。随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日益高涨,李四光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伟大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箱形计算方法,我们分析了日本地震震中、活断层和水系3个地质系空间分布的分形结构。结果表明,在1~100Km尺度范围中,全部的地质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尺度约13Km,空间分布由此分成两段,一段是r〈13Km的小尺度和另一段r〉13Km的大尺度(r是箱子尺寸)。在这两段中,3个地质系都系都遵循幂函数规律分布,因此人武部的地质系具有有限长度的分形结构。因为特征尺度约13Km对应于地壳脆塑性转换带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富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竹内章博士应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邀请,于1990年11月21日至30日在山西省进行了地震地质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竹内章在山西期间由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汪一鹏、工程师曹中权和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山西运城发生震群活动,毗邻的临汾一度紧张起来,某月某日几点几分要发生大地震的传闻不胫而走。后来才发现,这是社会上流传着一份所谓李四光生前推算的《大地震暴发时间预测表》(以下简称预测表)造成的。预测表是临汾地区计委计算中心用计算机打印的。据了解,该表1976年、1990年闹地震时也在太原等城市流传过。该表是否出自李四光之手?我带原表询问过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他们感到愕然、可笑,一致认为不可能出自李四光之手。 该表能否预测大震暴发时间,先看历史强震的对应情况。史载我国共发生过8级地震18次,发震时间与预测时间基本符合的仅3次,占16%。1900年以来我国大陆发生过7.0~7.9级地震48次,基本符合的约8次,占17%。可见对应率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8.
贾飞龙 《地球》2012,(10):40-47
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的一号库房,于瑞洋副处长小心翼翼地把一本边沿略有破损的黄色小册子展现到《地球》记者面前。这本编号为328的小册子,封面上用毛笔提写着"沙河煤田东北部报告"几个简单清晰的小楷,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于瑞洋告诉记者,这正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收藏的李四光先生珍贵的地质资料手稿。全国地质资料馆不仅收藏着1921~1949年间,我国地质工作草创或初创时期,老一辈地质学家诸如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叶良辅、谢家荣、李四光、冯景兰、  相似文献   

19.
世界著名地震学家果尔什科夫已于1984年11月18日与世长辞。他是苏联莫斯科大学最老的教授、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功勋科学工作者、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动力地质学教研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2月笔者随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并参观访问了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孟买水利局、布内工程学院地质系和柯依那水库。还与有关学者做过多次学术讨论。现将有关印度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