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循环经济下农业政策法制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潮流和趋势。在中国,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各个产业逐步建立起与之相支持的文化、法律、政策、经济和生态体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建设,无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现阶段农业政策法制状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在农业方面实现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完善中国农业制度来适应这一新兴理念。  相似文献   

2.
荥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构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区域循环经济规划不同之处,认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更为重视的是以循环经济理念规划、设计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其发展重点首先是资源减量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等。针对荥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标、重点方向、基本框架与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并制定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在中部区域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地区。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客观分析了影响中原崛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推行循环经济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添  夏迎  刘晓宇  孙久文 《地理学报》2023,(8):1904-1919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虽已初步实现发展目标,但仍深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影响。回顾历史,中国区域经济从近代萌芽和起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形成发展模式,区域发展由自发转向使动阶段。对比3次区域经济实践后,本文发现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阶段相对应,并依次形成沿海与内陆、三大地带、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本文进一步通过梳理文献和历史事实,确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划分标准、划分方案,总结出区域发展中的3条主线和3对矛盾,即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地带分化中的沿海与内陆关系和城镇化历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因而将中国区域发展的时空过程构建成三维模型,并基于经济体系现代化视角提出新的区域经济历史阶段:工业经济、特区经济、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网络经济。最后,以城镇化为视角,本文提出不同城镇化水平与阶段下区域政策依次应该为产业政策、要素政策和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增长,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构建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将各层面上的旅游经济运行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保障、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中国内地各省区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与金额总量、地理学专业奖项表彰奖励人次、硕博士点数量,采用特尔斐法定量化测度了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内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中西部;北京是我国地理学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分析认为,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压力、国家政策、人才等因素导致了省区间地理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增强发展意识、加强人才引进、给予扶持等措施是实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甄峰  赵勇  郑俊  赵国栋 《地理科学》2008,28(4):464-470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领域。以唐山、秦皇岛10个村庄为案例,从农业经济、社会结构、社会服务与人居环境、基层组织与个人精英、城乡联系五个方面分析了案例地区乡村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从国家政策与乡村内生发展、基于城乡合作的多样化乡村经济、"空心村"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四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乡村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地理科学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整体科学的进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地理科学已迈入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学科间和领域间的深度融合寻求新发展路径,完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服务国家社会之功能,是当前地理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自然科学基金视角,分析了中国地理科学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其与国际前沿未充分接轨,研究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认为地理科学融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认为学科内部体系要根据知识融合需求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助政策引导下地理科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学科交叉融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多领域交叉融合和面向申请代码优化布局的分支学科交叉三大融合发展路径与相应政策工具。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立足于保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政策创新来激励地理科学与其它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建设更具有活力与创新性的学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孙军 《地理科学》2003,23(3):293-297
从地区发展及区域政策,分析了目前中国区域政策中政策绩效差和市场失灵两难境地的主导因素,通过对人及其背后地域属性的二元相互关系分析,认为人作为活跃的经济要素,与地域的对应性应该弱化,提出今后区域政策的政策目标应该是引导人群间分配的相对公平,使各地区在生态、景观、文化上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是徒劳地将地区作为政策对象或片面强调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247-1254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战略边疆:助推中国和平发展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达到和实际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大利益,积极拓展其战略空间。当然,由于国力、手段以及战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等大国的战略边疆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而言,中国也需要构建自己的战略边疆。随着中国国家利益日益纵深扩展,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密切,战略边疆问题就成为推动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与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中国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立足于和谐周边,依据国家实力、利益分布等因素构造自己的战略边疆。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是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速度、格局和路径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本文探讨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中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当前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重点服务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大方面;并基于长远和全局视角,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宏观区域政策,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与政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与政策、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与政策和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受到资源家底不清、政策环境不完善和生态保护压力等因素制约,存在着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生产成本高,产业技术水平低,行业发展无序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趋势,本文提出今后重点加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生物质能原料资源调查评估,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和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期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如何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是新世纪新形势下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作用、实践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建明 《地理译报》1997,16(2):9-14
本文作者认为,除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结构转换、城市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这些影响全球城市化发展的4大基本动力之外,中国城市化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独特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有: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政策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陈夏芸 《福建地理》2005,20(2):35-37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如何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是新世纪新形势下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作用、实践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因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1  
闫小培  林彰平 《地理学报》2004,59(3):437-445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以及城镇体系开放性增强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选取25项城市发展指标,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1990年和2000年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的变动特征是:① 城市发展水平的东西空间差异增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重心南移;② 城市发展速度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南部大于北部,基础较好的城市集群发展速度较快;③ 东部沿海地区的北京和上海集聚性、外向性和创新性特点都很显著,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特征结构仍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国家目标、战略和政策的作用及其效果累积,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和地理区位条件的差异是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际上,循环经济已由最初的理念逐步被推向实践,成为构建新型经济模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回顾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制度供需及制度主体角色定位的角度概括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最后比照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指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但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论著较少.2008年6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慈福义教授的专著<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是循环经济地理学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